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佞當權識見偏,嶽侯一旦受冤愆。長江何故風波惡,欲報深仇知甚年?”韓起鳳命人將牛通五花大綁,押回莊中,捆在廊柱上。他搬來一把椅子坐下,讓人取來一捆荊條,打算好好教訓這個吃霸王餐還撒野的“黃毛小子”。莊客們輪番上陣,手中荊條如雨點般落在牛通腿上,二三十下過去,又換一人接著打。可牛通不僅不喊疼,反而扯著嗓子叫:“打得好!再來!”接連換了四五個人,打了上百下,牛通突然扯開喉嚨大罵:“你們這群沒用的東西,打得爺一點感覺都沒有,真掃興!”
牛通這聲如雷的叫罵,驚動了隔壁莊園的韓起龍。此時,韓起龍正與嶽雷在書房閒聊,聽見喧鬨聲,嶽雷好奇問道:“隔壁是誰家?為何這麼吵?”韓起龍解釋道:“是我弟弟韓起鳳。因他長得人高馬大、皮膚黝黑,江湖上送他個外號‘賽張飛’。實不相瞞,我們兄弟倆是水滸寨中百勝將軍韓滔的孫子。當年祖父隨宋公明受招安,為朝廷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卻沒得到應有的封賞,反被奸臣害死。父親在宗留守帳下效力,因一次失誤差點丟了性命,幸虧嶽元帥出手相救。所以我們兄弟倆早已看透官場,隻想守著這田莊過安生日子。隻是我這弟弟不安分,養了一群閒漢,三天兩頭惹是生非,也不知今天又鬨出什麼事來。二弟稍坐,我去看看。”嶽雷起身道:“既然是令弟,我同去瞧瞧。”
兩人來到隔壁莊園,韓起鳳見哥哥來了,趕忙迎上前,又看向嶽雷:“這位是?”韓起龍介紹道:“這是嶽元帥的二公子嶽雷,還不快來見禮!”韓起鳳一聽,急忙拱手:“不知公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罪過罪過!”嶽雷連稱不敢。這時,被綁在柱子上的牛通聽到“嶽二公子”,頓時激動地大喊:“兄弟!我是牛通!牛皋的兒子!奉母親之命來尋你!”嶽雷又驚又喜:“真的是牛哥?你從哪來?怎麼會在這裡?”牛通大聲說:“我從藕塘關來!得知嶽家出事,就馬不停蹄趕來接你!”韓起鳳一聽,臉色大變,懊悔道:“原來是牛兄,怪我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他急忙上前解開繩索,又拿來衣服給牛通穿上,將眾人請至上廳,重新見禮入座。韓起鳳連連道歉,牛通卻大大咧咧地笑道:“不知者不罪!就是剛才打得不過癮!”眾人聽了,忍不住哄堂大笑。
牛通接著說:“我已去過湯陰見過伯母,如今既然找到你,就彆去寧夏了,跟我回藕塘關吧!”韓起龍卻攔住道:“先彆急!我已派人去臨安打聽夫人和公子們的消息,等他回來再從長計議。”韓起鳳也吩咐莊丁備下酒席,四人推杯換盞,一直暢談到深夜才各自散去。此後,牛通便與嶽雷一同住在韓家莊。
幾天後,眾人正在後堂閒談,莊丁進來稟報:“關帝廟住持求見員外。”韓起龍命人將住持請進來。不一會兒,一位和尚來到堂前,眾人相互行禮後坐下。和尚愁眉苦臉地說:“貧僧此來,實出無奈。關帝廟本是清淨之地,多虧員外護持,香火才日漸興旺。可半月前,一群遊手好閒之徒帶了個武師住進廟裡,收了不少徒弟,整天舞槍弄棒,吵得不得安寧。貧僧擔心他們日後惹出禍事,連累寺廟,可又不敢得罪,隻好來求二位員外,幫忙把他們打發走,免得生出是非。”韓起龍安慰道:“師父放心,這鎮上有我們兄弟在,沒人敢胡作非為。您先回去,我們隨後就到。”和尚千恩萬謝地告辭離去。
