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頭上,知縣郭汝曾正帶人巡視,突然一支箭破空而來,直直釘在城頭。他立即命士兵拾起,隻見箭頭上綁著一封信。就著燈火,郭汝曾看清信皮上的落款,竟是援軍先鋒徐鳴皋的名字。他急忙抽出信紙,逐字逐句讀了起來。
信中寫道:“總製軍務、右都禦史楊部下行軍指揮、前部先鋒徐鶴,恭敬地致信給汝曾郭大令:我奉主帥之命,因逆賊寘鐇分兵圍攻寧遠,率前部趕來支援,已到多日。與賊軍數次交戰,始終未能取勝。昨日我設下誘敵之計,本以為能引賊將上鉤,趁機將其擒獲,解寧遠之圍,沒想到計謀還未實施就被識破,白白耗費心力,實在遺憾。如今寧遠之圍未解,我不敢撤軍,更擔心賊軍因左天成久攻不下,增派援兵。左天成已經如此勇猛難敵,若再有援軍,破敵將難上加難。當下唯有速戰速決,既能節省時間,又能震懾賊軍。因此特修書告知,約定明晚三更,我率全軍直撲城下,與賊將決戰。屆時請您督率守城將士開城突圍,我們裡應外合,讓賊將腹背受敵。我再分兵在關鍵處設伏,如此一來,賊將可擒,寧遠之圍可解。不知此計是否可行,盼您速速回信。”
讀完信,郭汝曾大喜過望,立刻下城,趕到守備趙爾銳的衙門商議:“徐鳴皋來信,約我們明晚三更合力突圍,裡應外合攻打賊軍,隻要成功,就能擒住賊將,解寧遠之圍。我覺得此計可行,您意下如何?”趙爾銳點頭讚同:“我早有此意!徐將軍主動相約,正是天賜良機!我們馬上回信,敲定明晚行動,早日解百姓於水火!”
郭汝曾當即寫好回信,派心腹士兵趁夜悄悄出城,趕往徐鳴皋的大營。
將近四更時,送信士兵抵達徐營,剛想進去,就被巡夜的士兵攔住,帶到徐鳴皋麵前。徐鳴皋厲聲問道:“你是哪裡來的奸細?竟敢窺探大營!受何人指使,如實招來!”士兵急忙解釋:“小人不是奸細!是我家郭太爺派我來送信的,有機密要事稟報!”徐鳴皋聞言,命他交出書信。士兵解開衣襟,從貼身之處取出信遞上。
徐鳴皋先看信封,再抽出信紙,隻見上麵寫著:“寧遠縣知縣郭汝曾叩首再拜,回複徐鳴皋將軍:剛剛收到您的來信,您的計劃我已明白。我本無才,守著這座危城,正擔心難以保全,幸得將軍率大軍來援,救百姓於水火,我既感激又慚愧。如今賊將囂張,若不儘快剿滅,寧遠恐難守住。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戰,這也是我一直想做卻不敢貿然行動的。您在信中詳細指點,我深感佩服,一定如約行事,不負所望。若能一戰成功,寧遠幸甚,大局幸甚。倉促回信,言不儘意。”
徐鳴皋看完信,心中大喜,當即賞了來使,囑咐道:“你回去告訴郭太爺,就說我已知曉信中內容,定會按時赴約,讓他做好準備。”士兵領命,磕頭後匆匆回城。
隨後,徐鳴皋與周湘帆、徐壽商議:“周賢弟明日帶五百校刀手,到西南十裡的青草崗埋伏。那裡是去鞏昌的必經之路,左天成戰敗後多半會從那裡逃走。明日巳時左右,你截住他廝殺。那時他必定疲憊,正好將他生擒。若巳時過了他還沒來,你就帶兵返回,路上遇到也要全力捉拿。萬一沒碰上,就立刻趕來支援,不可有誤。”周湘帆領命。
徐鳴皋又對徐壽說:“明日我與左天成交戰時,你找機會生擒兩個賊兵,帶回營中斬首,剝下他們的號衣。你和一名心腹士兵穿上號衣,帶上兵器和火種,混入賊兵隊伍。二更三點,在賊營各處放火,聽到信號就奮力殺出。若有機會,就生擒或斬殺左天成,務必帶回他的首級。”徐壽也應下命令。
最後,徐鳴皋密令全軍:明日上陣時佯裝疲憊,不可主動進攻;但三更時必須全力死戰,退縮者軍法處置。眾將士領命後,徐鳴皋才回帳休息。
第二天一早,左天成又來挑戰,徐鳴皋披掛上陣。兩軍對陣,二話不說便廝殺起來。激戰中,左天成留意觀察,發現官兵雖然列好了陣勢,卻個個畏縮不前。他心中暗喜:“軍心渙散,就算主將再勇猛也無濟於事,敵軍早晚潰敗!”而徐鳴皋卻裝作渾然不覺,奮力拚殺,從辰時一直戰到申初,雙方才鳴金收兵。
此時,周湘帆已率領五百校刀手,悄悄前往青草崗埋伏;徐壽也按計劃生擒兩名賊兵,換上號衣,帶著心腹混入敵營。徐鳴皋回營飽餐一頓,稍作休息。到了初更,他再次下令全軍做飯,吃飽後準備三更突襲敵營,還重申了後退者斬的軍規。
另一邊,城中的郭知縣和趙守備也秘密安排守城士兵二更吃飯,三更開城突圍。郭知縣留守城中,趙守備帶隊出擊。左天成回營後,還沉浸在勝利的幻想中:“今日敵軍退縮不前,看來軍心已亂。再過幾天,等他們潰敗時,我一舉出擊,定能生擒徐鳴皋,拿下寧遠!”他放鬆了警惕,手下士兵也跟著懈怠。
到了三更,突然有士兵衝進大帳:“報!後營起火!”左天成剛派人去救火,又有人來報:“各處都起火了!”他頓感不妙,急忙上馬出帳查看。就在這時,四周炮聲轟鳴,無數官兵如潮水般湧來。左天成究竟能否逃過此劫?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