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與太子李象結束了一路的行程,剛剛回到長安這座繁華的帝都不久,平靜的朝堂便被一則來自西南的急報打破。那急報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千層浪。長安城的宮牆之內,氣氛陡然變得凝重起來。
李承乾正端坐在禦書房的龍椅之上,身著明黃龍袍,袍上繡著的金龍在燭光的映照下仿佛要騰空而起。他眉頭緊鎖,手中緊緊握著那份加急奏報,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太子李象則恭敬地站在一旁,身著太子服,頭戴紫金冠,神色同樣嚴峻。
李承乾緩緩抬起頭,目光看向李象,說道:“象兒,姚州發生叛亂,此乃大事。西南邊陲,關乎大唐穩定,不可掉以輕心。”李象微微躬身,沉穩地回應道:“父皇放心,兒臣深知此事的嚴重性。姚州地處要衝,一旦叛亂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李承乾微微點頭,思索片刻後說道:“如今之計,需儘快平息叛亂。蒙舍詔首領邏盛向來對大唐忠心耿耿,且姚州都督梁積壽也是能征善戰之將。你可頒下手詔,命他們二人聯合平叛。”李象眼神堅定,應道:“父皇聖明,兒臣這就去辦。”
於是,太子李象匆匆來到自己的書房,鋪開宣紙,研好墨汁,提筆寫下手詔。他神情專注,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對此次平叛的決心。手詔寫罷,李象仔細審閱一遍,確認無誤後,蓋上太子印璽。隨後,他喚來一名乾練的使者,嚴肅地說道:“你務必日夜兼程,將此手詔送往安南都督府,交給姚州都督梁積壽和蒙舍詔首領巍峰州刺史邏盛,不得有誤。”使者單膝跪地,接過手詔,堅定地說道:“殿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西南邊陲,蒙舍詔部落內一片祥和。蒙舍詔首領邏盛身著華麗的彝族服飾,頭戴象征著權力的頭冠,正與部下們商議著部落的事務。他身材魁梧,眼神中透著睿智與果敢。忽然,一名侍衛匆匆走進營帳,稟報道:“首領,大唐使者求見。”邏盛微微一愣,旋即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快請。”
使者進入營帳,見到邏盛後,恭敬地行禮,說道:“巍峰州刺史邏盛接旨。”邏盛趕忙率眾部下跪地。使者展開手詔,宣讀道:“今姚州突發叛亂,危及大唐西南邊陲。特命姚州都督梁積壽與巍峰州刺史邏盛,即刻聯合平叛,務必迅速平息叛亂,保我大唐疆土安寧。欽此。”
邏盛接過手詔,心中暗喜,他覺得這可是天賜良機,既能彰顯對大唐的忠誠,又可提升蒙舍詔在西南地區的威望。他站起身來,熱情地款待使者,說道:“使者一路辛苦,請先去休息,好好享用些酒菜。”使者謝過之後,在侍衛的引領下離開。
邏盛轉身,看著部下們,說道:“諸位,大唐有令,這是我們蒙舍詔為大唐效力的好機會。大家意下如何?”一名部下站起身來,大聲說道:“首領,我們一直追隨您,此次平叛,定當全力以赴!”其他部下也紛紛響應,士氣高昂。
邏盛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我們即刻與姚州軍隊彙合。大家回去準備,明日一早便出發。”部下們領命而去,營帳內,邏盛獨自站在地圖前,仔細研究著姚州的地形和叛軍的可能分布。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心中謀劃著平叛的策略。
第二日清晨,朝陽初升,金色的陽光灑在蒙舍詔的營地上。邏盛身披戰甲,手持長刀,騎在一匹高大的戰馬上。他的身後,是一支整齊排列的蒙舍詔軍隊,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摩拳擦掌,準備奔赴戰場。
