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111回馳奏章元帥報捷論戰績武宗加封
徐鳴皋安排一枝梅、狄洪道、卜大武帶領一千精銳繼續駐守桶岡,等待元帥指示,自己則率領其餘部隊返回大營複命。抵達大營後,門官立刻進去通報。王守仁聽聞喜訊,滿臉喜色,馬上傳令召見。
徐鳴皋等人進入營帳,向王守仁行過參見禮後,王守仁對他們一番嘉獎慰勞。徐鳴皋隨即將留兵駐守桶岡、收編新降嘍囉等情況,詳細稟報,並說明一切聽候元帥安排。王守仁當即下令,讓一枝梅等三人繼續駐守桶岡,待南安、橫水兩處賊巢剿滅後,再合兵回營複命;所有投降的士兵,編入隊伍,仍由卜大武統領。命令下達後,隨營差官立刻快馬加鞭前往傳達。
在大營休整三天後,王守仁調兵遣將:命徐慶、徐壽、狄洪道率領三千精銳進攻南安;徐鳴皋、周湘帆、羅季芳統率三千精銳攻打橫水,並規定一月內必須剿滅兩處賊寇,先回營的隊伍記頭功。徐慶、徐鳴皋等人領命後,用一天時間籌備物資、整頓隊伍,次日便各自帶隊出發,分赴戰場。
戰事進展順利,不到一個月,南安、橫水兩處賊巢被徹底搗毀。官軍斬殺賊首八人,殲滅賊兵兩千餘名,招降一千餘人。徐慶率領的隊伍率先回營繳令,王守仁記他頭功;徐鳴皋晚一天歸來,功勞也被詳細記錄在冊。至此,江西境內賊寇全部平定,王守仁心中大喜,暫且按兵不動。
第二天,王守仁傳令全軍將士以及駐守桶岡的一枝梅等人,告知將上奏朝廷報捷,待接到聖旨確定班師日期後,再拔營啟程。同時嚴令各營:必須嚴格約束士兵,禁止騷擾百姓、強搶財物,杜絕買賣不公、橫行霸道等行為,違者一律按軍法斬首示眾。各營將士領命後,嚴守軍紀,對百姓秋毫無犯,專心等候班師旨意。
這邊王守仁寫好奏捷表章,派遣差官快馬加鞭送往京城。明武宗朱厚照接到奏章,展開仔細閱讀。奏章中,王守仁詳細彙報了剿匪經過:七月領命後,他即刻率領徐鳴皋、慕容貞等將領及大軍日夜兼程,八月初六抵達江西、湖廣交界處。因南安等地地勢險要,他兵分多路:派徐鳴皋、楊小舫攻打浰頭寨,慕容貞、王能進攻漳州寨,包行恭、徐壽攻打華林寨,自己則親率大軍進攻賊首池大鬢盤踞的大庚寨。
在大庚寨作戰初期,因地形不熟,官軍屢戰不勝。後來,王守仁經隱士王遠謀指點,獲得詳細的山路地圖與進攻策略,改用火攻,一舉攻克。徐鳴皋從浰頭趕來支援後,眾人合力斬殺池大鬢等賊首,收降卜大武等一乾人。此後,包行恭傳來華林寨告捷的消息,待各路隊伍會合,大軍直指南安。卜大武主動請纓作為內應,王守仁派徐鳴皋等人喬裝配合,裡應外合之下,成功剿滅桶岡賊寇,斬殺賊首謝誌山。最後,分兵攻打南安、橫水,均大獲全勝。
奏章末尾,王守仁如實上報各將士奮勇作戰的事跡,特彆提及卜大武棄暗投明、立功心切的表現,懇請朝廷嘉獎有功之人,並請示下一步行動。武宗讀完奏章,龍顏大悅,當即朱批:加封王守仁為兵部尚書,徐鳴皋等人升任遊擊將軍;卜大武因投誠立功,封為指揮,繼續留在軍營效力,日後有功再行升賞;命王守仁即刻班師,軍隊聽候後續調遣。
正當武宗準備下發聖旨時,黃門官又呈遞來一份奏章。武宗展開一看,臉色瞬間大變,露出驚愕神情。究竟是什麼內容讓皇帝如此吃驚?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部分第112回擊殺命宮宸濠造反奉旨征討守仁督師
明武宗朱厚照接過黃門官呈上的奏章,剛展開閱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寧王朱宸濠得知南安等地的賊寇已被王守仁、徐鳴皋等人儘數剿滅,覺得起兵時機已到。這天恰逢朱宸濠生日,都禦史孫燧、兵備副使許逵等人,雖然明知他心懷不軌意圖謀反,但礙於他藩王的身份,還是不得不前往王府祝壽。當日,二人親自到王府賀壽,朱宸濠也設宴款待了他們。
第二天,孫燧和許逵前往王府答謝。殊不知,朱宸濠早已在府中埋伏好武裝士兵,計劃先殺掉這二人,再正式起兵。聽聞二人前來謝宴,朱宸濠立刻命人將他們傳進府內。孫燧、許逵剛到大廳,正準備向朱宸濠道謝,就見朱宸濠突然下令,重重關閉前後門。二人不明所以,問道:“王爺為何讓人關門?”
