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生的道術玄妙通神,獨樹一幟,能知曉前因後果,其法術奇妙非凡,需通過兵解之法才能修成大道。他的行事作風與常人截然不同,言論見解也頗為獨特。不了解的人認為他是旁門左道,卻不知仙家之中本就有他這一脈傳承。當時傀儡生見包行恭下山,料定他日後會有劫難,所以贈予他一粒丹藥。後來包行恭被困在藩邸,全靠這粒丹藥才保住性命,這都是後話了。
且說包行恭拜謝過傀儡生後,背上包裹,踏上了下山之路。他心裡盤算著,江南豪傑眾多,但不知該去何處尋找。既然師父吩咐他下山,想必自有機會與豪傑們相見。他想起襄陽城內有個結義哥哥孫寄安,自幼與他交情深厚,情同手足,孫寄安住在縣前街。多年未曾聯係,包行恭決定先到湖北襄陽尋訪孫寄安,再做打算。
一路上,包行恭曉行夜宿,沒過多久便到了襄陽城。他進城後,徑直前往縣前街打聽孫寄安的下落。然而,數年過去,人事已非,他問了許多人,卻都不知道孫寄安去了哪裡。無奈之下,包行恭隻好在縣前街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原來,孫寄安本是富戶出身,幼年時跟著父親在蘇州城經營藥材生意,他的母親是蘇州人。孫寄安在蘇州城出生,與包行恭對門而居,兩人自幼同塾讀書,結為生死之交。後來藥材生意虧本,孫寄安的父親關閉店鋪,帶著家人回到湖北。包行恭也出外拜師學藝,兩人就此分離。回到襄陽後,孫寄安的父母相繼離世。孫寄安生性懦弱,族中伯叔兄弟欺負他年幼且初來乍到,瓜分了他家的財產。孫寄安不敢與他們計較,數年下來,家境漸漸拮據。
孫寄安的妻子蘇氏,小字月娥,也是蘇州人,生得十分美麗。她勸孫寄安:“如今坐吃山空,不如重操父親舊業,販些藥材到江南銷售。”孫寄安聽從了妻子的建議,賣掉住宅,東拚西湊了幾百兩銀子,在東門外租了兩間房子安頓好家眷,然後出門販賣藥材,到江南做生意,倒也賺了些錢。
這一天,包行恭在東門附近閒逛,正好遇到孫寄安賣貨回來。兩人相見,大喜過望,孫寄安邀請包行恭到家中做客,吩咐蘇氏和仆婦王媽媽準備酒菜,為包行恭接風洗塵。兄弟二人坐在一起,詳細訴說著彆後的情況,包行恭聽了孫寄安的遭遇,不禁感歎世事無常。孫寄安說:“賢弟,你何必四處奔波,不如就在我家盤桓,幫我照應家庭。我打算入川進貨,不過一個多月就回來,到時候我們一起前往江南,一來途中有個伴,二來我們兄弟也能相聚,你看如何?”包行恭點頭道:“哥哥說得有理,小弟聽你的便是。”
過了幾天,孫寄安帶好銀兩,整理好行裝,囑咐妻子蘇氏好好款待包行恭,然後與包行恭作彆,前往四川采購藥材。蘇氏見包行恭眉清目秀,年少英俊,時常對他眉目傳情,言語之間暗藏曖昧。但包行恭是個正直的俠士,不貪戀女色,隻把蘇氏當作嫡親嫂子。他見蘇氏如此行為,心想:“寄安是個懦弱的好人,怎會娶了這樣一個婦人?他常年在外做生意,長此以往,難免會出事。名聲還是小事,隻怕會有性命之憂。我暫且裝作不知,等寄安回來,勸他到江南收清往來賬目,從此在家另謀生計,不要再外出做買賣。”主意已定,包行恭對蘇氏的勾引裝作癡呆,每日到城中遊玩,晚上便早早回家安睡。
光陰似箭,很快就快到年底了,孫寄安還沒回來。一天早上,包行恭起身梳洗完畢,用過早點,便出門去了。
襄陽城內有個惡棍名叫沈醴泉,原本是官家子弟,但家道中落。他為人張狂狡猾、刁鑽奸詐,最喜歡尋花問柳,結交官吏,包攬訴訟,強占他人家產,無惡不作,人們都叫他沈三爺。沈醴泉約摸三十歲,相貌平平,卻善於打扮,裝出一副風流模樣。隻要見到有些姿色的婦人,他便千方百計地想要引誘到手,襄陽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鑽洞狗子”。