和尚走後,韓起龍對韓起鳳說:“走,去會會這幫人。要是他們識相離開便罷,不然得給他們點顏色瞧瞧!”牛通一聽,來了興致:“我也去!”嶽雷也說想一同去看看。韓起鳳拍手稱快:“好!人多熱鬨!”於是,四人帶著七八個身強力壯的莊客,浩浩蕩蕩地朝關帝廟走去。
眾人進廟後,前殿、大殿都沒發現異常,直到走到後殿,才看見一位身材魁梧的漢子端坐在上方。此人臉色灰白,赤發黃須,身高九尺,一雙巨眼配著獠牙,模樣十分駭人。他身後站著二三十個徒弟,都是來學武藝的。韓起龍讓莊客們在大殿等候,自己則與三個兄弟走進後殿。那些徒弟中有人認得韓家兄弟,趕忙跑到武師耳邊低語幾句。武師聽聞,“唰”地跳下座位,高聲挑釁:“我在這七寶鎮教武半月有餘,竟沒遇到一個有真本事的好漢。誰敢上來,與我一較高下?”韓起龍剛要開口,牛通就急不可耐地衝上前:“讓我來教訓這小子!”他一把扯下外衣,揮拳便打。武師側身閃過,順勢抓住牛通左手一扯,牛通“撲通”一聲摔倒在地。他狼狽地爬起來,漲紅著臉喊道:“我沒防備,不算!”說著又撲上去,可武師一個“獅子大翻身”,雙手重重按在牛通肩上,牛通立足不穩,再次跌坐在地。
武師冷笑一聲:“你們這兒會武藝的都不敢上?派個莽漢來丟人現眼!”嶽雷見狀,怒火中燒,脫下外衣走上前:“我來會會你!”武師擺開架勢,使出“金雞獨立”,嶽雷則以“大鵬展翅”應對。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嶽雷見對方攻勢凶猛,佯裝後退,武師果然追來,嶽雷猛地轉身,右手撥開對方雙手,左手直取對方心口。武師神色驟變,急忙側身躲開,大聲喝止:“住手!這是‘嶽家拳’!你究竟是誰?從哪學的?快報上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起龍見此情景,上前說道:“師父既然識得‘嶽家拳’,定非尋常人。此地不便詳談,請到寒舍一敘如何?”武師爽快應道:“正有此意,隻是叨擾了。”一旁的徒弟們也紛紛勸說:“韓員外好客,師父正好去討教,我們就先告辭了。”眾人散去後,韓起龍等五人帶著莊客回到韓家莊。
在大廳落坐後,嶽雷率先發問:“不知師父尊姓大名?為何認得‘嶽家拳’?”武師抱拳行禮:“實不相瞞,先祖是東京留守宗澤,家父是寧夏留守宗方,我叫宗良。因我臉色發黑,江湖人稱‘鬼臉太爺’。我家與嶽家三代交好,嶽元帥常與家父切磋拳法,所以我一眼就認出‘黑虎偷心’這招。眼下父親得知嶽老伯被奸臣陷害,命我到湯陰打探消息。沒想到嶽家滿門被抓進京,隻剩二公子下落不明,朝廷還發了通緝令。我一路尋訪,盤纏用儘,隻好在廟裡教拳換些錢,以便繼續尋人。今日得遇諸位,還請告知尊姓大名!”嶽雷一聽,激動地說:“原來你是宗留守公子!稍等,我去取封信。”說罷,嶽雷取來母親讓他帶給宗方的信。宗良接過信一看,又驚又喜:“原來你就是嶽二弟!我尋遍各地,沒想到在此相遇!真是‘著意種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二弟快隨我回寧夏,也好讓老父放心。”牛通卻不乾了:“我大老遠來接二弟,放著近的藕塘關不去,去你寧夏做什麼?”韓起龍趕忙打圓場:“二位老弟彆爭,先住下,等我派去臨安的人回來,再商量也不遲。”眾人覺得有理,韓起龍便派人去廟裡取來宗良的行李,又擺下酒席。五人邊吃邊聊,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回房歇息。
