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傑中了一枝梅的驕敵之計,被打得大敗。王能率領一支軍隊將他團團圍住,吳方傑奮力用長槍挑開幾個小兵,奪路向城中逃去,一枝梅和王能在後麵緊追不舍。等追到城下時,吳方傑已經過了吊橋,迅速命人拉起吊橋。一枝梅等人無法前進,隻好收兵回營。
第二天,一枝梅再次帶兵攻城,吳方傑隻是讓士兵堅守城池,不斷往下投擲擂木炮石。一枝梅指揮軍隊連續發起幾次進攻,都無法靠近城牆,隻能無奈收兵。回到營中後,一枝梅秘密對王能說:“今晚你小心守營,我潛入城中。如果行動順利,聽到城中連珠炮響,你就立刻帶兵攻城,我在城內接應,裡應外合,定能奪回城池。此事絕密,千萬不能泄露!”王能點頭答應。
夜幕降臨,二更時分,一枝梅脫去外衣,換上輕便的夜行衣,佩上寶劍,悄悄離開大營,朝著西和城而去。很快,他抵達城下,越過護城河,在城牆下的陰影處潛伏下來。一直等到三更,他施展“壁虎遊牆”的功夫,像壁虎一樣迅速爬上城頭。他先從城牆垛口悄悄探出頭,觀察四周,發現有兩個士兵正在敲更鑼,看似在巡邏,其實一邊敲鑼一邊打瞌睡。
一枝梅沒有驚動他們,輕輕一縮身子,從城牆垛口缺口處翻上城頭,還惡作劇地在其中一個打盹士兵的頭上拍了一下。那士兵被拍醒,回頭卻不見人影,還以為是同伴捉弄他,完全沒意識到一枝梅已經進城,迷迷糊糊地繼續敲起了更鑼。
一枝梅下了城頭,在城中四處打探,終於得知吳方傑並不在軍營,而是住在西和縣衙門裡。他悄悄摸到縣衙門後牆,翻牆入院,在屋頂上穿行。忽然,他聽到二堂旁邊的小巷裡傳來打更聲,一名更夫敲著鑼、提著燈籠走了過來。一枝梅等更夫走近,輕輕從屋頂躍下,將寶劍在他麵前一晃,低聲警告:“敢叫就殺了你!”
更夫嚇得魂飛魄散,撲通一聲跪下求饒。一枝梅壓低聲音說:“我不殺你,但彆出聲。縣太爺在哪裡?如實招來,否則要你命!”更夫顫抖著說:“縣太爺被吳方傑殺了,他現在就住在這兒。”一枝梅又問:“吳方傑住哪間房?”更夫答道:“在上房,五間房的東頭最後一間,其餘是他的護衛住著。這會兒他們還沒睡,正商量明天派人去鞏昌求援呢。”
一枝梅確認後,將更夫反綁起來,撕下他的衣襟塞住嘴,拖到偏僻角落藏好。隨後,他按照更夫所說,在屋頂上穿梭,來到上房。他趴在屋簷下,雙腳倒掛,從窗戶縫隙往裡看,隻見屋內燈還亮著,吳方傑穿著鎧甲坐在椅子上打盹。
一枝梅輕輕撥開窗格,憑借高超的身手,竟然沒發出一點聲響,也沒驚醒吳方傑。窗格打開後,他施展“燕子穿簾”的功夫,悄無聲息地潛入屋內,一口吹滅油燈,舉劍刺向吳方傑,大喝:“逆賊,看劍!我慕容將軍取你性命!”
吳方傑被喊聲驚醒,慌忙起身拔刀抵抗,可一枝梅的寶劍已經抵住他的胸膛。說時遲那時快,寶劍瞬間刺入吳方傑的胸膛。吳方傑連一聲慘叫都沒發出,便氣絕身亡。
一枝梅砍下吳方傑的首級,此時天已破曉。他帶著首級跑到城頭,點燃連珠炮。守城的賊兵們大多還在打瞌睡,突然聽到炮響,頓時驚慌失措。一枝梅高舉吳方傑的首級,大聲喊道:“聽著!你們主將已死!想活命就趕緊開城門投降,否則大軍一到,格殺勿論!”
有幾個不怕死的賊兵舉刀衝過來,一枝梅怒喝道:“不知好歹!我給你們活路不要,休怪我不客氣!”劍光一閃,幾個賊兵當場斃命。其他賊兵見狀,心想“主將都死了,我們哪是對手”,有人趕緊跑下城頭開城門,有人直接跪地投降。一枝梅見大局已定,便停止殺戮。
這時,城外傳來一聲炮響,隻見王能率領三千精兵,刀槍閃爍、旌旗飄揚,朝著城門殺來。一枝梅迅速下城,讓人放下吊橋,又飛奔出去,命令士兵不要進城,在城外紮營。他將投降的近千名賊兵編入自己的隊伍,安排兩人監視一人,防止生亂。又讓王能留在城外,統領新舊士兵。
隨後,一枝梅暫時住在縣衙門,命人掩埋吳方傑的屍體,放出之前被綁的更夫,還用木籠裝好吳方傑的首級,在城內四處展示,安撫百姓。他派人向楊一清大營報捷,請求委派新的知縣,又命人找到遇害知縣的屍體,妥善安葬,並承諾日後撫恤家屬。
西和城百姓見城池收複,無不歡呼雀躍。一枝梅治軍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受百姓愛戴。十天後,他接到楊一清的命令,調往鞏昌與大軍會合,攻打叛軍;西和知縣的空缺,由當地紳士推舉一人暫代,等待朝廷正式任命。一枝梅向紳士們傳達命令後,便整頓隊伍,朝著鞏昌進發。
與此同時,徐慶和羅季芳率領三千人馬抵達安化,安營紮寨後,立刻列陣攻城。徐慶騎馬來到城下,高聲喊道:“守城的聽著!快叫你們主將仇鉞出來答話!”守城士兵急忙向仇鉞稟報。仇鉞聞訊,披掛上馬,衝出城門,一見徐慶便罵道:“安化是我主根基之地,哪來的小卒敢來犯城?”徐慶也怒喝道:“大膽逆賊,竟敢助叛!我乃楊元帥麾下指揮官,特來擒你!”
仇鉞大怒,揮舞開山大斧砍來,徐慶舉起方天畫戟迎戰。兩人大戰二十多個回合,仇鉞突然虛砍一斧,撥轉馬頭,朝著荒野逃去,徐慶拍馬緊追。後麵還會發生什麼?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