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然來到6月26日,法國的天空被戰爭的陰霾沉沉籠罩,局勢已然岌岌可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目睹著法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心中的憤怒與無奈如洶湧的暗流,幾乎將他吞噬。麵對這令人絕望的戰局,他終於忍無可忍,下定決心下達了撤換甘末林的命令,將扭轉乾坤的希望寄托在了德法戰爭時期的老將魏剛身上,期望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會像神奇的魔法師一般,為法軍帶來奇跡,一舉扭轉法國那如大廈將傾般的敗局。
然而,此刻的法國局勢,恰似一個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爛攤子,任何試圖挽救的努力都仿佛是在狂風中修補破帆,艱難而渺茫。魏剛老將軍雖然有著輝煌的過往,但此時對當下的戰況卻知之甚少,完全沒有意識到局麵究竟糟糕到了何種程度。年逾古稀的他,已然73歲高齡,本應在家中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而他的年紀,比前任指揮官甘末林還要大上幾歲,歲月不僅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更讓他的思維變得老化僵硬,如同生鏽的齒輪,難以靈活轉動,根本無法適應如今瞬息萬變、錯綜複雜的戰爭形勢。
就這樣,法軍倉促的臨陣換帥,不僅未能如預期般起到力挽狂瀾的積極效果,反而像在本就混亂不堪的局勢中投入了一顆巨石,激起了更大的波瀾,使得局麵愈發不可收拾,陷入了更深的混亂與絕望之中。
翌日,也就是開戰的第10天,古德裡安所率領的第19裝甲軍宛如一把寒光閃閃、鋒利無比的匕首,以雷霆萬鈞之勢,迅猛地掃過亞眠。那滾滾向前的裝甲洪流,所到之處,敵軍望風披靡。緊接著,他們風馳電掣般一路奔襲,直抵英吉利海峽,無情地切斷了英法聯軍的陸上退路。刹那間,英法聯軍仿佛被困在堅固牢籠中的野獸,左衝右突卻找不到一絲生機,徹底陷入了絕境。
時光匆匆流轉,到了第十三天,第19裝甲軍士氣高昂,再接再厲,一舉攻克了英吉利海峽沿岸的重要港口布洛涅。僅僅一天之後,也就是第十四天,他們馬不停蹄,又迅速占領了加萊。此時,第19裝甲軍距離英法聯軍控製下的最後一個港口敦刻爾克,僅僅隻剩下不到20公裡的咫尺之遙。與此同時,在19裝甲軍的右翼,萊因哈特指揮的第41裝甲軍同樣氣勢洶洶,如猛虎下山般抵至敦刻爾克附近,對困守此地的盟軍形成了合圍之勢。
敦刻爾克不過是一個小地方,滿打滿算也不過幾百平方公裡,然而,卻有多達40萬盟軍如沙丁魚般擁擠在這片彈丸之地。眾多士兵聚集此地,使得他們根本無法組織起行之有效的防禦體係。在德軍強大的火力威懾下,隻要一發炮彈呼嘯落下,便能瞬間在人群中掀起一片腥風血雨,送走一群鮮活的生命。盟軍的處境,可謂危如累卵,命懸一線。
眼看英法聯軍那40萬軍隊如甕中之鱉,被德軍緊緊圍困,已然無處可逃,滅頂之災如烏雲般壓頂而來。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希特勒卻突然下達了一道令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的命令——德軍立即停止前進。這道命令恰似一顆重磅炸彈,冷不丁地投入平靜的湖麵,刹那間,整個戰場都被震得陷入了短暫的驚愕與沉默之中。
德軍的將軍們,無論是久經沙場的老將,還是年輕有為的新銳,此刻都驚呆了。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疑惑與不解,完全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然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儘管心中充滿了困惑,他們也隻能無奈地服從元首這突如其來的命令。
正在裡斯本陪伴索菲婭的朱由檢,在得到這個消息的瞬間,同樣驚愕得瞪大了眼睛,臉上都是難以置信的神色。這究竟是什麼樣的操作?他的腦海中瞬間湧起無數個疑問。
“元首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帶著這個疑問,幾乎沒有絲毫猶豫,朱由檢急匆匆地趕到了元首官邸。
一見到希特勒,朱由檢便毫不客氣地質問道:“我尊敬的元首,為什麼要把進攻的軍隊停下來?請給我一個合理的說法?”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急切與質問,緊緊盯著希特勒。
“這個…~~這個…………”希特勒的臉上閃過一絲窘迫,平日裡的果斷與自信此刻竟消失得無影無蹤,囁嚅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到底是為了什麼?隻要讓第十九裝甲軍殺進敦刻爾克,與b集團軍群形成合圍之勢,就能一舉消滅這四十萬敵軍。到那時,英法兩國就再難有與我們抗衡的本錢,戰爭的天平將徹底向我們傾斜。”朱由檢心急如焚,言辭中滿是對局勢的清晰洞察和對機會的惋惜。
希特勒深吸一口氣,像是終於鼓起了勇氣,緩緩說道:“這個………,我認為敦刻爾克的地形並不適合坦克部隊展開大戰。敦刻爾克地區地勢低窪,河道縱橫交錯,遍地都是沼澤,這樣的地形對於裝甲部隊而言,簡直就是噩夢。裝甲部隊的優勢在於快速推進和靈活作戰,然而在這種地形下,根本無法發揮其所長,反而極有可能陷入陣地戰的泥沼,遭受不必要的慘重損失。”說到這裡,希特勒話鋒一轉,繼續說道:“而且,德軍裝甲部隊經過長時間的快速突進,補給線被極大地拉長。如今,後勤補給已經開始出現困難,急需進行全麵的休整和補充。同時,步兵部隊由於裝甲部隊推進速度過快,未能及時跟上,使得裝甲部隊的側翼完全暴露在外,猶如敞開的胸膛,存在著被聯軍趁機反擊的巨大風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你就輕易放棄了?你要清楚,這些人一旦成功跑到英國去,我們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前功儘棄。這些人可不是省油的燈,將來必定會殺回馬槍,到那時德國就將陷入危險的境地。”朱由檢毫不留情地點明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他的聲音因為焦急而微微顫抖。