朱宸濠一聲冷笑,壁櫥中埋伏的甲士們手持長刀魚貫而出,將他們團團圍住。朱宸濠指著孫燧、許逵喝道:“本藩奉太後密旨,說你們為官不法,命我將你們捉拿歸案!”孫燧毫不畏懼,反駁道:“太後若真有密旨,巡撫大臣怎會毫不知情?王爺莫要假傳懿旨!若真有密旨,請拿出來給我們看看!”朱宸濠不再辯解,大喝一聲:“還不動手!”甲士們一擁而上,將孫燧按倒在地,用繩索捆綁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逵見孫燧無辜被抓,立刻明白朱宸濠要造反,破口大罵:“逆賊!你密謀造反已久,以為我們看不出來?昨日給你祝壽,不過是看在你是皇室宗親的份上!你不思報國,反而假傳聖旨、拘禁大臣。我們是朝廷命官,豈容你隨意處置?你說有密旨,倒是拿出來!拿不出來,就是蓄意謀反!聖上待你不薄,你如此行事,死後有何麵目去見太祖、太宗?”
這番痛罵讓朱宸濠惱羞成怒,當即下令甲士斬殺許逵。許逵直到斷氣,仍罵聲不絕。孫燧見狀,也開始怒罵朱宸濠,同樣慘遭殺害。
隨後,朱宸濠帶著鄴天慶、殷飛紅等親信,率領一千多名護兵,直奔布政使胡濂、按察使楊璋的衙門。胡濂和楊璋得知孫燧、許逵被殺,自知無力抵抗,便開城投降。朱宸濠又拉攏了退休官員李士寔、在籍舉人劉養正,讓他們擔任左右副參謀。得手後,朱宸濠帶著眾人返回王府,軍師李自然出門迎接。
朱宸濠落座後,讓李士寔、劉養正與李自然相互認識,隨後問道:“我去布政使、按察使衙門,胡濂、楊璋主動投降,接下來該如何行動?”李自然獻計道:“依臣之見,應先派將領帶兵打開省內各處監獄,放出囚犯充作士兵;同時搜刮府庫錢糧作為軍餉。完成這兩件事後,再分兵奪取周邊州縣,建立根基。拿下南康最為關鍵,此地一旦到手,我們便占據主動,進可攻、退可守,還有充足的物資補給,大事可期。”
李士寔也附和道:“李軍師所言極是!南康錢糧富足,富商眾多。占領南康後,先將府庫洗劫一空,若還不夠,就按資產攤派,逼那些富戶‘報效’。錢糧充足,兵餉不愁,便可長驅直入,成就大業!”朱宸濠大喜,當即下令:命波羅僧帶五百護兵,在城內劫獄、搜刮錢糧;雷大春率領眾將攻打豐城、進賢等周邊州縣;鄴天慶帶兵進攻南康。各路人馬領命後,分頭行動。
短短十天內,湖北、安徽巡撫便得知消息,一邊傳令軍隊加強防備,一邊聯名寫奏章向朝廷告急。南康府的探子也送來情報,稱本省官員被殺的被殺、投降的投降,賊軍正朝著南康殺來。南康知府立刻增兵守城,並派人快馬加鞭向京城奏報。
武宗接到的這份奏章,正是湖北、安徽兩省巡撫的告急文書。看完奏章,武宗震驚不已,對滿朝文武說道:“沒想到逆賊朱宸濠竟敢造反!據湖廣、安徽巡撫奏報,他假傳太後旨意,在王府殺害孫燧、許逵,布政使胡濂、按察使楊璋也已投降。如今他分兵攻打南康和南昌周邊州縣,十分猖獗。各位愛卿有何良策,速速奏來!”
