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二祭嶽王墳 憤冤情哭訴潮神廟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二祭嶽王墳 憤冤情哭訴潮神廟

第六十九回 打擂台二祭嶽王墳 憤冤情哭訴潮神廟(1 / 1)

有詩歎曰:“一杯灑淚奠重泉,孤塚荒墳衰草連。願將冤曲森羅訴,早磔奸邪恨始蠲。”話說餘雷向店主人打聽:“我們都是做生意的,不知道這裡的擂台是怎麼回事,您給我們講講?”店主人興致勃勃地介紹道:“臨安郡的後軍都督張俊,他兒子張國乾癡迷武藝。幾個月前,來了戚光祖、戚繼祖兄弟倆,他們是嶽元帥麾下統製官戚方的兒子,據說本事高強。張公子請他們當教師,還在昭慶寺前搭了座大擂台,說是要打敗天下英雄。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天了,還沒人能贏他們。你們來得正好,這麼熱鬨的盛會,也該去看看。”

店主人正說得繪聲繪色,小二跑來喊他:“有新客人要住店,快去招呼。”店主人匆匆離去。不一會兒,小二搬著行李,店主人領著三個人進了對門房間。隻聽那三人問:“店家,擂台在哪裡?”店主人答:“就在昭慶寺前。你們是想去看嗎?”其中一人語氣豪邁:“看什麼!我們就是來和他們比試的!”店主人笑道:“要是能打贏,還能當官呢。”那人不屑地說:“誰稀罕當官!打倒他們,讓大夥樂嗬樂嗬!”店主人笑著離開了。

餘雷聽了,對眾人說:“這三人說要打擂台,看他們氣度不凡,肯定有兩下子。我們誰去會會他們?”嶽霆主動請纓:“我去。”他走到對門房間,拱手問道:“幾位兄台是哪裡人?”對方回答:“我們都是湖廣澶州人。”嶽霆又問姓名,對方介紹:“我叫伍連,這位是何鳳,那位是鄭世寶,我們都是好兄弟。”嶽霆試探著問:“澶州有位伍尚誌,和你們是一族嗎?”伍連驚訝道:“那是我父親。你怎麼認識他?”嶽霆自報家門,兩人聽聞後抱頭痛哭。

伍連哽咽著說:“嶽父和大哥被奸臣害死,我父親從朱仙鎮散兵回家後,日夜思念舅舅,最後染病去世。我奉母親之命來祭奠舅舅。何兄是何元慶叔父的兒子,鄭兄是鄭懷叔父的兒子,我們一起來上墳。路上聽說奸臣兒子設擂台,我想借此機會為嶽伯父報仇。表弟,你怎麼也來了?”嶽霆便把奉母命去寧夏找二哥沒找到,也來臨安上墳,還在路上結識羅鴻等人的事,詳細說了一遍。伍連忙說:“既然大家都在,快請他們來相見!”嶽霆出去把羅鴻、吉成亮、王英、餘雷四人請來,眾人行禮後,開始商議打擂台的事。店主人送來晚飯,八位英雄一同飲酒暢談,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早飯過後,八人一起出門查看路線,回店後,嶽霆拿出兩錠銀子交給店家:“麻煩您幫忙買些三牲祭品,再用四個大筐籃裝好,明天早上要用。”店家收下銀子,當晚就準備妥當。

第三天一早,眾人吃過早飯,騎上馬。嶽霆讓羅鴻、吉成亮、王英帶著四個家將,以及行李、馬匹和祭品,先到棲霞嶺等候,自己則和伍連、餘雷、何鳳、鄭世寶五人前往擂台。

昭慶寺前熱鬨非凡,人山人海。寺門口一座高大的擂台格外醒目,兩邊是張家的帳房,裡麵都是張家的家丁和將領。過了一會兒,張國乾打扮整齊,在戚光祖、戚繼祖兩位教師的陪同下走上擂台,各自坐下。張國乾先打了一套花拳,然後坐到擂台中央。戚光祖起身向台下喊道:“鄉親們聽好了!張公子擺擂二十多天,還沒遇到對手,再有三天擂台就結束了。要是有本事的,儘管上台比試,打贏了張公子,張大老爺立刻保奏封官,彆害怕!”