另一邊,臨安大理寺獄官倪完自從嶽飛死後,心中悲痛難抑。新年剛過,他便悄悄收拾行李,帶著家小逃離臨安,日夜兼程趕往朱仙鎮。抵達朱仙鎮後,倪完將家小安置在客棧,自己懷揣嶽飛的遺書,來到軍營門前,對傳宣官說:“勞煩通報,嶽元帥有信呈上。”傳宣官急忙進帳稟報。施全一聽,立刻道:“快請他進來!”倪完跟著傳宣官進帳,跪地呈上書信。施全拆開信,看完後淚如雨下,悲喊道:“牛兄弟,大事不好!元帥、公子和張將軍都被秦檜害死在獄中了!”牛皋聽聞,暴跳如雷:“把這送信的綁了砍頭!”倪完嚇得連連喊冤,施全趕忙攔住:“這是元帥的恩人,不可造次!”牛皋這才反應過來,慌忙賠罪。施全又問倪完事情經過,倪完便將嶽飛如何被陷害,直至臘月二十九日屈死風波亭的詳情,一字不漏地說了出來。施全、牛皋及眾將士聽後,哭聲震天,悲愴之情響徹雲霄。
施全命人取來五百兩銀子,要送給倪完表達謝意。倪完再三推辭,施全堅決要給,倪完隻好收下,拜謝後出營,帶著家小返回家鄉。而牛皋滿腔怒火無處發泄,他對眾兄弟大喊:“大哥被奸臣害死,我們殺上臨安,抓住奸賊,千刀萬剮,為大哥報仇!”眾將士齊聲響應。當晚,他們便連夜趕製白盔白甲。沒幾日,一切準備就緒。隨著三聲炮響,大軍浩浩蕩蕩向臨安進發。朱仙鎮百姓得知嶽飛被害,如同失去至親,哭聲遍野。他們紛紛帶著酒菜前來犒勞軍隊,人人對奸臣咬牙切齒,恨不得立刻殺到臨安,為嶽飛討回公道。
施全、牛皋等人率領的大軍一路疾行,不久便抵達長江邊。他們征集船隻,眾兵將紛紛登船渡江。出發當日,原本風和日麗,江麵平靜無波,可當船隊行至江心時,突然狂風呼嘯,烏雲蔽日,天地瞬間陷入昏暗。雲霧之中,兩麵繡有“精忠報國”四字的大旗緩緩顯現,緊接著,嶽飛立於雲端,嶽雲、張憲分立左右,宛如天神下凡。
船上眾人見狀,紛紛跪倒在船頭,淚流滿麵地哭喊:“哥哥!你的英靈就在附近!兄弟們今天就是為你報仇雪恨來的,求你保佑我們!”然而,嶽飛在雲端隻是不斷搖頭,似在勸阻施全等人退兵,莫要報仇。牛皋報仇心切,執意下令開船,眾兵卒奮力劃槳。嶽飛見狀,怒容滿麵,袍袖一揮,霎時間江麵波濤洶湧,白浪滔天,三四艘戰船接連被掀翻,其餘船隻也無法繼續前行。
餘化龍望著雲端的嶽飛,悲愴大喊:“大哥不許我們報仇,我還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言罷,他拔出寶劍,自刎而亡。何元慶見此,也高呼一聲:“餘兄既已離去,小弟也來了!”隨即舉起銀錘,狠狠砸向自己頭顱,當場氣絕。牛皋看著兩位兄弟自儘,悲痛欲絕,大喊一聲,縱身跳入滾滾長江。
眾兵將見此情形,無奈歎息:“元帥既然不許我們報仇,那便回岸,各自回鄉吧。”於是,眾人調轉船頭,將船靠岸後,紛紛散去。最終,隻有施全、張顯、王貴、趙雲、梁興、吉青、周青七位將領,以及三千八百名長勝軍留了下來。施全疑惑地問:“你們為何不離開?”眾兵士含淚答道:“我們受嶽大老爺的大恩,無以為報。如今他雖遭奸人陷害,但我們堅信那些奸臣終有惡報。到那時,我們定要去老爺墳前祭拜,以表我們的一片忠心。現在我們願意跟隨各位將軍,繼續為老爺的遺誌奮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施全聽後,感動不已,但也犯了愁:“可我們如今無處安身,該怎麼辦?”吉青提議道:“不如再回太行山駐紮,派人打探夫人和家眷的消息,日後再尋機會報仇。”眾人紛紛點頭稱是。於是,七位英雄便帶著三千八百長勝軍,向太行山進發。