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出班奏道:“朱宸濠起兵叛亂,殺害朝廷命官,四處攻城略地。京城距離南昌路途遙遠,即便立刻派兵,也遠水救不了近火,拖延下去隻會讓叛軍勢力壯大。南康若失,局勢將更加危急。臣建議,火速派王守仁率領大軍就近平叛。他剛打了勝仗,士氣正旺,此時出擊定能事半功倍。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武宗點頭讚同:“愛卿所言正合朕意!”隨即下旨:加封王守仁總督軍務,命他即刻率領所部,連夜趕往南昌剿滅朱宸濠,務必迅速殲滅叛軍,一個都不能放走;所需糧餉器械,可從湖廣、安徽兩省就近調撥;同時責令兩省巡撫提前籌備物資,聽候王守仁調用。聖旨交由兵部發出,以每日八百裡加急,派人快馬加鞭送往各地。
沒過多久,聖旨便送到王守仁大營。王守仁得知有聖旨到來,立刻擺好香案,跪地迎接。讀完聖旨,他才知道一道是加封官職的旨意,另一道則是命他前去平叛。其實在此之前,王守仁已聽聞朱宸濠叛亂的消息,如今接到聖旨,絲毫不敢耽擱。打發走傳旨的差官後,他立刻召集眾將,先是宣讀了加封的旨意,眾人紛紛遙拜朝廷,感謝皇恩。
接著,王守仁又傳達了朱宸濠造反、自己奉旨平叛的消息。徐鳴皋等人聽後,氣得咬牙切齒,齊聲罵道:“朱宸濠這逆賊,不思報國,竟敢造反殺官!等我們大軍一到,定要將他碎屍萬段,為百姓除害、為朝廷除奸!”罵完後,眾人問道:“元帥打算何時出兵?”
王守仁神色凝重地說:“叛軍來勢洶洶,已在攻打南康。若再拖延,南康一旦失守,局麵將一發不可收拾,百姓也會遭殃。我既奉旨火速進兵,打算明日就拔營出發,諸位意下如何?”徐鳴皋提議道:“元帥心係家國,此計甚好!末將還有個建議:元帥可率大軍直取南昌,端了叛軍老巢;我願與慕容將軍帶三千精兵,抄小路星夜馳援南康。隻要守住南康,叛軍即便占據南昌,也會因錢糧不足而難成氣候。不知元帥覺得此計可行嗎?”
王守仁會采納徐鳴皋的建議嗎?後續戰況又將如何發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部分第113回徐鳴皋分兵馳救鄴天慶督隊進攻
徐鳴皋提出分兵馳援南康的建議,向王守仁請示。王守仁點頭認可:“將軍此策甚妙,可即刻與慕容將軍挑選精銳,火速前往!”當晚,徐鳴皋與一枝梅慕容貞)便從軍中挑選出三千精銳,連夜向南康進發。與此同時,王守仁親自統率大軍,朝著南昌方向疾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暫且按下大軍不表,單說南康這邊的局勢。知府郭慶昌發出告急文書後,立即聯合本城參將趙德威、守備孫理文,緊急調集全城兵卒,日夜巡邏戒備。他們在各個城門增設擂木炮石,加固城防,誓要將南康守成銅牆鐵壁。
一日,探子急報:“逆賊寧王朱宸濠派鄴天慶率領五千大軍、十員猛將前來攻城,此刻已距南康七十餘裡,預計今晚就能兵臨城下!”郭慶昌聞訊,趕忙將趙德威、孫理文請來商議。他神色凝重地說道:“剛接到情報,賊將鄴天慶帶重兵殺來。所幸我們早有防備,雖不能主動出擊,但堅守城池尚有把握。二位務必與我同心協力,隻要能守滿一個月,援軍必至。我即刻再寫告急文書送往鄰省,同時修書向王禦史王守仁)求援。按路程估算,兩處援軍都需一月才能抵達,這期間城池萬萬不能失守!好在城內糧草充足,民心穩定,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撐過這關鍵一月!”趙德威與孫理文齊聲回應:“守護城池是我等分內之事,定當竭儘全力,大人不必擔憂!”