話音剛落,人群中跳出一個三十多歲、豹頭圓臉的漢子,大喊一聲:“我來也!”縱身跳上擂台。張國乾起身問:“你是哪裡人?報上名來!”漢子答道:“爺爺是山東好漢‘翻山虎’趙武臣!先試試爺爺的拳頭!”說完一拳打過去,張國乾閃身躲過,迎麵還擊。兩人交手幾個回合,張國乾故意露出破綻,一腳踢在趙武臣屁股上,趙武臣一個跟頭滾下台去,圍觀群眾齊聲叫好。趙武臣滿臉羞愧,匆匆跑開。戚繼祖見狀,大聲喊道:“還有誰敢上台?”連喊幾聲,無人應答。

伍連正要上台,嶽霆拉住他的手說:“哥哥稍等,我先上去試試,要是我輸了,你再上。”說完,嶽霆擠出人群,縱身躍上擂台。張國乾見上來的是個瘦小青年,沒放在眼裡,問道:“小後生,你叫什麼名字?”嶽霆乾脆地說:“先比武,再報名。”張國乾擺出“單鞭立馬勢”,嶽霆則使出“出馬一枝槍”進攻,兩人你來我往,打了十幾個回合。張國乾漸漸急躁,使出“黑虎偷心”直攻嶽霆胸口,嶽霆迅速下蹲,繞到他背後,一手抓住他左腳,一手揪住衣領,用力將他扔下擂台。台下又是一陣喝彩。張國乾摔得頭暈眼花,還沒爬起來,伍連衝上去,一腳踹在他心口,張國乾口吐鮮血,當場身亡。

戚光祖兄弟見狀,起身要抓嶽霆,可嶽霆早已跳下擂台。餘雷揮舞雙錘,將擂台砸倒。張家的家丁們拿著兵器衝出來,要殺嶽霆等人。鄭世寶把腰刀遞給嶽霆,五位好漢並肩作戰,很快就殺了幾個家丁。戚光祖舉刀砍向餘雷,餘雷一錘砸在刀背上,震得他虎口開裂;戚繼祖挺槍刺來,何鳳舉鞭架開,反手一鞭,雖沒打中要害,卻削掉了他一隻耳朵。戚家兄弟見勢不妙,又怕張俊怪罪,趁亂溜走了。五位好漢越戰越勇,張家的家丁們紛紛逃回府中報信,圍觀群眾也嚇得四散奔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五人跑到棲霞嶺下,與等候在此的羅鴻等人會合,一起來到嶽元帥墳前。家將們擺好祭品,眾人痛哭著祭奠一番,焚燒紙錢後,又一起吃了祭品。隨後,他們打發家將回寧夏向宗留守複命,八位好漢則從後山繞道,一同往雲南方向走去。

另一邊,張俊得知兒子被打死,戚家兄弟逃走,暴跳如雷,立刻派兩名統製官帶兵出城追趕。可眾人早已沒了蹤影,張俊隻好緊急發文捉拿戚家兄弟,同時將兒子屍首入殮,並上奏朝廷,要求緝拿凶手,這暫且按下不表。

再說王能、李直二人,自從嶽元帥在除夕夜含冤去世後,他們身穿孝服,吃齋念佛。兩人覺得朝中官員都懼怕秦檜,無處為嶽元帥伸冤,便寄希望於陰間的神靈,堅信神明正直無私,定會主持公道。於是,他們四處到廟宇燒香禱告,可兩三年過去,一點動靜都沒有。兩人又氣又恨,性情也變了,從此逢廟就砸,遇神就罵。

這年八月十八,是錢塘江漲潮的日子。觀潮本是浙江由來已久的盛事,有詩讚道:“子胥乘白馬,天上湧潮來。雷破江門出,風吹地軸回。孤舟淩噴薄,長笛引淒哀。欲作枚乘賦,先揮張翰懷。”王能對李直感慨道:“這世道太不公平,奸臣逍遙,忠良蒙冤,求天不應求神不靈,實在憋屈!不如去江邊觀潮,解解悶?”李直點頭稱好。

兩人出了候潮門,來到江邊。誰知這天潮水沒按常理漲起,隻是暗暗湧動,頗為掃興,他們隻好沿著江邊閒逛。走著走著,看到一座神廟,匾額上寫著“潮神廟”三個字。李直提議:“我們拜遍了所有神廟,就差這潮神沒拜過,進去求求看?”王能說:“本來就說見廟就拜,潮神也是神,當然要拜!”

