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薩摩藩做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抉擇——歸順大明王朝。自此,在明軍堅實的庇護下,薩摩藩猶如一顆破土而出的新星,迅速在海外貿易的浪潮中崛起。
薩摩藩的商人和劉香的商人,可以隨意出海,不但沒有限製,而且還受到東洋海軍的保護。而其他的大名的船隻,因為沒有大明王朝的許可,出海就受到明軍毀滅性的打擊,日子眼看就過不下去了。
在當時,薩摩藩和劉香的商人,跑遍了整個東瀛國,把貨物商品鋪滿了每一個地區,由於沒有任何人能夠與其競爭,所獲的利潤往往以幾十倍計算。
而這一切的代價,僅僅是歸順大明,向明軍繳納一定的費用而已。
不幾年,薩摩藩的艦隊又重振雄風,快速強大起來,已經有了和德川幕府叫板的資本。
與薩摩藩強大的同時,朱由檢利用東洋海軍的特殊地位,在日本海域附近大肆捕撈。
由於那個時代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魚獲取之不儘,往往一次出海,輕而易舉就能收獲十幾萬噸魚類。
朱由檢把這些便宜的魚類,廉價賣給石見、出雲、備中幾個縣居住附近的倭人,以此來收買人心。
如此一來,東瀛國的人口大多湧入大明的轄區生活,而德川幕府控製的人口日益減少。
這一天,島津家族的家主島津久利的轎子正在回府的途中。忽然遇到幾個身穿黑衣的刺客的行刺。
幸好隨行的武士柳生雲及時出手,才保住島津久利的性命。
“你等趕緊保護大人,我去追擊刺客!”
說完,柳生雲手持長刀追向了刺客,經過一番廝殺,大部分刺客斃命,隻抓了一個活口。
“不要殺我,我全招,是德川家主讓我來刺殺大人的。”
膽小的刺客,渾身發抖,戰戰兢兢的說道。
“果然是德康幕府乾的好事,德川茂才,我忍你很久了!”島津久利大聲吼道。
這事經過東平伯劉香的奏折,很快就到了朱由檢的手中。
“看樣子是時候收拾德川幕府了,就派定王朱慈炯去吧,台灣的事情,讓他先放一放。”
朱由檢對內閣首輔李岩下達了聖命。
很快,定王會同東海海軍,帶著天龍軍本部,殺向東洋國的本州島。
德川幕府在本州島的大本營是江戶,也是當時東瀛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德川幕府探聽到了明軍的動向,也是驚懼不已,報告了天皇,臨時拚湊起一支聯軍,糾集眾多的大名和武士,將與明軍決一死戰。
大明這裡的陣容是黃龍主導的東洋海軍三萬人,李定國的海軍陸戰隊五千人,劉香的海軍一萬人,艾能奇本部一萬人,李若璉的禁軍一萬人,還有定王帶領的兩萬天龍軍。
合計兵力八萬五千人,去掉海軍的三萬人,實際能登陸作戰的隻有五萬五千人,兵力雖然不多,但都是百戰老兵,而且武器精良。
不過明軍可不是一支孤軍,還有兩支友軍不可忽視。
那就是大明轄區的大名和武士,為了要進步,在出雲國家主出雲太郎的號召下,聯合出兵一萬人,加入了明軍。
另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就是薩摩公島津久利,這次派出一萬五千人的隊伍,協同大明作戰。
這是薩摩藩的全部武力,幾乎是傾巢而出。
此時大明王朝一方的總兵力已經有八萬之多。
很快本州島風雲驟起,大軍雲集,一場大戰將一觸即發。
看到大明大兵壓境,德川幕府壓力山大。
此時德川幕府臨時拚湊的聯軍號稱二十萬,但實際兵力不足十萬人。這些士兵良莠不齊,很多武士都被長期的酒色掏空了身子,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他們的到來也不過是來湊數,為德川幕府打氣,撐門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