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皇上和勤王殿下兩兄弟與高太後的感情,當然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齊言,更勝一籌。
他用心怡廳為交換理由,托母後此番進靜慈庵之行,能夠旗開得勝,表明自己的立場,決非故意為難皇兄,如此公平的解決方式,並不會給他帶去什麼困難。
但勤王殿下正是出於長年疏遠高太後的原因,不會輕而易舉做出困獸猶鬥的決定。
皇上目前還缺什麼?單靠籠絡高太後,便想問鼎勤王經營多年的紅姻樓,下得功夫未免太少些!
不知今早母後從靜慈庵歸來至長春宮中,在紅姻樓之事上是否有收獲,皇上被方嬪的拜訪問候給提醒,認為應該於午時前往長春宮處,詢問高太後一番,看它可有起色。
勸過方嬪,送她離開霄珠廳後,齊言命黃公公快馬至高太後身前,道明等會下朝時,他會坐車與她相聚,除去共用午膳的目的,更想從母後那裡得到些好消息。
黃公公領命出去,皇上回玉霄殿繼續未完的早朝。
十幾分鐘後,黃公公騎那匹快馬已行至長春宮外,經門口守衛進去通報一聲,被高太後接待於高明殿玉暖閣內。
“高太後剛從靜慈庵回來,神清氣爽許多!不知,勤王殿下是否接納皇上的主意,願意把心怡廳做為換取紅姻樓的條件,儘快使其實施?”
黃公公把皇上的意思,原封不動地告訴給高太後。
“勤王隻在我進入靜慈庵的首天,與我共處半天下來。那日共用午膳後,他帶我到紅姻樓中,看個究竟。我第一次了解它為何般模樣,原來屬勤王和玉妃娘娘的私人住所,不過兩層之勢,上下間唯用一道樓梯進行相連。十幾個房間參觀一遍,擺設布置簡單精細,不似皇上那樣大手大腳慣了,常將金銀珠寶直接放在屋內,取之不儘的財富顯然勝出宣兒很多。皇上突然想用他的紅姻樓,讓他沒有一點兒準備,肯定知道換心怡廳的本意,感到猶豫不決。我打算與他細談兩日,消除他的顧慮,事出有因,下午他就被一天法師請到虛空寺去,至今早我回宮前,都不曾回來。我哪有時間繼續等他,先回長春宮裡,看皇上如何決策於它?”
高太後的話,使黃公公聽個明白,意思就是,勤王殿下因公外出,耽誤與她議紅姻樓之事的日程,到現在它還被緊緊掌握於勤王之手,沒有一點兒變動的征兆。
看來,皇上樂觀的想法,已經泡湯無效!
不管那麼多,先將皇上的意思帶走,趕緊回去複命才行!
“高太後此番靜慈庵之行,一路辛苦勞累,對勤王殿下的行蹤,難以把握,剛回長春宮,需養精蓄銳,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皇上擔心您的身體,同時想知道紅姻樓事態的進展,所以特意派我前來告訴您,下早朝時,會坐車到長春宮,陪您一起用午膳。”
黃公公說出皇上的心思。
“皇上日理萬機,我才剛回宮,他便要登門拜訪,一點兒閒暇的機會都不曾有!你去告訴他,我獨自待在長春宮內,清閒著呢!若近日不喜歡與後宮的嬪妃待在一起,可長來這邊坐坐,膳食隨時都能準備,不會耽誤他功夫的。”
高太後認為,需幫助皇上穩定住情緒,他等會想過來用膳,倒沒什麼問題。
“那老奴便回去照實說給皇上聽。”
黃公公行禮後,離開長春宮,騎快馬至霄珠廳外。
此時,早上11點鐘的時辰,玉霄殿內文武百官經皇上恩準,結束早朝,紛紛散去。
“皇上,事情並不如意!勤王殿下三日前,隻與高太後共處半天而已,一同用過午膳,便帶她到紅姻樓一遊。結果送她回長青坊後,他就隨一天法師到虛空寺內,至今早都未歸至靜慈庵裡。這前前後後不會是勤王殿下上演的一出調虎離山之計吧?”
黃公公急於把這個消息,彙報給皇上,言辭閃爍不已,讓皇上臉色微變,有些不自在起來。
“靜慈庵可是皇兄的地盤,他不願朕插手紅姻樓之事,自有他的道理。他來去自如,出入靜慈庵內外,還需和母後商量嗎?不管怎麼說,他這三天下來,一點兒便宜都沒讓母後占,更不顧及朕的顏麵,一心維護紅姻樓的利益,你難道看不出來嗎?欲擒故縱一番,怕後麵衍生出的內容,還大有文章吧?”
皇上如此分析後,使它的形勢,又變得嚴峻起來。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勤王殿下的伎倆,若不由皇上親臨長春宮內,從高太後處問個究竟,怕它會沒完沒了的。
“莫不是勤王殿下認為您單用心怡廳做交換,滿足不了他的要求,才故意拖延時間,不出來見高太後的吧?”
黃公公表達出自己的疑問。
“先不管那麼多,母後沒反對我現在過去用膳吧?”
齊言沒被勤王認可,隻能把他的紅姻樓放於一邊,見了剛從靜慈庵返回的高太後,才好問出它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