與此同時,在姚州都督府,姚州都督梁積壽也接到了太子李象的手詔。梁積壽身著戎裝,麵色凝重。他深知此次平叛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迅速集結軍隊,準備與蒙舍詔的軍隊會合。
當蒙舍詔的軍隊行進到一處山穀時,邏盛勒住韁繩,停下馬。他環顧四周,對身旁的將領說道:“此處地勢險要,若叛軍在此設伏,我們便會陷入困境。傳令下去,讓士兵們提高警惕。”將領領命而去。
不久後,蒙舍詔的軍隊與姚州的軍隊在約定地點順利彙合。梁積壽見到邏盛,上前拱手行禮,說道:“久聞邏盛首領英勇善戰,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此次平叛,還望我們攜手共進。”邏盛還禮道:“梁都督客氣了,我蒙舍詔受大唐厚恩,此次平叛,理當全力以赴。一切聽憑梁都督調遣。”
兩支軍隊合兵一處,士氣大振。梁積壽站在高地上,看著眼前的大軍,大聲說道:“將士們!姚州叛亂,危及大唐百姓。我們肩負著平叛的重任,一定要奮勇殺敵,保我大唐邊疆安寧!”士兵們齊聲高呼:“奮勇殺敵,保家衛國!”聲音響徹山穀,震得樹葉沙沙作響。
隨後,梁積壽和邏盛開始商討作戰計劃。他們攤開地圖,仔細分析叛軍的位置和兵力部署。梁積壽說道:“據情報顯示,叛軍主力集結在姚州城附近,他們占據了有利地形,易守難攻。但我們也有優勢,我們的軍隊士氣高昂,且雙方聯合,兵力充足。我認為,我們可以兵分三路,一路正麵佯攻,吸引叛軍注意力;一路從側翼迂回,切斷他們的退路;另一路則悄悄繞到後方,突襲他們的營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邏盛沉思片刻,點頭說道:“梁都督此計甚妙。不過,側翼迂回的道路崎嶇難行,我蒙舍詔的士兵熟悉山地作戰,這一路便由我們來負責吧。”梁積壽大喜,說道:“如此甚好,有邏盛首領親自率領,我便放心了。”
商議已定,大軍開始行動。正麵佯攻的軍隊擂起戰鼓,呐喊著向叛軍衝去。叛軍見狀,立刻集中兵力進行抵抗。就在雙方激戰正酣時,邏盛率領蒙舍詔的軍隊沿著崎嶇的山路,悄悄向叛軍側翼迂回。山路狹窄,兩旁是陡峭的山崖,但士兵們毫無懼色,迅速前行。
當邏盛的軍隊迂回到叛軍側翼時,叛軍毫無察覺。邏盛一聲令下,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般衝向叛軍。叛軍頓時陣腳大亂,紛紛向後撤退。此時,梁積壽率領的軍隊也從後方突襲叛軍營地。叛軍腹背受敵,頓時陷入絕境。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叛軍終於被擊敗。姚州城的百姓們聽聞叛亂被平息,紛紛走出家門,歡呼雀躍。他們夾道歡迎梁積壽和邏盛的軍隊,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梁積壽和邏盛站在姚州城樓上,看著歡呼的百姓,心中感慨萬千。邏盛說道:“此次平叛能夠成功,多虧了梁都督的妙計和將士們的奮勇殺敵。”梁積壽笑道:“邏盛首領過謙了,若不是蒙舍詔的軍隊熟悉地形,英勇善戰,我們也難以如此順利。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隨後,梁積壽和邏盛聯名寫了一份捷報,派人送往長安。李承乾和太子李象收到捷報後,龍顏大悅。李承乾對李象說道:“象兒,此次平叛,你調度有方,梁積壽和邏盛也不負所望。這西南邊陲,可保一時安寧了。”李象躬身說道:“父皇謬讚,兒臣隻是謹遵父皇教誨。此次平叛成功,實乃大唐將士用命,蒙舍詔忠誠效力之故。”
經此一役,蒙舍詔與大唐的關係更加緊密,邏盛的威名也在西南地區傳頌開來。而大唐的西南邊陲,在經曆了這場叛亂風波後,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與安寧。長安城的宮牆之內,李承乾和李象望著西南的方向,心中滿是欣慰,他們深知,隻有邊疆穩固,大唐才能繼續繁榮昌盛,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