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費儘千辛萬苦才把人找到了,花大價錢竟然不賣給大清,多爾袞有點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攝政王,彆難過。我已經很久沒有回德國了。不知道那邊的情況。”
“據我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德皇研製的最新武器,被大明王朝花費巨額的代價搞到手了。”
湯若望接著說:
“德皇為了稱霸歐洲,絕不可能把這種武器賣給不相乾的人,一定會對這種商品和技術進行保密。”
“所以我們知道的都很晚。”
多爾袞有些沮喪。
“買不到這種槍怎麼辦?難道老天爺真的要亡我大清嗎?”
“請湯教士回德國,懇請德皇把槍賣給我們,我大清願意出任何代價。”
湯若望白了多爾袞一眼。
“沒用的,就算我能回到德國,但是路途遙遠,一個來回沒有一兩年做不到。以大明王朝對滿清的攻勢,等我回來,恐怕大清早就亡了。”
聽了湯若望這句話,滿清朝堂都有一種天要塌了的感覺。
滿清貴胄紛紛開口,
“湯教士,救救我大清,大清不能亡呀,要什麼儘管開口,我大清日後,必定“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眾人如此說法,湯若望開口:
“辦法也不是沒有的,你們可以使用這一款槍嘛!效果也不錯,威力很大。”
“大明的火槍就是依據這種火槍研製出來的。如果你們有了這種技術,說不定也能慢慢的研究出和大明一樣的火槍出來。”
說著,湯若望就從攜帶的物資裡麵挑出一杆長槍。
乍看樣子和毛瑟步槍有點相似,仔細一瞅,區彆還是很明顯的。
“這款槍,有膛線,有子彈,射程也很遠,威力比明軍的差一點,但是用起來也不錯。
說著拿出一顆紙殼子彈,從槍的後麵裝了過去,然後對著外麵一匹戰馬,“砰”的就是一槍。
那匹戰馬應聲倒地,身上一個窟窿汩汩冒血,蹬了幾下腿,痛苦的死去。
看著湯若望手裡的燧發槍,多爾袞瞬間眼裡又充滿了希望。
這火槍貌似也不錯,雖然比明軍的差了很多,但是威力也不小,如果數量足夠多,未嘗不會對明軍有一戰之力。
“湯教士,這種槍,你有多少,我大清全部買了,開個價錢吧。”
多爾袞痛快的說著。
“哦,攝政王,這種槍前幾個月有不少,最近大部分都賣給了沿海的海盜,如今隻有不到500來支。”
“如果攝政王都要的話,20兩一支,給一萬兩白銀好了。還有兩萬顆子彈,給5000兩銀子吧。”
一萬兩千兩銀子不算多,但是區區500支步槍,對於大清那就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多爾袞不滿足僅僅獲得五百支燧發槍,他要乾掉大明王朝,這些燧發槍遠遠不夠。
“湯教士,能不能留下來幫我們生產燧發槍,銀子好說,所有條件都可以商量。”
“這種火槍生產並不難,隻是你們的工匠沒有這種技術,我需要一些留在天津的幫手。”
“我的雇員嶽瑟夫和幾名同事都有相關工作經驗,並且帶有一些專用的工具,如果他們能過來,問題就很好解決。”
湯若望繼續說道:“隻是這工錢和待遇有點高,你們大清能接受嗎。”
“還有所需的任何物資和火藥,你們必須提供。”
多爾袞自然滿口答應,派人拿著湯若望的親筆信去天津接人。
有了多爾袞的保證,湯若望在赫圖阿拉支起了小高爐,用大清供應的木炭和煤,開始大煉鋼鐵。
等從天津接到了嶽瑟夫這些德國人,就開始培訓滿清的匠人,開始了製造燧發槍。
這燧發槍到底能不能製造出來,暫時還不知道。
隻是赫圖阿拉又開始不平靜了,攝政王多爾袞竟然和禮親王代善打起來了。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