第六十一回 東窗下夫妻設計 風波亭父子歸神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一回 東窗下夫妻設計 風波亭父子歸神

第六十一回 東窗下夫妻設計 風波亭父子歸神(1 / 1)

“秦檜無端害嶽侯,故令宋祚一時休。至今地獄遭枷鎖,萬劫千回不出頭。”某日,宋高宗突發奇想,喬裝成富商模樣,命秦檜扮作隨從,二人悄然離開皇宮,在臨安城內閒逛。行至龍吟庵前,隻見人群簇擁,喧鬨聲不斷。高宗好奇,拉著秦檜擠進人堆,原來是個拆字先生正在擺攤,招牌上寫著“成都謝潤夫觸機測字”,桌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正搖頭晃腦地替人解字。

高宗駐足觀望片刻,見先生解字頭頭是道,便上前坐下:“先生,也為我解個字。”謝石遞上紙筆:“請隨意書一字。”高宗隨手寫下“春”字。謝石端詳片刻,神色微動:“好一個‘春’字!春乃歲首,閣下身份不凡。且‘春’含四時八節,萬象更新。不知所問何事?”高宗淡道:“問終身運勢。”謝石連道三個“好”字,卻話鋒一轉:“隻是這‘秦’字頭過於沉重,壓得‘日’字黯淡無光。切記,若遇姓秦之人,切莫深交,恐遭其害!”

高宗不動聲色摸出碎銀付了錢,轉頭對秦檜道:“愛卿也測一字。”秦檜無奈,寫下“幽”字。謝石問明也是測終身,盯著字沉吟道:“‘幽’字看似穩如泰山,可中間雙‘絲’纏繞,恰似雙龍被鎖,日後恐有羈絆。眼下雖順,老來卻要當心,儘早謀退路為好。”秦檜敷衍謝過,匆匆與高宗離去。人群中有人低聲驚呼:“這先生闖大禍了!方才那富商竟是當今聖上,隨從便是秦丞相!這番言論,如何得了?”眾人聞言,如鳥獸散。謝石反應過來,慌忙收起攤位,連夜逃離臨安。

秦檜陪高宗回宮後,即刻派家丁追捕謝石,卻早已人去樓空。一連搜尋數日無果,隻得作罷。此時,大理寺獄中,萬俟卨、羅汝楫遵照秦檜指令,對嶽飛父子及張憲嚴刑逼供兩月有餘,仍未得到“謀反”口供。臘月二十九這天,秦檜與夫人王氏在東窗下圍爐飲酒,忽有家丁遞來一份民間傳單。

秦檜展開一看,竟是平民劉允升撰寫的嶽飛冤情書,正被百姓挨家挨戶傳閱,約定聯名上書為嶽飛伸冤。秦檜眉頭緊鎖,麵色陰沉。王氏見狀詢問,秦檜將傳單遞過去:“我假傳聖旨拿了嶽飛,命人嚴刑拷問,他卻寧死不招。如今民間都道他冤枉,若此事傳入宮中……放了他,恐違金國四太子之命;不放,又怕惹出大禍。”

王氏瞥了眼傳單,用火鉗在炭灰上寫下七個字:“縛虎容易縱虎難”。秦檜目光一亮,點頭稱是,隨手將字跡攪亂。恰在此時,家丁稟報萬俟卨送來黃柑解酒。王氏突然冷笑:“相公可知這黃柑的妙用?將果肉掏空,把處決令藏進去,命勘官今夜在風波亭動手,此事便可了結。”秦檜大喜,當即修書一封,連同黃柑密送萬俟卨。

與此同時,大理寺獄中,嶽雲、張憲已被單獨關押,父子不得相見。除夕夜,獄官倪完準備三桌酒菜,親自將其中一桌送至嶽飛牢房:“今日除夕,小官備薄酒為帥爺守歲。”嶽飛拉著倪完同坐,飲了幾杯,忽聞窗外雨聲淅瀝,神色驟變:“果然下雨了!”倪完不解,嶽飛長歎著道出金山寺道悅禪師的偈言:“‘歲底不足,提防天哭。奉下兩點,將人害毒。’今日臘月二十九,正是歲末;天降大雨,恰似天哭;‘奉’字加兩點,分明是‘秦’字……”

嶽飛神色凝重,向倪完要來紙筆寫下書信:“我死後,煩請將此信送往朱仙鎮大營。施全、牛皋等人重情重義,若聞我死訊,恐生變故。此信可保朝廷安寧,全我忠名。”倪完含淚應允:“若帥爺平安無事便罷,若有不測,我也辭官回鄉,順路送信。”

