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周侗與蔡瑛兒朝著諸葛錦繡逃走的方向緊追不舍,二人步伐矯健,如離弦之箭般飛馳在道路之上。
約莫跑出五裡有餘,前方諸葛錦繡的身影已清晰可見,眼見著就要將其追上。
此時,他們來到了碧波浩渺的鄱陽湖邊。
隻見那湖岸之畔,靜靜地停泊著一條小船。
船上有兩個人,皆頭戴鬥笠,鬥笠的帽簷低垂,遮住了他們的麵容,讓人難以看清他們的神情。
其中一人手中緊握著船槳,那嫻熟的握槳姿勢,一看便是常年劃船之人,應是負責劃船的船夫。
而另一人則身著一襲玄色道袍,那道袍在微風中輕輕飄動,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息。
隻見此人懷中穩穩地抱著一把長劍,身後還背著一口劍,劍柄上的裝飾在陽光下隱隱發亮。
此人靜靜地立在船頭,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沉穩而又威嚴。
就在這時,周侗大喝一聲,手中單刀如閃電般朝著諸葛錦繡砍去。
諸葛錦繡反應極為敏捷,迅速左手持扇、右手持刀,轉身迎戰周侗。
一時間,刀光扇影交錯縱橫,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
周侗攻勢淩厲,單刀上下翻飛,每一次劈斬都帶著千鈞之力,仿佛要將諸葛錦繡徹底擊敗。
而諸葛錦繡也不甘示弱,奮力抵擋著周侗的攻擊,手中的軟劍和鐵扇配合得十分默契。
然而,周侗武藝高強,經驗豐富,不到十個回合,諸葛錦繡便漸漸露出了疲態。
隻能一味地招架,完全沒有還手之力,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就在這關鍵時刻,立在船頭的玄衣人朗聲道:“在整個武林之中,能夠讓我徒弟連十招都抵擋不住的年輕俊傑,又能有幾人呢?”
那人的聲音洪亮而又清晰,在湖麵上遠遠地傳了開去。
周侗一聽,心中暗驚,意識到諸葛錦繡的師父來了。不敢有絲毫大意,連忙停住招式,向後退了兩步,眼神緊緊地盯著玄衣人,警惕之色溢於言表。
諸葛錦繡見師父開口,急忙喊道:“師父,他就是周侗。”
那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和求助。
船上戴鬥笠的玄衣人聽聞此言,身形一閃,如一隻矯健的雄鷹般從船頭一躍上了岸。
落地時,他穩穩地站在地上,腳步沒有絲毫的晃動。
周侗仔細地打量著來人,隻見此人約莫四十多歲的年紀。麵色蒼白如紙,毫無一絲血色,嘴唇更是黑如墨染,顯得格外詭異。
猛一看上去,就好似從地獄中走出的厲鬼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此時,蔡瑛兒也飛身追到了跟前,當她看到此人的模樣時,不禁嚇了一跳,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
周侗定了定神,大聲說道:“諸葛錦繡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然而,周侗的話還沒說完,玄衣人便仰天大笑起來。
那笑聲回蕩在湖麵之上,充滿了嘲諷與不屑。
周侗笑罷,冷冷地說道:“當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難道那做此事之人就不是亂臣賊子嗎?”
這句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周侗的心中炸開。周侗一時語塞,竟不知該如何反駁,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蔡瑛兒見狀,趕忙說道:“當今天子英明神武,使得國力日益強盛。使大宋打敗了西夏,一雪百年前的恥辱。如此英明的天子,你們卻妄圖造反,實在是大逆不道。”
然而,那諸葛錦繡的師父聽了蔡瑛兒的話,忽然怒目圓睜。
大聲吼道:“打敗西夏又如何?還不是你周侗,你殺了我的弟子令狐禪。而且,參與殺害我師兄白眉的人中也有你一個。
今日,你就拿命來償還吧!”
說罷,他雙手一抖,一口長劍如流星般從劍鞘中飛出,直直地刺向周侗。那劍勢淩厲無比,帶著一股勢不可擋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