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米脂寨的大廳之內,眾將齊聚一堂。平夏右路軍元帥周侗站在堂中,說道:“此番戰役,我們以平夏城、靈平城作為誘餌,巧妙地誘使西夏軍進入葫蘆河川這一戰略險地。環慶路大軍將從南麵迅猛殺奔平夏城;熙河路大軍則從西麵,直撲平夏城;而我軍所肩負的任務至關重要,我們右路軍需從敵軍東麵迅速牢牢堵住葫蘆河川口;如此一來,便能形成了包圍之勢。雖然此次戰役是在西夏境內展開,但我軍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優勢。此戰的目標便是要全殲西夏主力。諸位將領,可都明白了?”
眾將齊聲高呼:“末將明白!”
右路軍元帥周侗隨即下令:“鄜延路馬軍指揮使盧俊義,帶領三萬精兵以及三千重甲鐵騎,急速殺奔葫蘆川口,將夏軍堵在葫蘆川中,形成西夏軍回興慶府的第一道防線。”
接著又命令:“鄜延路指揮使呂惠卿,率兵三萬,史文恭、孫立、欒廷玉帶五車毒藥相隨,迅速奔赴平夏城北五十裡處的九曲嶺。一是截斷敵軍糧道,二是形成敵軍後撤的第二道防線。”
“河東路指揮使孟成,在西河口至盤山間,分兵把守各路口,阻擊西夏軍兵撤回興慶府。
周侗自己則親率一萬人馬,坐鎮中軍;共計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地殺入西夏境內。
但見宋軍人馬:大小三軍,一齊進發,各隨隊伍,甚是整齊。前軍左右兩路,氣勢恢弘,遠探馬,近哨馬,往來馳騁。左路震天鼓響,右路鬼神急行。將軍盔明鐵鎧堅,坐下馬帶銅鈴傳。旌旗似火霞天展,刀劍如霜雪路延。弓若鵲畫威驚世,袋露龍梢氣傲天。
宋軍平夏大元帥章楶於長安府得悉西夏大軍即將進犯平夏城的緊急軍情後,即刻召集麾下眾將。其神情凝重,言辭莊重地說道:“《孫子兵法》有雲:‘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待敵者勞,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縱觀諸位將領,唯有周元帥對兵法深諳於心且運用精妙得當。此次戰役,最初的形勢於我軍而言頗為不利,預定戰場為葫蘆河川。然而,自平夏、靈平兩城修築竣工之後,我們就占了地利,整個戰局的態勢已然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如今,此地已成為我宋軍先於敵軍設下埋伏、誘敵深入的絕佳戰略要地。周元帥匠心獨運,巧妙地以平夏、靈平二城作為誘餌,吸引敵軍主動踏入我軍精心布局的戰略陷阱之中。而後,截斷西夏軍隊的退路,如此一來,我軍便可憑借以逸待勞之優勢,一舉殲滅夏軍主力,從此西北無憂。”
章楶大元帥言辭落定,神色堅毅,隨即大聲下令:“左元帥童貫聽令!即刻率領援軍火速進軍平夏城!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不得有絲毫延誤!”
