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治理吐蕃_大唐儲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唐儲君 > 第21章 治理吐蕃

第21章 治理吐蕃(1 / 1)

吐蕃大地,在戰火的肆虐後,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寧靜。局勢漸趨平穩之際,大唐順勢設立吐蕃自治州,全麵開啟對這片土地的深入治理。

長安,大唐的都城,皇宮內的太極殿莊嚴肅穆,儘顯皇家威嚴。陽光透過殿頂琉璃瓦的縫隙,灑下一道道金色光線,將殿內映照得明亮輝煌。

李承乾身著明黃龍袍,氣宇軒昂地端坐在龍椅之上。龍袍上繡著的金龍栩栩如生,似欲騰空而起,彰顯著至高無上的皇權。他神色凝重,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對吐蕃治理的審慎思索。殿下,於誌寧、張行成、張玄素、韓瑗、來濟、李百藥、杜正倫等一眾朝廷肱骨之臣,身著彰顯身份的朝服,整齊排列,神色專注,等待著聖上開啟這場關乎吐蕃未來的重要論策。

李承乾目光緩緩掃過眾人,聲音沉穩有力地打破了殿內的寂靜:“如今吐蕃局勢漸穩,設立自治州乃長治久安之策。朕深知,欲使吐蕃真正融入大唐,武力隻是權宜之計,製度與文化的同化才是根本所在。今日召諸位愛卿前來,便是要共商治理吐蕃的良策。”

張玄素率先出列,他身姿挺拔,恭敬地躬身行禮,儘顯儒雅風範。隨後,他抬起頭,目光中透著睿智與堅定,有條不紊地說道:“陛下聖明。吐蕃之地,風俗與製度與我大唐差異頗大。依臣之見,當下之急,是選派一批精通政務的官員前往吐蕃。他們需肩負起推行大唐律法、建立地方行政機構的重任,如此方能讓百姓知法守法,確保政務有序運轉。”

李承乾微微點頭,眼中閃過讚許之色,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思索片刻後說道:“張愛卿所言,深合朕意。著吏部即刻行動,務必迅速選拔賢能官員,火速趕赴吐蕃任職。朕期望,大唐律法能在吐蕃落地生根,讓每一位百姓都對可為與不可為之事,了然於心。”

張行成緊接著出列,行禮後說道:“陛下,除律法推行與行政機構建立,經濟治理亦至關重要。吐蕃資源豐富,但商貿流通不暢。臣建議在吐蕃各地設立集市,鼓勵大唐商人與吐蕃百姓交易,如此既能繁榮當地經濟,又能增進雙方了解與融合。”

李承乾目光一亮,說道:“張卿此建議甚好。可製定相關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商人往來,促進吐蕃經濟發展。”

這時,韓瑗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文化教育乃長遠之計。吐蕃百姓對我大唐文化了解甚少,可在吐蕃廣建學堂,教授儒家經典與大唐禮儀,培養當地人才,使其從思想上認同大唐。”

李承乾撫須點頭:“韓愛卿所言極是。教育乃國之根本,著禮部選派學識淵博的先生前往吐蕃任教,傳播我大唐文化。”

來濟出列,神色認真地說:“陛下,為更好地治理吐蕃,還需關注民生。可派遣農官傳授先進農耕技術,興修水利,提高吐蕃百姓的生活水平。”

李承乾讚許道:“就依來愛卿所言。讓農官們務必儘心儘力,幫助吐蕃百姓改善農耕條件。”

李百藥也上前說道:“陛下,在推行大唐製度與文化時,也應尊重吐蕃本土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與大唐文化相互融合,和諧共生。”

李承乾思索後說道:“李卿之言有理。治理吐蕃,需剛柔並濟,在推行大唐文化的同時,尊重其本土特色,促進文化交融。”

杜正倫最後出列,說道:“陛下,為確保各項政策順利實施,需建立完善的監督機製,選派忠誠可靠之人,監察官員行為,防止貪汙腐敗,確保治理成效。”

李承乾神色嚴肅地說:“杜愛卿所言至關重要。著都察院選派得力禦史,定期巡查吐蕃,保障治理工作公正、有效進行。”

隨著君臣之間一輪輪深入的討論,治理吐蕃的藍圖在太極殿中逐漸清晰。每一條策略都飽含著對吐蕃未來的期許,旨在讓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在大唐的懷抱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真正融入大唐的璀璨文明之中。