二人正說話間,一名禁子匆匆跑來,在倪完耳邊低語幾句。倪完臉色瞬間煞白,嶽飛見狀,沉聲道:“可是聖旨到了?”倪完跪地哽咽:“正是……”嶽飛從容起身:“喚嶽雲、張憲來,我們一同接旨。”他親手將兒子和部將綁縛,又讓禁子將自己捆住,問明接旨地點在風波亭後,慘然一笑:“道悅禪師所言‘謹防風波’,原來說的是這裡……”

嶽雲、張憲怒目圓睜:“父親,我們拚了!”嶽飛厲聲喝止:“自古忠臣不懼死!大丈夫視死如歸,且看奸臣能猖狂幾時!”說罷,大步邁向風波亭。夜色中,禁子們一擁而上,麻繩狠狠勒住三人脖頸。三十九歲的嶽飛、二十三歲的嶽雲,連同張憲,就此含冤而死。刹那間,狂風驟起,黑霧漫天,飛沙走石間,仿佛天地都在為這樁冤案悲鳴。

後人研讀這段曆史,無不痛心疾首,對秦檜夫婦及其黨羽的所作所為嗤之以鼻,紛紛以詩詞抒發悲憤之情。有人寫詩憑吊嶽飛:“金人鐵騎蕩征塵,南渡安危係此身。二帝不歸天地老,可憐泉下泣孤臣!”字字飽含對英雄蒙冤的惋惜;又有人歎道:“遺恨高宗不鑒忠,誠斯墓木撼天風。赤心為國遭讒沒,青史徒修百戰功!”痛斥昏君奸臣埋沒忠良。還有詩句如“華表鬆枝向北寒,周情孔思楷模看。湖波已泄金牌恨,絮酒無人酬曲端”,將嶽飛的忠義與朝廷的涼薄對比,令人唏噓不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多詩篇中,“忠臣為國死銜冤,天道昭昭自可憐。留得青青二三冊,是非千載在人間!”道儘曆史終將還嶽飛清白;“雙劍龍飛脫寶函,將軍扼腕虎眈眈。奸邪誤國忠良死,千古令人恨不甘!”則直指奸佞誤國的惡行;“劍戟橫空殺氣高,金兵百萬望風逃。自從公死錢塘後,宋室江山把不牢”,更點明嶽飛之死對南宋國運的重大影響。

而“泰山頹倒哲人萎,白玉樓成似有期。天道朦朦無可問,人心憤憤轉淒其。一生忠義昭千古,滿腔豪氣吐虹霓。奸臣未死身先喪,常使英雄淚濕衣!”與“報國忘軀矢血誠,誰教萬裡壞長城?十年積憤龍沙遠,一死身嫌泰岱輕。自願藏弓維弱主,何來叩馬有書生?於今墓畔南枝樹,猶見忠魂怒未平”,以深沉筆觸刻畫嶽飛悲劇,抒發世人無儘悲憤。“十二牌來馬首東,郾城憔悴哭相從。千年宋社孤墳在,百戰金兵寸鐵空。徑草有靈枝不北,江湖無恙水流東。堪嗟詞客經年過,惆悵遙吟夕照中!”更是借景抒情,將曆史滄桑與英雄遺恨融為一體。

還有文人路過嶽飛墳塋,留下“將軍埋骨處,過客式英風。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後忠。山川戎馬異,涕淚古今同。淒斷封丘草,蒼蒼落照中!”的感慨,字字泣血。浙江衢州太學生徐應鹿撰寫祭文,悲呼:“嗚呼!維王生焉義烈,死矣忠良。恒矢心以攘金虜,每銳誌以複封疆……”祭文曆數嶽飛功績與冤屈,痛斥奸佞,盛讚其忠義“與天地同大”“與日月爭光”,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嶽飛父子遇害後,獄官倪完痛哭一場。得知消息的王能、李直,悄悄購置三口棺木,趁夜運到監獄牆外。與嶽飛交好的獄卒禁子們,合力將三人屍骨從牆上吊出,入棺盛殮,並做好標記,連夜抬出城外,在西湖邊的螺螄殼處挖開泥土,將棺木掩埋。倪完深知此地不宜久留,當晚便收拾行囊,趁著夜色偷偷出城,從此隱姓埋名。

另一邊,萬俟卨和羅汝楫見嶽飛三人已死,連夜趕到秦檜相府複命。秦檜聽聞大喜,迫不及待詢問:“他們臨死前說了什麼?”二賊回道:“嶽飛臨終隻說‘不聽道悅之言,果有風波之險!’依我們看,這妖僧留不得。況且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太師何不假傳聖旨,派人去湯陰捉拿嶽飛家屬,徹底斬草除根?”秦檜連連點頭,當即命二人傳令馮忠、馮孝,次日即刻動身前往相州,務必將嶽家家屬一網打儘。隨後,秦檜又喚來家人何立,吩咐道:“你明日一早去金山寺,把道悅和尚請來見我,絕不能讓他逃脫!”

