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雲密布,壓抑的氛圍籠罩著臨時營帳。鄭明與部下們圍坐在一起,商討著如何與當地人建立長久和平共處的策略,力求在這片南洋土地上為華人開拓出安穩的生存空間。
突然,營帳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凝重的氣氛。一名士兵慌慌張張地衝進來,單膝跪地,聲音急促而顫抖:“將軍,大事不好,爪哇島出大事了!”
眾人心中一驚,鄭明眉頭緊鎖,還沒來得及開口詢問,便見幾個士兵匆匆架著一個渾身是血、傷痕累累的中年男子走進營帳。鄭明抬眼望去,竟是林芳的大兒子林俊。此時的林俊,衣衫撕裂,身上的傷口還在不斷滲出血來,整個人疲憊不堪,精神萎靡到了極點。
林俊一看到鄭明,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強撐著搖搖欲墜的身軀,哭喊著:“少主人,你可要為我們林氏家族做主,給我們報仇啊!全族一千多口人,如今僅僅逃出十幾個人,無論男女老幼,都被蘇家勾結著當地人殘忍殺害,死狀淒慘無比!還有許多無辜的華人同胞也慘遭毒手。”他的聲音帶著哭腔,每一個字都飽含著無儘的悲痛與憤怒。
“彆著急,慢慢說。”鄭明趕忙上前,扶住林俊,眼中滿是關切與震驚。在鄭明的輕聲勸慰下,林俊漸漸平複了情緒,將那令人發指的慘劇一五一十地講述出來。
原來,當地的爪哇人對華人積累已久的財富早已心生嫉妒與不滿。尤其是蘇家,一直對林氏十八家商行垂涎三尺。如今有了荷蘭人的暗中撐腰,他們更是有恃無恐,自以為掌控了這片土地的生殺大權。於是,蘇家肆無忌憚地煽動爪哇人,糾結蘇家的族人,悍然發動了對林氏十八家商行的洗劫。在那場慘絕人寰的暴行中,他們殘忍地殺害了千餘名華人,更有無數婦女慘遭奸殺,種種惡行令人發指,令人難以想象。
如今,這種血腥的搶劫和滅族暴行,就像一場可怕的瘟疫,在整個爪哇島迅速蔓延開來,據情報來看,已有十幾萬華人遭了毒手。
如果明軍此時再不出手製止,華人在這片土地上辛苦經營了幾百年的基業,就將在這場瘋狂的災難中毀於一旦。
聽著林俊的哭訴,營帳內的將士們個個義憤填膺,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他們紛紛握緊拳頭,強烈要求鄭明出兵爪哇島,為華人同胞報仇雪恨。
“將軍,我們出兵吧!立刻攻打巴達維亞,活捉那個罪魁禍首蘇賈糯,給死去的兄弟們一個交代!”一名副將上前一步,滿臉激憤地向鄭明建議道,他的聲音因為憤怒而微微顫抖。
鄭明的臉色凝重如鐵,他深知此事刻不容緩,每拖延一天,就會有更多無辜的生命倒在蘇家的屠刀之下。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識到,蘇家在當地根深蒂固,勢力龐大,這次排華暴動更是當地人的集體行動,背後還有荷蘭人在暗中支持。這是一場極為棘手的危機,如果處理不當,不僅無法為同胞報仇,還可能引發更大的災難,甚至辜負聖上朱由檢的殷切期望。
就在鄭明陷入兩難的猶豫之際,又一個噩耗從蘇門答臘島傳來。據李明明的家人慌慌張張地跑來稟報,李家的種植園也未能幸免,遭到了當地人的瘋狂破壞。李明明老爺子為了守護自己一生的心血,為了保護家人和那些在種植園勞作的華人,毅然挺身而出,卻不幸被殘忍的當地人活活打死。
聽到這個消息,在鄭明手下效力的李玉龍頓時如遭雷擊,整個人幾乎崩潰。他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嚎叫,眼眶通紅,不顧一切地衝向營帳外,嘶吼著:“我要殺回蘇門答臘,給我父親報仇!”幾名士兵連忙上前,才勉強將他攔住。
在這樣的絕境之下,鄭明深知,如果自己再不出手,整個東印度群島將徹底淪為華人的噩夢,再也沒有華人的容身之所。
“集合全軍,攻擊巴達維亞!不惜一切代價活捉蘇賈糯,為死去的弟兄們報仇雪恨!出了事,我鄭明一人承擔,向聖上請罪!”鄭明猛地站起身來,眼神堅定,斬釘截鐵地發出了進攻的命令。他的聲音在營帳內回蕩,充滿了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
此時,鄭明手中的兵力僅有五千餘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身經百戰但體力漸衰的老兵。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鄭明冷靜地命令林俊立刻回去,組織幸存的華人,全力配合明軍的進攻。
當鄭明率領著明軍浩浩蕩蕩地登上爪哇島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驚呆了。曾經繁華的村落如今隻剩下一片廢墟,到處都是被大火燒毀的房屋,殘垣斷壁在風中搖搖欲墜。原本肥沃的良田被肆意踐踏,農作物被毀壞殆儘,甘蔗園裡的甘蔗東倒西歪,一片狼藉。雞鴨鵝狗失去了主人,跑的到處都是,雞飛狗跳。
在一處還冒著青煙的燒毀房屋前,一個衣衫破舊的小女孩正跪在地上,放聲大哭。她的聲音稚嫩而絕望:“媽媽!媽媽,你不要囡囡了嗎?”那一聲聲哭喊,仿佛一把把利刃,刺進了每一個明軍將士的心裡。
在場的明軍看到這一幕,心中的憤怒瞬間達到了頂點。他們的眼睛瞬間紅了,仿佛被點燃的烈火,發出憤怒的咆哮,不顧一切地朝著敵人的方向衝了過去,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複仇!
敢欺淩我中華者百姓,必殺之。
那些參與暴行的當地人,自知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在蘇家的組織和支持下,早已武裝起來,準備負隅頑抗。雙方一接觸,便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城外瞬間變成了一片血海,喊殺聲、槍炮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在當時的南洋,燧發槍已經廣泛普及,這些當地人手持武器,既狡詐又凶殘,依托地利進行抵抗,給明軍的進攻帶來了極大的阻礙。
而明軍的裝備也並不占優勢,除了青龍號的官兵配備了幾百支ak步槍外,其餘的將士大多使用的是燧發槍。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鬥進行得異常艱難。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