三人一同走出衙門,先到四座城門巡視一番,仔細檢查各處防禦設施,但凡發現疏漏之處,立刻補充擂木炮石。他們還對守城士卒再三叮囑,強調團結一心的重要性。士卒們深受鼓舞,眾誌成城,表示願以死守城。
郭慶昌正準備與二人下城,又有探子氣喘籲籲跑來,跪地稟報道:“金都禦史、江西巡撫、總督軍務、招討南安賊寇的王守仁元帥,已奉旨就近統領大軍征討宸濠,不日便從桶岡拔營出發!”郭慶昌聽聞,心頭大石稍稍落地,當即命探子繼續打探消息,隨後對趙、孫二人說道:“若王禦史真能迅速進兵,宸濠向來忌憚他,何況王元帥麾下能人輩出。隻要大軍一到南昌,宸濠必然膽寒,說不定會抽調攻城兵力回防,南康就能轉危為安。不過,我們仍要做好最壞打算,萬一王元帥的大軍不能及時趕到,而賊兵攻勢又急,就更得死守到底!”趙德威與孫理文點頭稱是:“大人分析透徹,我等定當全力以赴!”說罷,三人各自回衙,繼續籌備守城事宜。
出乎眾人意料,當天賊兵並未出現。直到次日,郭慶昌見城外依舊平靜,心中暗自疑惑:“難道昨日探子報錯了?”正思忖間,忽聞一聲炮響,緊接著金鼓齊鳴,喊殺聲震天動地。郭慶昌臉色驟變,立刻派人前去探查,自己也翻身上馬,疾馳向城頭。半路上,正撞見同樣聽到動靜、飛馬趕來的參將趙德威和守備孫理文。
三人登上城頭,舉目望去,隻見敵軍如潮水般洶湧而來,旌旗蔽日,塵土飛揚。賊軍中軍大旗格外醒目,鬥大的紅底“帥”字迎風招展,旁邊小字寫著“值殿武威無敵大將軍鄴”。郭慶昌見狀,咬牙切齒道:“逆賊竟敢如此僭越,一個賊將也敢自稱‘值殿大將軍’,真是罪無可赦!”趙德威同樣怒不可遏。
說話間,賊兵已殺至城下。此時南康城的吊橋早已高高拉起,賊兵在城下一字排開,列好陣勢。片刻後,一員大將騎馬從中軍衝出。此人身高八尺有餘,長臉濃眉,目若流星,麵色赤紅,頷下短須如鋼針般根根直立,手中握著碗口粗的方天畫戟,威風凜凜。他勒住馬,仰頭朝著城上喊道:“城上守軍聽著!速速稟報你們長官,就說值殿無敵大將軍鄴天慶奉寧王令,特來取城!叫郭慶昌速速開城投降!”
郭慶昌怒不可遏,站在城頭指著鄴天慶痛罵:“不知死活的逆賊!寧王謀逆,定是你們這群奸人慫恿!你竟敢狐假虎威,妄想攻城?這南康城是國家疆土,豈容反賊染指!若識時務,速速退兵,勸寧王及早回頭,說不定聖上念及他是皇室宗親,還能網開一麵;若執迷不悟,天兵一到,你們隻有粉身碎骨的下場!”
鄴天慶被罵得惱羞成怒,也大聲回嗆:“小小知府,竟敢辱罵寧王!當今皇上四處巡遊,荒廢朝政,萬民怨聲載道,我家王爺是順應天命,救百姓於水火!布政使胡濂、按察使楊璋都已歸降,你還敢螳臂當車?”郭慶昌冷笑道:“大膽狂徒,休得巧言令色!我雖隻是小小知府,卻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祿,當儘忠報國,豈能效仿胡濂、楊璋那般叛國求榮,遭萬人唾棄?你若再廢話,我立刻取你狗命!”