何立回家後,將此事告知母親:“太師害了嶽家父子,又命我去捉拿道悅和尚,明日就要出發。”母親叮囑道:“兒啊,路上一定要小心!”

紹興十三年正月初一,何立告彆家人,踏上前往金山寺的路途。一路無話,抵達鎮江後,他混在眾多香客中乘船渡江,登上金山。剛到寺門口,便聽到鐘磬齊鳴,無數善男信女手捧香燭,進寺燒香。何立跟著人群進入,隻見道悅和尚正在法座上宣講佛法。他暗自盤算:“且聽他講完,再騙他去臨安,量他插翅也難逃。”

道悅和尚圍繞“夢幻泡影”四字,講得深入淺出、天花亂墜,眾人聽得入神,不時齊聲念佛。講至尾聲,和尚忽然口占一偈:“吾年三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隻為多開口。何立自東來,我向西邊走。不是佛力大,豈不落人手?”吟罷,閉目垂首,竟在法座上坐化。眾僧見狀,紛紛合掌歎道:“師父圓寂了!”

何立大吃一驚,一把揪住住持嚷道:“我奉秦太師之命來請長老,他卻突然坐化,恐怕其中有詐!叫我如何回去複命?”住持平靜解釋:“我這位師父能預知未來,料定太師相請不懷好意,才會說偈後圓寂。這是你親眼所見,何來欺詐?”何立仍不罷休:“你們必須把長老屍骸火化,我才好回去交差。不然,你們都得跟我去見相爺!”眾僧應道:“這有何難。”隨即安排火工道人,在空地上搭起柴棚,將道悅和尚的法身抬上去,點火焚燒。

頃刻間,烈焰衝天,一聲巨響後,煙霧中竟結成五色蓮花,道悅和尚端坐在蓮花上,向何立喊道:“何立!冰山不久,夢景無常!你可早尋覺路,休要迷失本來!你去罷!”說罷,緩緩升空消失。眾僧將和尚的骨灰收起,裝入龕中,抬到後山,另擇吉日安葬。

隨後,眾僧將何立請到客堂,備下素齋招待。何立感慨道:“秦太師因嶽飛臨終說後悔沒聽道悅和尚的話,才命我來拿人。沒想到長老真是活佛轉世,早已預知一切。方才他在雲端勸我及早修行,可我家中還有八十多歲的老母,隻能等她百年之後,我再出家了。”眾僧歎道:“阿彌陀佛!人生本如鏡花水月。我們在金山寺,常看往來船隻,世人奔波皆為名利,卻不知富貴終是一場春夢。正如詩中所說:‘從來名利若浮雲,吉凶倚伏倍難分。田地千年八百主,何勞牛馬為兒孫!’”何立聽後,連連點頭。告彆眾僧後,他下山渡江,返回臨安複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在湯陰嶽府,嶽夫人正與兒媳、女兒閒話家常,張保的妻子洪氏也在一旁。嶽夫人憂心忡忡道:“自從孩兒去臨安,已過一月有餘,張保去打探消息也沒了音信,我日夜難安。昨夜我夢見元帥歸來,手中架著一隻鴛鴦,不知是吉是凶?”銀瓶小姐也說:“我昨晚夢見哥哥和張將軍,各抱著一根木頭回來,也不知預示著什麼?”嶽夫人歎道:“怕是你父兄遭遇不測,我們母女才如此心神不寧。快叫嶽安去請個圓夢先生,解讀一下夢境。”

不多時,嶽安請來一位王師婆。王師婆見過眾人後,李夫人便將嶽飛父子進京未歸、夜夢不祥之事道出。王師婆應道:“這有何難,待我請下神道詢問。”她在廳中擺好桌子,點上蠟燭,燃起香,畫符念咒。李夫人跪地禱告,片刻後,王師婆突然兩眼發直,拿起一根棒亂舞,大聲喊道:“我乃弈遊神是也!請我來有何事?快說快說!”李夫人嚇得慌忙跪下:“我丈夫嶽飛奉召進京,連同兒子嶽雲、張憲,至今音信全無,求尊神明示!”王師婆道:“沒事沒事!有些血光之災,挺過去就好。”李夫人又問:“我夢見丈夫手擎鴛鴦,主何吉凶?”王師婆搖頭道:“這是拆散鴛鴦之象。”銀瓶小姐也跪下詢問自己的夢境,王師婆臉色一變:“人抱一木,是個‘休’字。他們兩人已休矣!快燒紙,快燒紙!吾神去也!”言畢,癱倒在地。在這充滿未知與不安的氛圍中,嶽家眾人的命運又將走向何方?後續故事,且待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 啟能學院 火紅年代,從擺攤賣蛋炒飯開始 HP:我來自東方 古代饑荒年,從喂飽嫂嫂開始納妾 欲寄愁心朔雁邊 祖師爺下山闖都市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