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在這夏秋交替的時節,李承乾一行於吉隆溝的如夢景致中,卻不得不懷揣著一絲眷戀,踏上新的征程。吉隆溝的山川草木仿佛也知曉他們的離去,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似在輕聲挽留。
李承乾佇立在吉隆溝的一處高崗,身著那件月白色錦袍,外罩淡藍色披風,獵獵作響。他頭戴白玉冠,冠上寶石的光芒與他眼眸中的不舍相互映襯。他回首凝望,那連綿的雪山、深邃的峽穀、清澈的溪流,每一處景致都如同一幅畫卷,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陛下,時辰不早,我們該啟程了。”郭正一輕聲提醒,他身著藏青色長袍,腰間玉佩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神色間同樣帶著幾分不舍。
李承乾微微頷首,長歎一聲:“吉隆溝如此美景,又承載著這般深厚的情誼,實在讓人難以割舍。但前方的路還長,我們肩負使命,不可久留。”
李敬玄身著深灰色衣袍,儒雅地說道:“陛下,吉隆溝的美好,我們銘記於心。待完成使命歸來,或許又能領略這彆樣風光。”
王玄策一身黑色勁裝,英姿颯爽,說道:“陛下,尼婆羅之行同樣充滿期待,那也是大唐與天竺交流的重要一站。”
於是,眾人翻身上馬,馬蹄聲碎,緩緩駛離吉隆溝。李承乾不時回頭張望,直到吉隆溝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中,才轉過頭,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
在前往尼婆羅的路途上,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道路兩旁是廣袤的草原,綠意盎然,偶爾能看到幾群牛羊在悠閒地吃草。遠處山巒起伏,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
李承乾策馬前行,王玄策緊跟在旁,開始介紹起尼婆羅的風土人情。“陛下,尼婆羅地處交通要衝,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那裡的人民熱情好客,信仰多元,建築風格獨特,融合了多種文化元素。他們擅長木雕、金屬工藝,其製作的工藝品精美絕倫,聞名遐邇。而且,尼婆羅的美食也彆具風味,有各種香料烹製的佳肴,定會讓陛下大飽口福。”
李承乾聽得饒有興致,問道:“那尼婆羅與大唐的過往交流多嗎?”
王玄策回道:“陛下,此前已有不少商旅往來,尼婆羅的一些特產如香料、寶石等,在大唐頗受歡迎,而大唐的絲綢、瓷器也深受尼婆羅百姓喜愛。隻是官方層麵的交流,還可進一步加強。”
郭正一在旁說道:“陛下,此次我們到訪,定能增進雙方了解,為大唐與尼婆羅的友好往來開啟新篇章。”
李承乾點頭讚同:“不錯,朕也希望借此機會,讓雙方的情誼更加深厚。”
隨著行程推進,眾人終於抵達尼婆羅邊境。尼婆羅的邊境關卡,建築風格獨特,高大的石牆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守衛們身著色彩斑斕的服飾,手持長戟,神情威嚴。
見到大唐使者到來,尼婆羅的邊境官員趕忙上前迎接。這位官員身材魁梧,身著華麗的服飾,衣服上繡滿了金線花紋,頭戴一頂高高的帽子,帽簷上鑲嵌著幾顆璀璨的寶石。他滿臉笑容,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道:“歡迎大唐使者大駕光臨,我等已恭候多時。”
李承乾微笑著回應,下馬與官員親切握手:“貴國的熱情,朕已感受到。此次前來,是為了增進大唐與尼婆羅的友好情誼。”
官員引領眾人進入尼婆羅境內。一路上,街道兩旁站滿了百姓,他們歡呼雀躍,揮舞著手中的彩旗,熱烈歡迎大唐使者。李承乾看著熱情的百姓,心中暖意湧動。他留意到街道上的建築獨具特色,房屋的牆壁上繪製著色彩鮮豔的宗教壁畫,街頭巷尾擺放著精美的木雕與金屬工藝品,處處彰顯著尼婆羅獨特的文化魅力。
不多時,眾人來到尼婆羅的官邸。官邸建築宏偉壯觀,牆壁上繪滿了精美的壁畫,講述著尼婆羅的曆史與傳說。李承乾等人被請進寬敞的會客廳,廳內裝飾奢華,擺滿了各種精美的工藝品。
尼婆羅的官員們紛紛前來拜見,雙方分賓主落座。李承乾率先說道:“尼婆羅與大唐,雖相隔千裡,但情誼深厚。此次朕前來,希望能與貴國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共同促進雙方的繁榮發展。”
一位尼婆羅官員起身,恭敬地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大唐的繁榮昌盛,我們早有耳聞。能與大唐增進友好,是尼婆羅之幸。”
雙方就貿易、文化等方麵展開了深入交流。李承乾介紹了大唐的文化藝術、科技成就,提到了大唐精湛的絲綢織造工藝、舉世聞名的瓷器燒製技術,以及博大精深的詩詞書畫。尼婆羅官員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讚歎之聲。一位尼婆羅官員好奇地詢問:“聽聞大唐的造紙術與印刷術極為先進,不知可否詳細介紹一番?”李承乾微笑著耐心解答,闡述著造紙術與印刷術對文化傳播的重要意義。
交流結束後,尼婆羅官員安排盛宴款待大唐使者。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香氣四溢。李承乾品嘗著尼婆羅的特色菜肴,讚不絕口:“尼婆羅美食果然彆具風味,這香料的運用恰到好處。”他細細品味著盤中用多種香料烹製的肉類,肉質鮮嫩,香料的味道相互交融,在舌尖上綻放出獨特的風味。旁邊一道色彩斑斕的蔬菜沙拉,新鮮的蔬菜搭配著特製的醬料,清爽可口,與濃鬱的肉類相得益彰。
宴畢,李承乾與尼婆羅官員商議,在尼婆羅補充物資,整頓隊伍,為接下來前往天竺的行程做好準備。尼婆羅官員欣然應允,迅速安排人員協助。他們為大唐使者們準備了充足的糧草、乾淨的飲水,還幫忙檢查和修繕了車馬。在尼婆羅工匠的協助下,破損的車架得到修複,馬匹也被精心照料,恢複了充沛的體力。
在尼婆羅的這段時間,大唐使者們感受到了尼婆羅人民的熱情好客,雙方的交流也愈發融洽。李承乾深知,尼婆羅作為重要的中轉站,為此次天竺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大唐與尼婆羅的友好關係,也必將在未來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