這番話徹底激怒了鄴天慶,他暴喝一聲,下令攻城:“給我全力攻城,務必踏平此城!”賊兵得令,如潮水般湧向城牆。城上守軍見狀,將擂木炮石一股腦兒砸下。一時間,城下慘叫連連,賊兵死傷慘重,攻勢被迫停滯。鄴天慶見強攻不成,又命人將城池團團圍住。轉眼間,南康城被圍得水泄不通,如同一座孤島。郭慶昌、趙德威、孫理文三人日夜督戰,率領士卒頑強抵抗。
鄴天慶連攻十日,卻始終未能破城,心中焦躁不已。這日,他正指揮攻城,探子突然來報:“將軍!王守仁麾下先鋒徐鳴皋、一枝梅率三千精銳前來救援,已在三十裡外紮營!”鄴天慶聞言,眉頭緊鎖,暗自思忖:“這城久攻不下,又來援軍……徐鳴皋、一枝梅智勇雙全,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看來得先擊敗這二人,才能順利破城!”主意打定,他立刻傳令全軍:“援軍一到,務必奮勇拚殺,先挫其銳氣!”賊兵們齊聲應諾,嚴陣以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徐鳴皋與一枝梅,率三千大軍抵達南康城外三十裡後,分設兩座營寨。他們先派探子入城,探查戰況。探子回報:“南康城堅守至今,但賊兵攻勢猛烈,已圍城十日。如今城池雖未破,卻也岌岌可危,被賊軍圍得密不透風。”徐鳴皋聽罷,與一枝梅商議道:“南康守將如此堅韌,短期內賊兵未必能破城。我軍既已趕到,明日便可出戰,若能擒獲鄴天慶,賊兵自然潰散;即便不能全勝,也要挫其鋒芒。我軍剛打勝仗,士氣正旺,對付疲憊之敵,取勝不難。”
一枝梅卻持不同意見:“兄長有所不知。我軍雖勝,但長途奔波,難免疲憊。賊軍見我們遠道而來,定會趁我立足未穩全力進攻,妄圖先聲奪人。依我之見,明日交戰,隻需略作試探,佯裝退兵,再從長計議。若貿然死戰,即便獲勝,我軍也會傷亡慘重。況且敵眾我寡,倉促決戰並無必勝把握,還是謹慎為好。”徐鳴皋會采納一枝梅的建議嗎?南康之戰又將如何發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部分第114回一枝梅獨奮神勇鄴天慶誤聽人言
徐鳴皋聽了一枝梅對作戰形勢的分析,深以為然,點頭說道:“賢弟說得在理,明日開戰後,咱們隨機應變,再做打算。”當晚,軍營中一片寂靜,眾人都在為次日的戰鬥養精蓄銳。
第二天一早,徐鳴皋便傳令出兵。三千精兵士氣高昂,人人爭先,隨著一聲炮響,大軍浩浩蕩蕩向南康城外的賊營進發。此時,鄴天慶早已得知援軍到來的消息,他留下一半兵力繼續圍城,另一半則安營紮寨,擺開陣勢,準備迎戰徐鳴皋和一枝梅。南康城內,知府郭慶昌、參將趙德威、守備孫理文也通過探子得知援軍抵達,立刻下令加強城防,絲毫不敢懈怠,嚴防賊兵趁機攻城。
徐鳴皋率領軍隊行進到距離賊營半裡處,迅速排開陣勢。一枝梅一馬當先,上前挑戰。賊營中士兵飛奔入內通報,鄴天慶聽聞後,身披鎧甲,騎馬出營。兩軍陣前,一枝梅高聲怒斥:“大膽叛賊!趙王莊一戰,你們的迷魂陣被破,還不知悔改?如今又慫恿叛王殺害朝廷命官,公然起兵造反、攻打城池,簡直罪大惡極!天兵已至,我軍所到之處戰無不勝,你也該有所耳聞。若不速速投降,休怪我踏平賊營,將你碎屍萬段!”