另一邊,牛皋跳入長江後,被洶湧的江水裹挾著,在浪濤中沉浮,性命危在旦夕。就在他快要絕望之時,一陣狂風巨浪將他卷到了一處山腳下。迷迷糊糊中,牛皋聽到有人呼喚:“牛皋醒來!”他緩緩睜開眼睛,吐了幾口江水,定睛一看,竟是鮑方老祖,老祖身後還站著一個小道童,手中拿著一套乾爽的衣服。
牛皋見到老祖,趕忙跪地磕頭,痛哭流涕道:“師父救我性命!可我不報大哥之仇,還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鮑方老祖歎了口氣,安慰道:“嶽飛被害,自有因果循環,日後他定會得到封贈,那些奸臣也必將遭到報應。你不必過於悲傷,速速前往太行山,施全他們在那裡等你。你們暫且在那裡安頓,日後還有為朝廷效力的機會,切不可忘了!”說完,老祖化作一陣清風,消失不見。牛皋無奈,隻得換上乾衣,朝著太行山方向走去。
此時,馮忠、馮孝已將嶽家家屬押解到臨安,安置在驛館後,立刻向秦檜稟報。秦檜假傳聖旨,妄圖將嶽家滿門斬殺於西郊。恰巧韓世忠與夫人梁紅玉進京朝見高宗,尚未返回駐地。家將得知此事後,急忙稟報梁紅玉。梁紅玉當機立斷,讓韓世忠去阻止假傳的聖旨,不許校尉行刑,自己則披掛上馬,率領二十名女將直奔秦檜相府。
到了相府,梁紅玉不等通報,直接來到大堂下馬。守門官見她氣勢洶洶,慌忙進去稟報。王氏出來將梁紅玉迎進內室,兩人見禮後坐下。梁紅玉語氣強硬:“快請丞相出來,我有話問他!”王氏見梁紅玉滿臉怒容,一身戎裝,料想事情不妙,便假意推脫:“夫君奉旨入宮,還未回來。不知夫人有何事?”梁紅玉怒道:“還不是為了嶽元帥的事!人人都為他鳴不平!聽說今天還要斬殺他的家屬,我要拉著丞相進宮,當麵向聖上問個清楚!”王氏急忙說道:“我家相公正是為了此事進宮保奏,應該很快就回來,夫人稍等片刻。”她一邊吩咐丫鬟上茶,一邊偷偷派人給秦檜通風報信,讓他想好應對之策。
秦檜得知梁紅玉來了,心中也有些害怕,連忙撤回行刑的聖旨,裝作剛從外麵回來的樣子,進房見梁紅玉。梁紅玉一見他,便怒斥道:“秦丞相!你用‘莫須有’的罪名,屈殺了嶽家父子三人,還不罷休?如今還要斬殺他全家,到底是何居心!我今天就拉著你去見聖上!”秦檜連忙賠笑:“夫人息怒!是聖上傳旨要斬嶽氏一門,下官得知後,立刻進宮,在聖上麵前再三求情,聖上才赦免他們死罪,改為流放到雲南為民。”梁紅玉聽後,冷冷道:“這麼說,倒還得謝謝你了。”她轉身便走,連招呼都不打,直接在大堂上馬,離開了相府。
秦檜見梁紅玉走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王氏卻擔憂道:“相公,真的就這麼放過嶽家一門?萬一他們日後報仇怎麼辦?”秦檜陰笑道:“梁紅玉是個不好惹的主,要是把她惹急了,我們性命難保。我打算將計就計,把他們充發到雲南。我寫封信給柴王,讓他在當地結果了嶽家滿門,這有何難?”王氏連連稱讚:“相公此計甚妙!”
