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雲變幻的金融戰場上,對付華爾街那群如狼似虎的家夥,朱由檢心中有著自己的打算。。
那些華爾街的大鱷們,向來眼高於頂,這次他們自認為盯上的不過是一隻鮮嫩可口、任人宰割的肥羊,僅僅是來自東方的一家普通中資企業罷了。他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真正的對手,竟是一位來自前世大明王朝的穿越者,背後依托的是一個曾經無比強大的帝國。
要知道,回溯到17世紀,大明王朝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掌握著世界上相當大比例的黃金儲備。倘若朱由檢願意,隻需動動手指,提高白銀兌換黃金的比例,便能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輕鬆地將當時整個世界的黃金儘收大明王朝的國庫之中。
不妨看看當下這個社會的金銀價格,黃金每克的價值在700元到890元之間徘徊,而白銀的價格則相對低廉許多,才7元多一克,二者價格相差竟達一百倍之巨。再將目光投向明末,在1630年到1650年這個時間段,據《明史》《明實錄》等諸多權威典籍記載,崇禎八年1635年)時,一兩黃金僅能兌換十兩白銀。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當時一兩黃金甚至可以兌換13兩白銀。從這樣懸殊的兌換比例不難看出,倘若能在現代與明末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間,巧妙地進行黃金和白銀的倒賣,其中蘊含的利潤空間簡直超乎想象。
這就意味著,隻要朱由檢在現代社會大肆收購白銀,用價值僅僅70元的白銀,穿越回到大明,就能輕鬆兌換到一克價值800多元的黃金,利潤空間整整高達十倍之多。更為關鍵的是,這其中根本不存在什麼難以逾越的操作難度。畢竟,朱由檢可是大明王朝至高無上的皇帝,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意誌,在大明王朝的疆域內,都等同於律法,無人敢違抗。
朱由檢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無上權威,按照自己的意誌,在大明王朝的廣袤土地上,甚至是世界任何地方,毫無阻礙地收購他所想要的任何數量的黃金。而後,他便能將這些積攢起來的海量黃金,統統砸向華爾街,讓那幫貪婪成性的金融食腐者們,好好嘗嘗自食惡果的滋味。
想到這裡,朱由檢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當機立斷地下令朱氏企業集團迅速出擊,大肆收購白銀礦山以及白銀冶煉企業。他深知,一旦掌控了這些海量的白銀資源,在不久的將來,他就能以一種震撼世人的方式,給那些所謂的華爾街精英們,好好地上一堂永生難忘的課。
不過朱由檢在華爾街的拋售黃金的行為,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取得成果的,朱由檢要看到月末交割的時候,國際黃金期貨的收盤價格,才會決定是否交割,回籠現金。
但是無論國際黃金的收盤價格如何,朱由檢都吃定了這些華爾街之狼。
因為朱由檢的真實身份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在皇帝的眼裡,這些所謂的金融大鱷也好,華爾茲之狼也罷,他們都是可憐的獵物。
聰明的獵人,往往都是以獵物的身份出現。朱氏企業集團並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相反,朱由檢才是這場世紀金融賭局的操盤手。
華爾街的金融大戰令人膽戰心驚,驚心動魄,不過閒暇時間,朱由檢還是喜歡出去散散心。
一方麵看看自己的造船廠,一方麵在考察一下美利堅的海軍基地,欣賞一下現代巨艦隊風采。
此時的遠洋漁輪製造廠,生意好的不得了。
由於朱由檢從大明搞了近千名的工人加入了造船廠,令公司的產能提高很多。
何況這些人在這個廠工作,隻拿津貼,不拿工資,令工廠的漁船成本下降,競爭力大增。
這些工人因為不拿工資,也不侵犯美利堅工人的利益,美利堅的監管部門也從來不管。從美國的角度出發,這些人是為美國在工作,這是他們樂於見到的。這是一個移民的國家,包容性還是很大的。
此時的造船廠又為大明王朝建造了十艘鐵甲遠洋漁輪,全部按照朱由檢的意誌,進行了改造,裝甲進一步加厚,艙內布局更加合理。
不過朱由檢還是指示造船廠,要開拓新的市場,準備生產海警船。
朱由檢之所以要這麼做,是有自己的考慮,隻有生產海警船,才可以光明正大的在船上安裝艦炮,這樣一來研發生產現代軍艦就有了合法的理由。
好在在美利堅生產這些船隻並沒有太大的難度,美利堅這個國家。是支持民間生產武器的,隻不過要提前去聯邦政府備案,接受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監督,並且接受美國海軍和海岸警備隊的訂單。
隻要這個想法能夠實現,這個造船廠就將成為大明製造海軍軍艦的訓練基地。
大西洋的風浪很大,尤其是台風,對造船業和遠洋運輸業的打擊相當大,每年因台風的肆虐,給相關行業造成的損失在上千億美元左右。
這幾天,又有超級台風襲擊紐約州,並且一直南下,襲擊佛羅裡達州。這讓居住在美利堅東海岸的人們驚恐不安。
朱由校從新聞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就是機會來了。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