童貫領命之後,迅速展開部署,一一掃視著麾下眾將,然後命令大將李成,帶領董平、張清、單廷珪、魏定國等勇冠三軍的將領,統率三萬精兵,作為左路軍。這一路軍猶如鋒利的刀刃,將從平夏城的一側迅猛切入。童貫又令大將劉法,率領校尉關勝、索超、宣讚、郝思文等武藝高強之輩,同樣帶領三萬兵馬,作為右路軍。此路軍將從另一側對敵軍形成有力鉗製。
同時,童貫命熙河路姚雄,統領五萬大軍,作為東路軍。這東路軍將從平夏城東麵和南麵,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向夏軍。
三路大軍分工明確,各有使命,恰似三把利刃,準備從不同方向直插夏軍要害。而章楶大元帥則親自率領禦營兵三萬,穩步跟進,為全軍壓陣。
且說那西夏大軍,一路浩浩蕩蕩抵達平夏城與靈平城之後,便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對二城展開了狂風暴雨般的猛烈攻擊。夏軍一開始士氣高昂,一心想要攻克城池,在連續七日的強攻之中,夏軍攻勢如烈火燎原,銳不可當。然而,平夏城與靈平城在宋軍將士的頑強堅守下,猶如銅牆鐵壁,固若金湯。宋軍將士們懷著視死如歸的決心,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西夏軍隊始終未能前進一步,無法攻克這兩座土城。
直至第八日,夏軍耗費八日的時間與心血,終於將依據宋軍攻城樓車改建而成的攻城樓車組裝完成。這些攻城樓車體型極為龐大,高聳入雲,仿若巨無霸一般矗立在大地上,竟然比平夏城的城牆還要高出許多。
夏軍將這些攻城樓車緩緩推至城下。穆爾圖卜親自率領野律榮、野律宏仁等將領負責攻打北門,並將二十部攻城樓車全部部署在北門。野律榮身先士卒,展現出非凡的勇氣與鬥誌,親自登上樓車。
野律榮站在樓車之上,激勵著夏軍士卒紛紛跟上。樓下有士兵們齊心協力、奮力推動,樓車緩緩靠近城牆。待樓車靠近後,夏軍憑借居高臨下的絕對優勢,朝著城內萬箭齊發。一時間,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射向城內,城內形勢瞬間變得萬分危急。
話說平夏城設有兩位主將,大將郭成負責鎮守東門與北門,大將折可適則負責西門與南門的防禦。麵對北門突如其來的夏軍攻城樓車攻勢,郭成毫不畏懼,親自率領部眾在城樓上與夏軍展開激烈對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成指揮若定,一邊組織士兵抵禦敵軍的箭雨,一邊迅速派遣士兵傳令給折可適,通報北門的緊急軍情。郭成深知,此刻唯有各方協同作戰,才能化解危機。
且說折可適此前已令邱嶽鎮守西門,薛天柱鎮守南門,剛剛巡查完回到議事廳。此時,北門小校前來求見,折可適當即命其進廳回話。北門小校進入大廳後,恭敬行禮,動作乾脆利落,大聲道:“參見折總兵,郭總兵特命我將北門軍情向折總兵稟報。”其聲音雖略顯急促,但透著忠誠與堅定。
接著,小校詳細說道:“折總兵,夏軍在北門使用了攻城樓車,這些樓車高聳無比,竟比城牆還要高出許多。夏軍居高臨下向我們城牆上射箭,我軍傷亡不斷增加,如今北門形勢萬分危急。郭總兵讓我轉告折將軍,還望早做應對之策,以免城池有失。”小校的話語中滿是焦急與擔憂。
折可適聽聞此言,低頭沉思片刻,腦海中迅速分析著局勢,冷靜問道:“夏軍此番一共動用了多少部攻城樓車?難道我軍的車弩也無法對其構成威脅嗎?”折可適深知車弩是宋軍重要的防禦武器,若連車弩都無法發揮作用,局勢將更加嚴峻。
那小校趕忙回道:“回折總兵,夏軍一共動用了十九部攻城樓車。起初,郭將軍下令以車弩攻擊,然而夏軍拚死推動攻城樓車向前。隨後更是用火箭燒毀了我軍十幾部車弩,致使車弩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小校的彙報詳細而準確,讓折可適對北門的戰況有了清晰的認識。
折可適微微點頭,沉著說道:“你回去轉告郭總兵,我即刻帶領車弩趕赴北門。”他的語氣堅定有力,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那小校領命後,轉身迅速回去複命,腳步匆匆,帶著使命與希望。
再說折可適當機立斷,馬上命令士兵迅速拆下西、南兩城牆上的車弩,緊急運往北城牆。然而,夏軍二十部攻城樓車在北門一字排開,陣勢強大,猶如一道鋼鐵防線。宋軍一時間根本無法上城組裝弩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箭雨聲交織在一起,讓人膽戰心驚。
就在這萬分危急之時,宋軍大將郭成不幸在激戰中猝不及防被流箭射中。那支利箭穿透了郭成的鎧甲,深深紮入他的身體。郭成瞪大雙眼,望著前方的敵軍,心中滿是不甘,但依然頑強地指揮著戰鬥,直至最後一刻壯烈陣亡。
宋軍將士們看到主將倒下,悲痛萬分,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依然在折可適的鎮定指揮下,頑強地與夏軍對射。雙方激戰至天黑,夜幕籠罩著戰場,夏軍見難以取得突破,遂緩緩退回攻城樓車,暫時後撤。戰場上彌漫著血腥與疲憊的氣息,一場更為激烈的戰鬥隨時到來。
喜歡戰神周侗傳奇一一水滸前傳請大家收藏:()戰神周侗傳奇一一水滸前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