幾日後,吏部迅速行動,從眾多官員中選拔出一批精明強乾、清正廉潔的人才,他們肩負著推行大唐律法與建立行政機構的使命,踏上了前往吐蕃的路途。這些官員深知責任重大,一路上不敢有絲毫懈怠,日夜兼程趕赴吐蕃。到達吐蕃後,他們馬不停蹄地展開工作,深入各個部落,耐心向吐蕃百姓講解大唐律法的條款與意義,力求讓每一個人都明白法律的約束與保護。同時,他們有條不紊地建立起各級行政機構,從州府到郡縣,明確職責,規範流程,使得政務處理逐漸走上正軌。

與此同時,戶部也在緊鑼密鼓地製定著促進吐蕃商貿發展的優惠政策。他們規定,凡是前往吐蕃經商的大唐商人,可在稅收上享受一定程度的減免,並且在貨物運輸、交易場地等方麵提供便利。這些政策一經頒布,立刻吸引了眾多商人的目光。一時間,通往吐蕃的商道上熱鬨非凡,商隊絡繹不絕。他們帶著大唐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精美商品,與吐蕃百姓進行交易,同時也帶回了吐蕃的皮毛、藥材、手工藝品等特產。集市上,人來人往,熱鬨喧囂,不同的語言、服飾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吐蕃百姓通過與大唐商人的交易,不僅獲得了生活所需的物品,還見識到了大唐的繁華與富庶,對大唐的好感與日俱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禮部選派的學識淵博的先生們也陸續抵達吐蕃。他們在吐蕃各地選址建造學堂,一磚一瓦,皆傾注著心血。學堂建成後,先生們敞開大門,歡迎吐蕃的孩子們前來求學。課堂上,先生們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儒家經典,從《論語》的仁、義、禮、智、信,到《孟子》的民貴君輕,讓孩子們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他們還傳授大唐禮儀,從日常的言行舉止到重大節日的慶典儀式,讓吐蕃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大唐文化的熏陶。隨著時間的推移,學堂裡傳出的朗朗讀書聲,成為了吐蕃大地上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些孩子們,如同希望的種子,在大唐文化的滋養下茁壯成長,未來將成為連接大唐與吐蕃的重要紐帶。

工部則派遣了經驗豐富的農官前往吐蕃。農官們深入田間地頭,仔細觀察吐蕃的土壤、氣候條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傳授先進的農耕技術。他們教導百姓如何改良土壤、合理施肥,如何選用優良的種子,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水利設施灌溉農田。在一些水源匱乏的地區,農官們還帶領百姓興修水利,挖掘水渠,建造水壩,讓乾涸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看著農田裡逐漸綠油油的莊稼,吐蕃百姓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們對大唐的感激之情,也如同這茁壯成長的莊稼,日益深厚。

在尊重吐蕃本土文化方麵,大唐官員們也做了諸多努力。他們深入吐蕃的各個部落,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藝術形式。對於那些積極向上、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元素,他們加以保護和傳承,並嘗試將其與大唐文化相結合。例如,在一些慶典活動中,既有大唐的歌舞表演,也融入了吐蕃的傳統舞蹈和音樂。這種文化的交融,不僅豐富了百姓的生活,也讓雙方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促進了民族團結。

都察院選派的得力禦史們,定期穿梭於吐蕃各地。他們明察暗訪,監督官員們的行為舉止,確保大唐的各項政策能夠公正、有效地實施。一旦發現有官員貪汙腐敗、欺壓百姓,禦史們絕不姑息,立刻嚴肅查處。在他們的嚴格監督下,吐蕃的治理工作風清氣正,百姓對大唐的信任也越來越深。

隨著各項治理措施的逐步推進,吐蕃大地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曾經因戰亂而破敗的城鎮逐漸恢複生機,新建的房屋錯落有致,街道寬敞整潔。農田裡,莊稼連年豐收,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集市上,商貿繁榮,文化交流頻繁。學堂裡,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熟悉大唐文化的吐蕃學子。吐蕃,這片古老的土地,在大唐的精心治理下,正一步步邁向繁榮昌盛,真正成為大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大唐共同譜寫著輝煌的篇章。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夢幻蒼宇 浴血殺倭 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嬌小男娘 兵王退役:愛護嬌妻 暗夜星燈 用成仙騙我送外賣? 兄弟幫之八荒戰神 開局一把破弓弩金幣全靠打山賊爆 龍瀛劍訣 妖靈複蘇,我打造天庭橫推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