“沒有辦法,德國的家底太薄了,總共才2700輛坦克,而對方的坦克數量將近5000輛。況且古德裡安和隆美爾的部隊孤軍深入,後方步兵卻沒有及時跟上。一旦被英法聯軍切斷聯係,德國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這些坦克精英,就將全部葬送在這裡。說白了,德國太窮了,沒有多少家底,根本經不起這麼折騰。我就這麼點本錢,以後還指著它們去跟約瑟夫死磕呢,絕不能全部葬送在敦刻爾克。”希特勒的臉上滿是無奈與苦澀,眼中透露出對德國未來局勢的擔憂。
“所以你就因為這點困難而慫了?就這樣錯失這千載難逢的良機。”朱由檢忍不住譏諷道,他對希特勒的退縮感到既憤怒又失望。
“你不懂!你沒親身經曆過與法國的作戰,我可是親眼見證那段殘酷曆史的人。當年的戰爭,德法兩國拚得你死我活,雙方都死戰不退,法國人太強悍了,鮮血流乾的那一刻還在戰鬥。法國人一向強硬,我實在不相信他們會在敦刻爾克就這樣束手就擒。我總覺得這裡麵一定有什麼陰謀,說不定他們正等著我們的裝甲部隊一頭紮進去,然後來個甕中捉鱉。所以我必須要再繼續觀察一下,順便等待步兵及時補上戰線的缺口,確保萬無一失。”希特勒回憶起當年那場慘烈的戰爭,眼中閃過一絲恐懼與謹慎,他堅信自己的判斷並非空穴來風。
“而且據我估算,法軍至少還能動用70個步兵師,這顯然是他們隱藏的預備隊。一旦德軍主力深陷敦刻爾克,被法軍預備隊合圍,戰爭一旦陷入久拖不決的局麵,我德意誌帝國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這才是我最擔心的事情。”希特勒說出了自己內心深處最擔憂的事情,他的眉頭緊緊皺在一起,仿佛已經看到了德國陷入困境的可怕景象。
“你這不過是猜測而已,你應該多聽從前線將領的意見。古德裡安和隆美爾發回來的消息明確表示,英法兩國軍隊已然潰不成軍,鬥誌全無。此時不發動進攻,更待何時?這可是絕佳的戰機,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有了。”朱由檢試圖說服希特勒,他希望希特勒能夠清醒過來,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朱大哥,我還有一個想法。如果這次放過被困在敦刻爾克的20多萬英軍,或許日後能夠和英國達成媾和。英國海軍的實力太過強大,如果能夠與他們結盟,對我日後對付蘇俄的約瑟夫將會有極大的幫助。如此一來,我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應對來自東方的威脅了。”希特勒眼中閃過一絲幻想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德國與英國結盟,共同對抗蘇俄的美好前景。
“彆做夢了,以英國的立場和利益考量,隻要英國和蘇俄不一起合夥來對付你,都算是你家祖墳冒青煙了。希特勒老弟,快醒醒吧,彆再癡迷不悟了。英國絕不會輕易與你媾和,他們必定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與你為敵。你不能對他們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朱由檢已經清晰地預見到了事情的結局,他毫不避諱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點醒希特勒。
“朱大哥,容我再想一想,我現在腦子很亂。”希特勒有些敷衍地應付道,他的內心此刻正陷入激烈的掙紮之中,各種想法和擔憂在腦海中交織。
“豎子不足與謀,如此優柔寡斷,你日後一定會後悔的。”朱由檢氣憤地說道,他對希特勒的猶豫不決感到無比失望。說罷,他頭也不回地大步離開元首官邸,隻留下希特勒獨自站在原地,陷入沉思。
在經曆了兩天漫長的休整之後,德軍終於接到了繼續向敦刻爾克推進的命令。然而,此時的英國當局早已敏銳地察覺到了局勢的危險性,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們果斷啟動了代號為“發電機行動”的大規模救援計劃。
在短短五天之內,英國政府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動員能力和高效的組織效率。一聲令下,全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緊急調集了大批海軍艦艇。從體型龐大、火力強大的巡洋艦,到靈活機動、擅長反潛的驅逐艦,從堅固耐用、負責運輸的運輸艦,再到小巧靈活、數量眾多的漁船,各式各樣的船隻紛紛響應號召,如百川歸海般朝著敦刻爾克彙聚而來。
與此同時,英國廣泛動員人民力量,將這場救援行動變成了一場全民參與的壯舉。無數民眾懷著愛國熱情和對盟軍的同情,自發地參與到這場生死救援之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駕駛著自家的小船,毅然決然地駛向敦刻爾克。這些小船雖然在體型和裝備上遠遠不及軍艦,但它們卻如同一股股涓涓細流,彙聚成了一股強大的救援力量。民眾們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加入到拯救盟軍的行列,為這場救援行動增添了一抹動人的色彩。
在接下來那緊張而漫長的九天九夜時間裡,英吉利海峽上呈現出了一幅驚心動魄的宏大場景:無數船隻如穿梭的梭子般往返於敦刻爾克和英國本土之間,它們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前行,爭分奪秒地營救被困的軍人。
最終,英國成功地從敦刻爾克救出了34萬人。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9萬,剩下的則是比利時人。這場堪稱奇跡的大撤退,為英國保存了寶貴的有生力量,未來還有機會與大明王朝和德軍一爭天下。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