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對於農業稅的見解,讓朱由檢非常佩服。
儘管是穿越之人,但朱由檢是主修建築專業。修個大樓,修個鐵路公路的這些還行。
你讓他把稅收搞明白,還真不行,朱由檢和大多數人一樣,沒錢就開稅種。
咱也來個工業稅,增值稅,海關稅,遺產稅,個人所得稅!
如果真的在大明王朝搞這麼多花樣,大明恐怕早就亡了,也輪不到朱由檢來穿越了。
僅僅一個農業稅,大明都收不上來,談其他的稅種,就是紙上談兵。
就拿海關稅來說吧,禁海這麼多年了,不開展海外貿易,東林帶著大家搞走私,怎麼收海關稅。
現代人都知道海關稅的重要,一般都占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但是東林黨不交稅,全民玩走私,你還不能說他偷稅漏稅,因為就沒這個稅。有這個稅,你也收不了。
朱由檢非常好奇,李岩為啥懂的這麼多。
李岩自然是言無不儘。
原來這李岩的父親李經白是山東巡撫,李岩自小就在山東長大。
山東這地方有傳教士,比湯若望來的還早,李家當時很富有,就給李岩請了洋外教。
李岩也可以說是最早接受西方教育的第一人。接觸過西方的很多曆史和現實的風土人情,人家懂的多。
就拿李自成隊伍來說吧,一共就一個半舉人,一個是李岩,另一個就是半吊子舉人牛金星。
李岩如果不是對當時的大明心已死,為了拯救百姓於水火,又怎會參加李自成的大順軍。
如果不是遇到朱由檢,也許李岩就淹沒在曆史長河之中,默默無聞了。
李岩告訴朱由檢,西方的一些真實的事情。
其實作為穿越到大明的人,朱由檢也知道這些事情,隻不過朱由檢並沒有理解其中的意義。
李岩說道:“我聽說西方有一個國家叫做西班牙,因為當地物產貧瘠,國中之人好航海。因而有人發現了南美的秘魯。”
“秘魯有一個波托西銀礦,盛產大量的白銀,而西班牙就把大量的白銀,通過海運運到大明沿海。”
“秘魯白銀何其之多,難以用千萬兩來計數。但是這些從沒有進入過大明財政的一分一毫。因為大明禁止沿海貿易,這些銀子都被走私的東林黨商人賺走了。大明又沒有關稅。這些銀子和大明朝一分錢關係都沒有。”
“這些銀子被東林商人埋入地下,造成大明財政緊張,無銀可用。而東林們一個個富可敵國。坐看大明滅亡,也不肯出一兩白銀。”
“而海外白銀挖之不竭,用來換取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紙張以及東南亞的香料。西班牙越來越富有,而大明越來越貧窮。”
“這就相當於我大明在給西班牙打工。我大明賺的銀子,不能換吃的,也不能換穿的,隻能埋在地下,如石頭一般。”
“就算能換來糧食,因為白銀的大量湧入,價格也翻了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