這天,沈醴泉到東門外找一個相識之人,路過孫寄安家門口時,正好看到蘇氏站在門前。沈醴泉一見蘇氏,便停下腳步,上下打量著她。蘇氏出身小戶人家,見慣了世麵,看到沈醴泉盯著自己看,不但不害羞,反而秋波流轉,對著沈醴泉笑眯眯地回以眼風。沈醴泉頓時神魂顛倒,正在出神之際,仆婦王媽從屋裡出來,呼喚蘇氏進去。沈醴泉心想:“這婆子應該是她家的傭婦,我自有辦法。”於是,他丟下要找的相識之人,回到家中,一夜輾轉難眠。
第二天,沈醴泉又來到東門外孫家附近,仔細打聽蘇氏的情況。他得知蘇氏是孫某的妻子,她丈夫外出做生意,家中隻有一個仆婦,彆無他人。沈醴泉便在附近的茶坊酒肆閒逛。
一天,沈醴泉正在茶肆喝茶,看到王媽買了些食物路過。他站起身來,招手道:“媽媽,進來坐一坐。”王媽認得他是襄陽城內有名的“鑽洞狗”,心中已有幾分警惕,便走進茶肆,說道:“大官人,你叫老身有什麼事?”沈醴泉說:“媽媽,請坐,喝杯茶。”隨即叫茶博士泡了一壺茶。王媽謝過沈醴泉,坐下後,沈醴泉問道:“媽媽,你家主人寄安在家嗎?”王媽回答:“主人到四川進貨去了,已經一個多月,還沒回來。”沈醴泉又問:“媽媽,你每月工錢有多少?”王媽說:“不過三錢多銀子,日子過得很清苦。”沈醴泉說:“確實辛苦。不過你家人口不多,隻服侍一位娘娘,倒也省力。”王媽說:“我就是因為他家沒有小孩,夫婦倆又時常不在家,所以才勉強在這裡做事。近來還多了個外客,是主人的義弟,叫包行恭,不日要和主人一起到江南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醴泉說:“媽媽,我家中也用得著你,不用做彆的事,隻服侍我家夫人一人。現在的婆子太老了,明年你若願意來,每月給你一兩銀子。”王媽說:“多謝大官人抬舉,老身感恩不儘。”沈醴泉從身邊摸出一塊七八錢的銀子,塞到王媽手裡,說:“你拿去買點吃的。”王媽說:“哎呀,常言道無功不受祿,我怎能收大官人賞賜?”沈醴泉笑道:“你先收下,我還有事相求。”
王媽自幼在勾欄中出身,年老色衰後淪為傭仆,最會察言觀色。見沈醴泉甜言蜜語,又送銀子,心中已猜到了五六分。她把銀子遞還給沈醴泉,說:“大官人,請先說明白,我才能收下。”沈醴泉環顧四周,見其他茶客離得較遠,便輕聲說:“媽媽,我跟你說實話。前日我看到你家大娘子,生得千嬌百媚,她還對我笑迷迷的,眼梢上送情,我被她迷得神魂飄蕩,這兩日連飯都吃不下,日夜想著她。媽媽你想想辦法,讓我能與她見上一麵,我重重謝你。這些銀子,就當請你喝茶了。”說罷,又把銀子放在王媽麵前。王媽笑道:“一杯茶可值不了這麼多。”沈醴泉笑道:“就算請你喝酒,也是一樣。”王媽說:“承蒙大官人好意。可惜老身喝糯米湯都會醉,不會喝酒。”說著,又把銀子放在沈三麵前,起身要走。
沈醴泉一把拉住王媽,說:“媽媽彆開玩笑。你若嫌銀子少,我明日先送你二兩銀子,這事就拜托你促成了。”王媽說:“大官人,我跟你說實話:這件事,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依老身看,這事根本成不了。”沈醴泉問:“媽媽為什麼這麼說?”王媽說:“她是好人家的女兒,不像那些煙花女子,花上一兩八錢銀子就能得手。要辦成這事,第一要舍得花銀子,又要耐得住性子,慢慢贏得她的歡心,然後找個機會,我從中幫忙,才有可能成功。我知道你銀子雖多,卻吝嗇得很,舍不得花錢,所以我說這事成不了。”
沈醴泉聽了,明知這婆子在為難他,便從身邊摸出一錠三兩左右的圓絲錠,遞給王媽,說:“今日我確實沒多帶銀子。我這人最是慷慨的。隻要這事能成,我一定謝你十兩銀子,絕不會過河拆橋。”王媽說:“大官人,我今日拿了你的銀子,幫你把二人勾搭在一起,且不說主人回來後事情敗露,就是現在她那個結拜叔叔,他腰間掛的那把劍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我這條老命可不值這幾兩銀子。大官人請把銀子收回去,我家大娘子還等著我拿點心回去呢。”說罷,便起身要走。不知沈醴泉能否得償所願,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