兩人走進廟裡,仔細一看,原來潮神竟是伍子胥。王能憤怒地說:“彆的神沒受過奸臣的害,可你是被伯嚭進讒言害死的。後來伯嚭過江,你還顯聖報仇。嶽元帥一心為國為民,卻被奸臣害死,你既然是神,怎麼能無動於衷?難道嶽家不該報仇嗎?”李直也怒火中燒,大喊道:“這樣的神留著有什麼用?砸了算了!”兩人撿起磚頭石塊,把伍子胥的神像和兩邊的侍從像全都砸壞。

砸完後,兩人長出一口氣:“痛快!可算出了心中這口惡氣!”他們走出廟門,走了一陣,感到饑腸轆轆。隻見河邊有一座精致的酒樓,正如《西江月》中所寫:“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花開如綺鳥如歌,不飲旁人笑我。憤恨憑他喚起,憂愁賴爾消磨。杯行到手莫辭多,一覺醉鄉沉臥。”

王能和李直走進酒樓,上到二樓找了個位置坐下。店小二熱情地迎上來問道:“二位客官,還等其他客人嗎?”王能擺擺手說:“我們觀潮回來,沒約彆人。有好酒好菜儘管端上來,最後一起結賬。”店小二應了一聲,趕忙準備酒菜,不一會兒就將菜肴酒水送上樓。

兩人一邊喝酒,一邊回憶起嶽元帥的遭遇,不禁悲從中來,哭了一陣;心中鬱憤難平,又高聲悲歌一陣。就這樣邊吃邊哭邊唱,一直到天色漸晚。店小二在樓下嘟囔著:“真倒黴!碰上這兩個怪人,這麼晚還不離開,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他上樓小心翼翼地問道:“二位客官,是要在城外住宿,還是打算進城呢?”

經這一提醒,兩人才想起要回城,趕忙起身下樓,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說:“先放這兒,多退少補。”出了酒樓,他們快步趕往候潮門,卻發現城門早已關閉。王能無奈地對李直說道:“城門關了,回不去了。不如翻過萬鬆嶺,到棲霞嶺下嶽元帥墳前湊合一晚?”李直點頭同意:“也隻能這樣了。”借著酒勁,兩人一路來到嶽墳旁,倒在草叢中沉沉睡去。

卻說這天,伍子胥在南海龍宮赴宴歸來,回到潮神廟中。一眾鬼判和從吏前來迎接,他卻發現大家個個帽子歪斜、衣衫破損,再一看自己的神像以及兩旁的鬼吏塑像,全都被毀壞得不成樣子。伍子胥神色一凜,問道:“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毀壞神像?”鬼判連忙上前稟明:“是王能和李直二人。他們為嶽家父子被奸臣陷害鳴不平,四處求神無果,心中憤恨,今日來廟中哭訴後,就把老爺的神像和鬼吏塑像都砸壞了。”

伍子胥聞言,眉頭緊皺:“這兩個狂徒!不懂因果報應,竟敢侮辱神明。若不給他們點教訓,世人還以為天理不公!”他吩咐鬼判:“好好看守廟宇,我去去就回。”說罷,駕起祥雲,直奔南天門外。

正巧溫元帥當值,見伍子胥前來,便問道:“伍王到此,所為何事?”伍子胥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說了一遍。溫元帥聽罷,怒不可遏:“秦檜欺君罔上,殘害忠良,還讓嶽家子孫受儘磨難,實在天理難容!伍王此次上奏天帝,定會有賞罰。”

伍子胥進入南天門,來到靈霄寶殿,俯伏在玉階之下,將王能、李直的言行以及潮神廟被毀之事,如實奏報給玉帝。玉帝當即命太白金星徹查此事。太白金星查明後,回奏道:“啟稟玉帝,下界的徽宗皇帝乃赤腳大仙轉世,隻因元旦祭天時誤寫表文,玉帝特命赤須龍下凡,攪亂宋室江山。嶽飛是西天大鵬鳥轉世,當年如來開講真經,女土蝠玷汙蓮台,大鵬將其啄死,女土蝠冤魂托生為秦檜之妻。大鵬因犯殺戒被貶下凡,又啄傷虯龍,虯龍懷恨在心,引發洪水淹沒湯陰,觸犯天條被斬,後托生為秦檜,這才有了此番冤冤相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玉帝聽後,神色嚴肅地說道:“虯龍雖有冤仇,但引發洪水殘害百姓,已犯天條,如今又謀害忠良,實在可惡!現命嶽飛等忠魂前往奸臣家中顯靈警示,待這些奸臣陽壽儘時,再押往地獄定罪。嶽飛一生為國儘忠、恪守孝道,應受世人供奉祭祀。待因果報應完結,再另行冊封天界官職。”

