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京都仿若被大自然精心妝點的錦繡畫卷。尚書府內的桃林,更是美得驚心動魄,灼灼桃花肆意綻放,恰似天邊流霞傾灑人間,微風拂過,花枝搖曳,落英繽紛,如夢如幻。
尚書府的千金蘇瑤,天生麗質,才情出眾,自幼研習琴藝,琴技精湛。這桃林便是她最愛的撫琴之地,每日午後,她總會身著一襲月白色羅裙,手持一把素色團扇,款步來到林中的八角亭。亭中擺放著一張古樸的七弦琴,她輕輕落座,玉指輕撥,琴音便如潺潺流水般傾瀉而出。
一日,蘇瑤又在桃林撫琴,一曲《鳳求凰》被她演繹得婉轉悠揚,情意綿綿。那美妙的琴音,似有靈動的翅膀,悠悠然飄出了尚書府的高牆之外。此時,年輕畫師顧瀾正巧路過,他本是一介布衣,家境貧寒,卻生得眉清目秀,氣質儒雅,心中滿是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這突如其來的琴音,瞬間擊中了他的心弦,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被那如泣如訴的旋律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駐足聆聽。
曲終,餘音嫋嫋。蘇瑤抬眸,透過繁茂的花枝,與牆外的顧瀾四目相對。刹那間,時間仿若凝固,春風輕柔地拂過,桃花瓣紛紛揚揚飄落,似是為這份奇妙的相遇送上祝福。兩人的目光交彙,無需言語,彼此心中皆泛起層層漣漪,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愫悄然滋生。
從那以後,顧瀾常常尋機來到尚書府牆外。他不敢貿然靠近,隻是靜靜佇立在那裡,等待著那熟悉的琴音響起。而蘇瑤,似也心有靈犀,總會在桃林以琴音相迎。他們雖未曾過多言語,可這份心意卻在琴音與目光的交彙中,如同春日裡蓬勃生長的藤蔓,愈發濃烈。
終於,在一個月色如水的夜晚,顧瀾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鼓起勇氣翻牆而入。月光如水銀般傾灑在桃林,將一切都籠罩在一片銀白的光暈之中。蘇瑤早已等候在亭中,見他前來,臉頰微微泛紅,恰似那枝頭綻放的桃花。她紅著臉,從懷中掏出一個親手繡製的荷包,上麵繡著並蒂蓮,遞到顧瀾手中。顧瀾接過,滿心歡喜,隨即回贈一幅畫,展開畫卷,正是桃林下撫琴的蘇瑤,眉眼間的神韻被他刻畫得栩栩如生。
好景不長,紙終究包不住火。尚書偶然間察覺了女兒的私情,頓時怒不可遏。在他眼中,顧瀾不過是一介窮畫師,怎配得上自己的千金女兒。他當即下令將蘇瑤禁足在閨房,不許她踏出房門半步,又派人找到顧瀾,聲色俱厲地警告他,若再敢靠近尚書府一步,便要他性命。顧瀾悲痛欲絕,望著尚書府的高牆,心中滿是無奈與絕望,他深知自己身份低微,根本無力與尚書這般權貴抗衡。
不久後,邊疆戰事吃緊,敵寇來犯,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皇帝緊急下令征兵,以保家衛國。顧瀾聽聞此事,心中燃起一股豪情,他心想,若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或許就能有資格娶蘇瑤。於是,他毅然決定投軍。臨行前,他托人給蘇瑤送去一封信,信中詳細告知她自己的決定,並許下諾言,待他凱旋之日,便是他們成婚之時。
蘇瑤得知顧瀾投軍的消息,淚如雨下。她思念顧瀾,更擔心他在戰場上的安危。為了送彆心上人,她趁看守不注意,偷偷跑出府,一路奔至城門口。此時,顧瀾正隨著軍隊準備出發,看到蘇瑤趕來,他急忙上前。兩人執手相看,千言萬語哽在喉間,唯有淚水奪眶而出,訴說著無儘的不舍與牽掛。
顧瀾隨軍出征,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不懼生死。每一次陷入絕境,他心中都會浮現出蘇瑤的麵容,那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憑借著過人的膽識與武藝,他屢立戰功,從一名普通士兵逐漸晉升為校尉。
而蘇瑤在府中,每日對著顧瀾的畫和那封信暗自垂淚。她將自己對顧瀾的思念與牽掛,都傾訴給了這兩件信物。然而,尚書卻並未顧及女兒的感受,早已為她定下婚約,對象是朝中權貴之子。蘇瑤得知後,如遭雷擊,她苦苦哀求父親退婚,甚至以絕食相逼,卻遭到父親無情拒絕。
時光匆匆,三年轉瞬即逝。顧瀾終於凱旋而歸,他戰功赫赫,聲名遠揚。他滿心歡喜,歸心似箭,一心想著回來便能迎娶蘇瑤。然而,當他回到京都,聽到的卻是蘇瑤即將出嫁的噩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顧一切地衝到尚書府,想要見蘇瑤一麵,問個清楚。
尚書得知顧瀾找上門來,惱羞成怒,下令將他痛打一頓,扔出府外。蘇瑤在府中聽到動靜,心急如焚,不顧一切地跑出來。當她看到滿身是傷、狼狽不堪的顧瀾時,她的心碎成了千萬片,淚水決堤般湧出。
婚禮當日,蘇瑤身著華麗的嫁衣,卻淚流滿麵。她的心早已隨著顧瀾而去,如今這具軀殼不過是行屍走肉。她趁人不注意,偷偷拿出藏好的匕首,在新房中,看著窗外的月色,想著與顧瀾的點點滴滴,毅然決然地刺向了自己。
顧瀾得知蘇瑤已死,悲痛欲絕,仿若失去了靈魂。他來到蘇瑤的靈前,看著她的遺容,淚如雨下。他輕輕撫著她生前最愛的琴,彈奏著他們曾經的曲子。那熟悉的旋律在靈堂中回蕩,訴說著他們的愛情與遺憾。一曲終了,他拔出佩劍,自刎於靈前,追隨蘇瑤而去。
此後,每至春日,尚書府的桃林依舊繁花似錦,可那樹下卻再也沒有了撫琴的身影,隻有那悠悠琴音,似在訴說著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久久回蕩在人們心間,令人歎息,令人落淚。
喜歡初戀:心跳的獨家記憶請大家收藏:()初戀:心跳的獨家記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