鄴天慶聽後,暴跳如雷,怒喝道:“乳臭小兒,休得張狂!當今皇上昏庸無道,寧王仁義愛民,才是天命所歸!你們不識時務,竟敢對抗正義之師,看戟!”說罷,一戟直刺而來。一枝梅眼疾手快,揮起點鋼刀格擋,兩人你來我往,激戰在一起。十餘回合過去,勝負難分。鄴天慶殺得興起,虛刺一戟,隨即戟梢一揮,身後賊將們率領士兵齊聲呐喊,如潮水般衝殺過來,個個不要命地向前猛衝。
徐鳴皋在本陣中看得真切,立即傳令:“不許迎戰,等賊兵靠近,萬箭齊發!”士兵們迅速取箭在手,待賊兵逼近,頓時箭如雨下。賊兵被射得人仰馬翻,死傷無數,攻勢瞬間被遏製。此時,一枝梅與鄴天慶激戰正酣,漸漸有些吃力,他虛砍一刀,撥轉馬頭,敗回本陣。與此同時,本陣中萬箭齊發,將賊兵死死壓製住。一枝梅趁機大喝一聲,舞動鋼刀,從賊兵背後殺了進去。他勇猛無比,刀光霍霍,如砍瓜切菜般殺得賊兵紛紛後退。本陣士兵見賊兵潰退,知道是一枝梅得手,便停止放箭。等一枝梅殺回本陣,鄴天慶追來時,士兵們又一輪箭雨射去,鄴天慶隻得鳴金收兵,徐鳴皋也率部撤回營地。這一戰,賊兵死傷眾多,徐鳴皋一方首戰告捷。
南康城上,郭慶昌等人目睹了整個戰鬥過程。起初見一枝梅敗走,眾人捏了一把汗;待賊兵衝殺時,更是憂心忡忡;直到看到箭雨擊退賊兵,一枝梅又從背後突襲獲勝,才長舒一口氣,大喜過望。郭慶昌對趙德威說道:“賊軍雖強,但有這支援軍相助,還能大獲全勝,不僅挫了賊將銳氣,南康城也有救了,這真是國家之福、百姓之幸!”他隨即叮囑士兵們,不可因一場勝利而鬆懈:“勝敗乃兵家常事,務必嚴加防守,不可有絲毫疏忽!”士兵們齊聲應諾。隨後,郭慶昌與趙德威先行下城,留下孫理文繼續督戰,稍後再行輪換。
另一邊,鄴天慶收兵回營後,召集眾將商議:“沒想到今日竟吃了敗仗。我本想一舉將官兵殺得片甲不留,即便不能,也該大勝一場。誰知他們用亂箭守住陣腳,又被一枝梅殺進來,折損不少兵卒。南康久攻不下,再這麼耗下去,該如何是好?”這時,裨將張爾銑上前獻計:“將軍勿憂!敵軍剛打了勝仗,必定驕縱輕敵。我們不如趁今夜前去劫寨,他們肯定毫無防備,定能殺他們個措手不及!若將軍覺得可行,末將願率部打先鋒。”
鄴天慶卻有些猶豫:“張將軍的計策雖好,但徐鳴皋、一枝梅絕非有勇無謀之輩,萬一他們早有防備,我們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若能一戰成功自然妙極,還需從長計議。”另一位裨將陳如謀也上前勸道:“將軍不必疑慮!張將軍所言極是!今夜劫寨若不勝,我願軍法處置!依我看,敵軍必無防備,錯過這個機會太可惜了!”鄴天慶見二人如此堅持,終於下定決心:“既然二位將軍都認為可行,那就依計行事!”他當即密令張爾銑、陳如謀率一千精兵,二更時分繞道敵軍後方,聽到呐喊聲便發動突襲;又命王誌超、呂英俊率一千精兵,三更時分悄悄逼近敵營,從左右兩側殺入,使敵軍腹背受敵;自己則親率大軍隨後接應。眾將領命後,各自準備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徐鳴皋和一枝梅大獲全勝,回到營帳商議後續。徐鳴皋說道:“今日雖勝,賊軍必然不甘心,明日定會全力反撲。”這句話讓一枝梅心中一驚,他沉思片刻,說道:“兄長說得對,鄴天慶絕不會善罷甘休。但我擔心的不是明日,而是今夜!”徐鳴皋恍然大悟:“多虧賢弟提醒,險些誤事!如今必須加強防備。可敵眾我寡,若他們今夜劫寨,僅憑你我二人,如何抵擋?賊將眾多,即便不如鄴天慶勇猛,可俗話說‘眾誌成城’,咱們得好好謀劃,才能萬無一失。”
一枝梅胸有成竹地說道:“我有一計,兄長聽聽如何。咱們暗中讓士兵在營門內左右兩側挖深坑,坑邊各埋伏二百名撓鉤手、二百名短刀手,每人暗藏火種,再在陷坑周圍堆放乾柴等易燃物。賊兵一旦入營,就點火阻斷他們退路。同時,營帳內也預先布置引火之物,等賊兵殺進來,再放火,讓他們自相踐踏,就算不能全部燒死,也能消滅大半。離此不遠有座獨孤嶺,咱們二更時分悄悄率部前去埋伏。聽到喊殺聲或號炮響,就往營內射火箭,然後從獨孤嶺繞到賊兵背後突襲,讓他們首尾難顧。兄長覺得此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