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爹嗬嗬一笑,點頭致意。
李曉霞下車行了一個萬福禮,說道:“周管家,多日不見,彆來無恙否?”
周守義含笑回道:
“多謝李娘子掛念,在下無恙。今日兩位來此,想必是來尋二夫人的吧。正巧,二夫人還未出門辦事,兩位稍等,待我進去通報一聲。”
李曉霞語帶感謝,說道:“有勞周管家了。”
周守義擺了擺手,示意無妨,而後便轉身入宅通報。
不多時。
李瓶兒帶著丫鬟快步走了出來,見到李曉霞後,問道:“曉霞,怎地一早便跟李叔進縣了?”
李曉霞見到李瓶兒後,滿臉笑意,上前回道:
“進縣買些東西和到酒廠拉酒水回景陽岡的小酒館,所以順道來看看瓶兒姐您。對了,縣尉大人在嗎?倘若方便,妾身也想向他問候一句。”
李瓶兒聞言,麵露恍然,而後搖頭道:“大郎方才舉兵出城剿匪了,並不在縣內。”
李曉霞聞言,眼露些許失落,說道:“原來是這樣啊,那太不巧了。”
李瓶兒嗯了一聲,說道:“對了,既然你們要去酒廠拉酒,正巧我要過去一趟,看看賬目還有糧食存量,便一起去吧。”
李曉霞麵露喜色,自然連連點頭應承。
原來李朝霞這一家子,靠著李朝霞跟李瓶兒的關係匪淺,所以能從酒廠內拿到價格優惠的酒水。
這一家子,也沒什麼謀生手藝,以往都是靠種地過活,如今好不容易攀上了李瓶兒,自是仗著這關係開了家小酒館,以此營生。
隻是最後兜兜轉轉之下,他們隻在景陽岡下盤到一家不大不小但價格滿意的酒館。
不過,靠著武植的茅台酒和李瓶兒的花雕酒,他們很快便在景陽岡附近的酒館殺出重圍,將那些賣村酒的酒館打得節節敗退。
如今這一家子雖說賺不來什麼大錢,但生活得有滋有味,李曉霞對自己能過上這種日子,是打心眼裡感激李瓶兒和救自己脫離苦海的武植。
……
二女商量好同行後,李瓶兒乘著馬車,李曉霞和李老爹駕著牛車,往縣城內武植在兩個月前新開的酒廠趕去。
一路無事。
來到酒廠,李曉霞額外多提了幾壇中品茅台上車。
酒廠負責人見狀,礙著李瓶兒的麵子,自是沒敢多言。
李曉霞眼底深處露出一抹狡黠,這中品茅台釀造繁瑣,所以產量不多,一直以來可都是按量分銷的,要不是今日跟李瓶兒一起來,她可拿不到這麼多。
中配茅台酒勁兒大,口感又醇厚辛烈,極受一些來往景陽岡下的客商喜歡。
而李曉霞一家,也靠著這中品茅台打出了自家酒館的名氣,更是在酒館前豎了麵旗子。
上書:“三碗不過崗”五個大字,以此招攬生意。
待將酒水裝好,李曉霞行禮謝彆李瓶兒後,便和自己老爹駕著牛車出了酒廠。
父女兩人在縣內買了些油鹽之類的必需品,而後駕車出城,徑直往景陽岡方向而去。
一路無虞。
父女二人回到景陽岡下的自家酒館門前。
李曉霞剛讓店內的兄長出來將酒水卸回店內,一抬頭,便見一個身高體壯,手提硬木哨棒的壯漢風塵仆仆來到店門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