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見,難免傷感,痛哭一場,朱由檢也身不由己的掉了幾滴眼淚。
然後吩咐王承恩把太子安置在東宮,一切待遇,人員配置如舊。
河南、山西、陝西三省收了回來,如何安置那裡的藩王,成了一個大問題。
這三個省,藩王很多,宗室上萬,叫不上名字的各種將軍,數不勝數。
這些輔國將軍和鎮國將軍可以不管,但是那些親王,怎麼也得給個說法吧。
山西就有三個藩王,晉王、代王、沈王。
河南有福王、周王、唐王、潞王。
陝西有秦王。
其中福王由於南京登基奪位,已經被朱由檢以謀逆的罪名給處死了,廢除爵位。
秦王由於李自成攻破西安,親王投降了,朱由檢打算把秦王也廢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關於周王、唐王、潞王、代王、晉王、沈王等,由於世子和嫡子都被李自成殺害,朱由檢也不打算重新立藩。
這些人確切的說和朱由檢已經沒啥關係了,就算這幾個藩王還活著,朱由檢也不見得會給他們什麼好臉色看。
如今正主都死光了,給這些庶子們恢複爵位,朱由檢那就是吃飽了撐的。
朱由檢巴不得這些藩王被李自成殺光光,正好解決大明的宗室供養的問題。
大明雖然並不是亡於宗室,但是養活這麼多的藩王,確實是有心無力,大明是被藩王吃窮的。
朱由檢要廢除這三地的藩王,取消爵位,不再世襲了。
此時朝廷引起軒然大波,有為皇帝叫好的,也有為藩王說情的。
最後還是朱由檢力排眾議,把廢除這三地的藩王給定了下來。
同時宣布山西、陝西、河南三地永不封王。這三個地方,人多地少不適合封王。
反正這三地的藩王都死了,那些遠支小宗的將軍們,中尉們,想要承襲爵位,門都沒有。
朱由檢可不想養活這些閒人。
至於被張獻忠殺死的蜀王和襄王一並廢除。
這些藩王的後世子孫,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一律降為鎮國將軍,沒有傳人的除國。
為了徹底解決藩王的供養問題,朱由檢準備施行新的供養製度。
新的製度下,隻供養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這五個等級。
其餘爵位自鎮國中尉以下不再供養,沒有俸祿。
同時放開對中尉爵位以下所有宗室的限製。他們可以自食其力,可以參軍、可以經商、做官,並保留爵位稱號。
但是做官隻能做地方官,不得做京官。無事依然不得入京。
這些人無論是多大的功勞,不得擔任三品以上大員。
這樣就大大的減少了供養人數,減輕了大明的財政壓力。
同時這些龐大的底層宗室也獲得了一個出路,再也不用坐吃等死了。
從此以後,在大明王朝,君王之澤五代而終,傳到奉國將軍這裡正好五代。
如果這些宗室繼續繁衍,繼續生孩子,大明王朝不認了,也不養了。
他們隻能掛著一個貴族爵位稱號,自己給自己養老吧。
同時成立宗人府,負責藩王的養老問題。
宗人府下設一個養老基金經營司,由朝廷出銀子一千萬兩白銀作為基金,交給這個機構運營。
同時每年抽取藩王俸祿的一成,加入這個養老基金。
養老基金以這些錢為本金,進行商業運作,所得利潤作為藩王俸祿的開支。
同時朝廷將在稅收上給予養老基金司一些便利。並且放開一些特殊商品的配額,給宗人府經營。
等到宗人府能夠維持運營的時候,逐步與朝廷財政分離。
開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如此一來,大明徹底擺脫宗室這個財政包袱。
朱由檢宣布,自即日起,大明王朝的藩王供養製度開始全國正式運行。
大明的文武百官非常佩服朱由檢,看到朱由檢輕鬆就解決了藩王供養的問題,直呼經武大帝聖明,聖明,還是聖明。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