伍子胥領了玉帝旨意,離開天庭,行至南天門時,溫元帥迎上來問道:“玉帝旨意如何?”伍子胥便將命忠魂顯靈之事告知。溫元帥提醒道:“伍明甫,雖說你領了旨意,但相府等地有神將守衛,忠魂若無憑證,恐怕難以進入。你該提前奏明玉帝,拿到通行憑證,才能讓諸神放行。”

伍子胥恍然大悟:“多虧元帥提醒,險些誤事,我這就再去奏明。”溫元帥擺擺手說:“不必麻煩了。我有一麵‘無拘霄漢牌’,你交給眾魂帶著,諸神見了自然不敢阻攔。事情辦完後,記得將此牌歸還。”伍子胥連聲道謝,接過“無拘霄漢牌”,辭彆溫元帥,徑直來到嶽飛墳前。

此時王能和李直正在熟睡,迷迷糊糊中,隻見伍子胥高聲喊道:“嶽飛接旨!”二人上前,見伍子胥手捧玉旨宣讀。旨意大致內容為:“金闕玄穹高上玉皇帝君詔曰:賞善懲惡是天庭的職責,陽世作惡陰間報應是常理。據伍子胥奏報,宋相秦檜暗中勾結金國、專權亂政;其妻王氏助紂為虐;寺丞萬俟卨、羅汝楫依附奸佞、殘害忠良。嶽飛儘忠報國、恪守孝道,實乃楷模。但冤仇尚未了結,因果報應需明晰。特準嶽飛等暫居天界,其陰魂可前往尋仇顯靈警示。待奸臣陽壽儘時,再行審判定罪。王能、李直雖毀壞神像,但念其忠義,暫不追究。欽此!”

嶽飛父子等人謝恩完畢,伍子胥將“無拘霄漢牌”交給嶽飛,便告辭離去。王能和李直猛然驚醒,心想:“剛才神明所說之事,我們進城打聽一番。若嶽元帥真在奸臣家中顯靈,就選個日子重修潮神廟,重塑伍子胥金身。”兩人就這樣挨到天亮,進城四處打聽消息。

再說秦檜,自從害死嶽飛後,仍不放心:“嶽飛雖除,但韓世忠、張信、劉錡、吳璘、吳玠等人與他同黨,若不趁早鏟除,必有後患。”這天,他獨自坐在萬花樓上,奮筆疾書,準備上奏一本,羅織罪名,興起大獄,將朝中忠良一網打儘。

正寫得入神時,嶽飛的陰魂帶著王橫、張保出現在萬花樓上。見秦檜又在謀劃害人,嶽飛怒不可遏,掄起手中的錘子,將秦檜打倒在地,怒斥道:“奸賊!你惡事做儘,死期將至,還敢謀害忠良!”秦檜抬頭一看是嶽飛,嚇得魂飛魄散,大喊:“饒命啊!”嶽飛吩咐張保:“你在此繼續警示,我去萬俟卨、羅汝楫、張俊家走一趟。”說罷,嶽飛便前往其他奸臣家中顯靈,所到之處,奸臣們無不驚恐萬分,紛紛許願求神保佑。

王氏聽到丈夫在萬花樓上的慘叫聲,急忙派丫環上樓查看。丫環們剛上樓,就被張保打得跌下樓梯,頭破血流,驚慌失措地大喊:“樓上有鬼!”王氏又命何立上去查看。何立戰戰兢兢地上樓,張保閃身躲開。何立隻見秦檜倒在地上,口中還在喊著“嶽爺饒命”,他慌忙跪下求情:“嶽爺饒了我家主人吧!明日一定在靈隱寺設齋拜懺,超度嶽爺!”張保這才離開。

秦檜蘇醒後,何立將他扶下樓。王氏焦急地問:“相公為何大喊大叫?”秦檜心有餘悸地說:“我剛才在樓上寫奏章,被嶽飛打了一錘。”何立趕緊說:“小人上樓時,見太師倒地,就許下靈隱寺修齋的願,太師這才醒過來。”秦檜當即命何立拿二百兩銀子去靈隱寺安排修齋拜懺之事,還說:“明日我和夫人親自去寺裡上香。”何立領命而去。

王能和李直得知秦檜等奸臣家中發生的事,又聽說他們個個驚慌失措、許願求神,心中大喜。他們選了個吉日,著手為伍子胥修整廟宇、重塑神像。正如老話所說:“湛湛青天不可欺,舉頭三尺有神知。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後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序列:凡神間的戲子 師門嫌我太狠辣,入朝堂後鎮天下 醜女重生後,她滅了前夫還想弑君 一不小心苟到寵妃了 戰神歸來花都最強守護 勢子論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 啟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