梁紅玉離開相府後,來到驛館看望嶽夫人。兩人見麵後,互致問候,梁紅玉說道:“秦賊想害夫人一家性命,我得知後,去他府上理論,這才免去死罪,改為發配雲南。夫人先安心住著,明日我進宮麵聖,一定請求聖上收回成命。”嶽夫人連忙拜謝:“多謝夫人救命之恩!但先夫和孩兒既然已經儘忠報國,我又怎敢違抗聖旨?況且奸臣當道,留在京城恐怕再生變故,不如遠走他鄉,再做打算。隻是有一事相求,希望夫人能幫忙讓我們延遲一個月出發,那便是我天大的恩情了。”
梁紅玉好奇問道:“不知是何事?”嶽夫人含淚道:“我彆無牽掛,隻是先夫和孩兒去世後,至今不知屍骨埋在何處。我想先找到他們的屍骨,入土為安,也算了卻一樁心願。”梁紅玉點頭道:“這有何難?我陪夫人住在驛館,那些解差也不敢催促。嶽元帥是臘月除夕去世的,知道的人少。我們寫個告示貼在驛館門口,就說有人知道屍首下落並報信的,賞銀一百兩;若是收藏屍首的,賞銀三百兩。重賞之下,必有線索。”嶽夫人感激道:“如此甚好,隻是太麻煩夫人了。”於是,兩人立刻寫好告示張貼出去。當晚,梁紅玉便留在驛館陪伴嶽夫人,兩人越聊越投機,索性結拜為姊妹,梁紅玉年長為姐,嶽夫人為妹。
第二天一早,驛卒開門時,發現告示旁邊多了一張紙條,趕忙來向嶽夫人報信:“夫人,元帥的屍首在螺螄殼內!”嶽夫人怒道:“你這奴才!既然知道大老爺屍首的下落,為何不早說?”驛卒連忙解釋:“不是小人藏的。小人今早開門才看到這張紙條,所以趕緊來稟報。”說著,將紙條遞給嶽夫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嶽夫人接過紙條,隻見上麵寫著:“欲覓忠臣骨,螺螄殼裡尋。”她流淚道:“先夫一生為國為民,死後竟還要遭人嘲笑。”梁紅玉仔細看了看紙條,安慰道:“這字跡工整,語氣莊重,不像是奸臣嘲笑,定是哪位仗義之人敬佩元帥忠義,才將屍骨藏在螺螄殼裡。我們派人去打聽打聽。”
嶽夫人立刻派嶽安等人四處尋訪。一位老者告知:“西湖邊有一處地方,螺螄殼堆積如山,或許可以去那裡找找。”嶽安回來稟報後,梁紅玉說道:“我陪妹妹去看看,說不定就在那裡。”嶽夫人感動道:“又要勞煩姐姐了。”於是,兩人騎馬帶著家人來到西湖邊,果然看到一處堆積如山的螺螄殼。眾人趕忙動手挖掘,很快便發現一口棺木,材頭上寫著“濠梁總兵張保公柩”。嶽夫人激動道:“既然找到了張保的棺木,大老爺他們三人的棺木肯定也在這裡!”
家丁們繼續挖掘,不一會兒,三口棺木顯露出來,上麵都有清晰的記號。眾人連忙搭起篷子,擺上祭禮,嶽家老小圍在棺木旁,痛哭失聲。此時,銀瓶小姐望著父兄的棺木,心中悲戚:“我身為女兒,無法為父兄報仇,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不如一死了之!”她轉頭看見路旁有一口大井,毫不猶豫地跑過去,縱身一躍。嶽夫人聽到聲響,回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忙命家人打撈,可等將銀瓶小姐救上來時,她早已沒了氣息。一代紅顏,就此香消玉殞,隻留下無儘的悲歎。後續還會發生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