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與北方的沙俄進行戰爭,大明王朝成功的獲得了遠東與西伯利亞三分之二的土地。
這一戰不僅開疆拓土幾百萬平方公裡,而且還為大明王朝爭取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和平發展時期。
在大明王朝威懾俄羅斯的日子裡,沙皇俄國的高層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輕易打大明王朝的主意。
而大明王朝也通過這一戰確立了全球軍事強國的地位,歐美英法等國從此以後就把大明王朝列為潛在的第一競爭對手。
為了有效震懾對手,朱由檢冊封烏木布爾代為新的鎮北王,代替曾經的豪格,來駐守廟街。
而策棱墩多布則被朱由檢封為西北王,在新疆一帶監視沙皇俄國的動向。
搞定這一切之後,朱由檢又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阿拉斯加。
因為世界最著名的大金礦唐林金礦就位於此地,已探明黃金儲量1055噸,是世界最大未開發露天金礦之一。這對大明王朝來說,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朱由檢認為大明王朝用白銀作為主要貨幣有很大的弊端,因為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白銀都不產自大明王朝,用白銀做貨幣容易受製於人。
大明王朝的曆史上經曆了數次的銀荒,導致大明王朝幾乎滅亡,曆史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17世紀有一種很荒謬的現象,歐洲那些國家拚了命的去美洲挖銀子,運來大明王朝,換取了海量的絲綢和瓷器、茶葉還有各種物資,然而大明卻出現了銀荒,這說明什麼?白銀不符合大明王朝的需要,甚至從本質上說對大明王朝的貿易有損害。
朱由檢敏銳地意識到,白銀作為主要流通貨幣,存在諸多弊端,且難以有效掌控國家的金融命脈。
一個國家的貨幣絕對不能受製於人,於是,一個大膽而超前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發行紙質貨幣,以此來重塑大明的經濟秩序。
然而,發行紙質貨幣並非易事,必須要有充足的黃金作為儲備,以確保紙幣的信用和價值。但此時的大明國庫,黃金儲備卻並不充裕。朱由檢無奈之下,做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似頗為冒險的決定:將國庫中的一部分黃金運往遙遠的華爾街進行拋售,期望通過巧妙的市場運作,來擴大黃金儲備。
可這一舉措並未如他所願帶來預期的效果。因為此時的華爾街黃金價格已經處於高位,盈利空間並不大,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都不可取。
在失望與焦慮中,朱由檢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海外——位於阿拉斯加的育空卡斯科奎姆三角洲。那裡有一座儲量驚人的唐林金礦,如同一顆閃耀的明珠,吸引著他的目光。朱由檢認定,這座金礦便是解決大明黃金儲備難題的關鍵所在。
說乾就乾,朱由檢立刻召來心腹大臣方正德,命他火速組織五百名精銳的錦衣衛,準備一場前所未有的遠征。為了應對阿拉斯加的嚴寒氣候,他還特意下令準備了大量厚實的棉衣和堅固的帳篷,同時,淘金所需的淘金盤、溜槽、淘洗桶、篩子、絨毯等工具也一應俱全,精心籌備。
這一係列奇特的操作,讓一眾錦衣衛們摸不著頭腦,私下裡議論紛紛,卻又猜不透皇帝陛下的真實意圖。但在封建王朝的森嚴等級製度下,朱由檢貴為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的命令便是絕對的權威,錦衣衛們隻能默默服從,不敢有絲毫的違抗。
很快,朱由檢憑借著大明王朝尚存的強大造船技術和軍事力量,調集了當時堪稱海上巨無霸的“東方不敗號”和“青龍號”兩艘鐵甲戰艦,停泊在天津衛的港口,靜靜地等待著出征的命令。
一切準備就緒後,五百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錦衣衛們,齊心協力地將沉重的淘金設備搬上了戰艦。隨著一聲悠長的號角聲響起,兩艘戰艦緩緩駛出港口,向著遙遠的阿拉斯加進發。
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他們曆經了一個多月的艱難航行,遭遇了狂風暴雨的襲擊,也忍受了漫長航程中的孤獨與寂寞。
終於,在全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兩艘龐大的鐵甲戰艦緩緩停靠在阿拉斯加育空卡斯科奎姆三角洲的海岸邊,巨大的船身仿佛兩座黑色的山峰,穩穩地矗立在海麵上。戰艦的甲板上,士兵們忙碌地穿梭著,將一匹匹膘肥體壯的馬匹和一輛輛結實的大車搬運下來。這些馬匹和大車,是朱由檢特意準備的,它們將承擔起運輸淘金工具和糧食的重任。
隨著最後一批物資被搬運上岸,五百名錦衣衛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熟練地將淘金用的工具,如淘金盤、溜槽、淘洗桶、篩子、絨毯等,以及大量的糧食裝上大車。這些工具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財富。而那些糧食,則是他們在這片陌生土地上生存的保障。
一切準備就緒後,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馬匹嘶鳴著,拉著大車在鬆軟的土地上緩緩前行。一路上,他們將橫穿育空卡斯科奎姆三角洲。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等待他們的是未知的危險和挑戰。
育空卡斯科奎姆三角洲是一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地勢複雜多樣。這裡有一望無際的平原,草原上長滿了茂密的野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也有深邃的森林,樹木高大挺拔,枝葉繁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還有那蜿蜒曲折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弋。然而,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也隱藏著無數的危險。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