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巴巴羅薩的計劃,指揮北方集團軍群的馮.勒布元帥在拿下波羅的海三國以後,將會同芬蘭的30萬軍隊進攻列寧格勒。沒曾想戰爭打到一半,芬蘭在奪取了在蘇芬戰爭中丟棄的土地以後就按兵不動了。
芬蘭人放了鴿子,馮.勒布元帥孤軍奮戰,好不容易攻到列寧格勒,就被盧加河擋住了去路,此地水網縱橫,河流眾多,還有大量樹林、沼澤、山地。德軍裝甲軍團的優勢難以發揮,就算重武器也因複雜地形難以推進。
曼施坦因帶著第56摩托化軍和蘇軍苦戰十幾天,竟然無能為力。
其實這也不怪曼斯坦因無能,實在是列寧格勒的蘇軍兵力實在是太強大了,無論是兵員、坦克、飛機,德軍全不占優勢。列寧格勒駐有90萬兵力,還有近百萬民兵武裝,總兵力近200萬,僅靠勒布元帥的70萬兵力拿下列寧格勒難度確實太大。
而且列寧格勒作為蘇聯第二大城市和重工業城市,沙俄時期就在城市附近修建了大量防禦工事,蘇聯時期又進一步修建了複雜的防禦工事,防禦陣地縱深達數百公裡。此地囤積了大量武器彈藥,具備堅守條件。
從戰略層麵來看,北方集團軍群原本就承擔著佯攻列寧格勒的任務,因此未能成功攻克這座城市,本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北方集團軍群成功牽製了蘇軍近二百萬兵力,為整個戰局做出了巨大貢獻,勒布元帥可謂功不可沒。
要知道,倘若沒有北方集團軍群的有力牽製,這些蘇軍和民兵一旦得到美國人提供的先進裝備,揮師南下,那必將給希特勒帶來巨大的麻煩,足以讓他焦頭爛額。
然而,希特勒對於這樣的戰果卻相當不滿意。他的目光始終緊盯著戰爭的進程,急切渴望著每一個戰略目標都能迅速達成。於是,他強硬地要求馮·勒布元帥,必須在9月19日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列寧格勒,否則便將解除勒布元帥的軍權。那語氣,如同冰冷的鋼鐵,不容置疑。好在經過布勞希奇元帥的一番耐心勸解,希特勒的怒火才總算稍稍平息。
此時的中央集團軍群已經推進到斯摩棱斯克一帶,再次突進200公裡,由於步兵的行動遲緩,跟不上裝甲集群的步伐,進攻行動不得不停了下來。
在這個時候,希特勒發現南方集團軍群竟然進攻緩慢,僅僅推進了不到八十公裡。這讓希特勒非常惱火,於是也化身微操大師上場了。
這真是有啥師傅就有啥徒弟,清一色的微操大師。
要知道南方集團軍群雖然人數眾多,但兵力構成極其複雜:南方集團軍群雖然有63個師,但其中包括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意大利等仆從國的軍隊。這些仆從國軍隊在戰鬥力、裝備和協同作戰能力上與德軍有差距,拖慢了整體進攻速度,且在指揮和協調上也存在諸多問題,這讓倫德施泰特元帥頭疼不已。
這裡,恰恰才是蘇軍防禦的重點,部署在此的是蘇軍精銳的西南方麵軍。斯大林深知烏克蘭和高加索方向的戰略資源對於德軍的重要性,認定這將是德軍進攻的重點區域,因此在西南方麵軍投入了大量兵力,總兵力高達130萬之多。蘇軍憑借頑強的戰鬥意誌和堅固的防禦工事,使得南方集團軍群難以迅速突破防線,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而且,德軍此次麵對的對手是年輕的基爾波諾斯上將。這位將領作戰固然勇敢無畏,但畢竟經驗尚淺。由於蘇軍經曆了大清洗,大量經驗豐富的將領被肅清,他作為年輕將領得以迅速提拔。僅僅在兩年前,他還隻是一個團長,如此短的時間內要指揮如此龐大的軍隊,著實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按理來說,以倫德施泰特元帥的卓越軍事才能,對付基爾波諾斯本應輕鬆加愉快。然而,他吃虧就吃虧在指揮的部隊大多是雜牌軍,各部隊之間協調進攻實在是困難重重。不同國家的軍隊,有著不同的作戰風格、訓練水平和指揮體係,要將它們整合起來,形成有效的戰鬥力,談何容易。
早在幾年前,約瑟夫便憑借著敏銳的戰略眼光,預判到希特勒一定會主攻基輔方向。因為基輔地區不僅是歐洲著名的大糧倉,擁有豐富的糧食資源,而且頓巴斯地區還蘊藏著巨大的煤礦,這些都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約瑟夫同樣癡迷於戰爭經濟學,深知這些資源對於戰爭勝負的關鍵作用,因此在此地布下重兵防守,配備了大批先進的坦克和火炮,構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所以倫德施泰特元帥推進緩慢也是有原因的。而且南方集團軍群兵力不足,再加上地形複雜,所遇之處多為沼澤,重武器無法快速突進,仆從軍又雜亂無章,這讓蘇軍的西南方麵軍有機會分出一部分兵力威脅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後路。
麵對如此嚴峻的局勢,希特勒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有必要做出重大戰略調整。他決定讓中央集團軍群麾下的古德裡安將軍,率領其精銳的第三裝甲集群揮師南下,與南方集團軍群會合,從而徹底合圍基輔的西南方麵軍主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想到,希特勒的這一決定,在德軍統帥部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瞬間炸了鍋。作為陸軍總參謀長的哈爾德,堅決反對合圍基輔這一戰略決策。
“尊敬的元首,蘇聯首都莫斯科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是蘇聯的政治中心,象征著國家的核心,更是主要的工業區和交通樞紐。我堅定地主張集中全部力量進攻莫斯科,一旦成功拿下此地,蘇軍必然會喪失戰鬥意誌,進而放棄抵抗,徹底投降。”哈爾德言辭懇切,試圖說服希特勒改變主意。
“是的,我完全認同哈爾德將軍的建議。直接進攻莫斯科,無疑是快速結束這場戰爭的最好辦法。”古德裡安將軍也站出來,表示支持哈爾德將軍的看法。他深知莫斯科在蘇聯的重要地位,認為攻克莫斯科將對戰爭走向產生決定性影響。
然而,希特勒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戰略考量。他憤怒地咆哮道:“你們到底懂不懂什麼叫戰爭經濟學?烏克蘭擁有我們德軍急需的糧食、煤炭、鋼鐵等重要資源,還有優良的港口。沒有這些資源,我們的戰士吃什麼、穿什麼?而且,從這裡出發,我們還能夠奪取高加索的油田,這些資源才是戰爭的命脈,是我們戰爭機器得以運轉的必須條件!”希特勒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急與堅定,他迫切希望將領們能夠理解他的戰略意圖。
“可是,一旦退出進攻莫斯科,等蘇軍構築好完整的防禦,我們再進攻恐怕就晚了?”哈爾德將軍說出了自己最擔憂的問題。
“可是?可是個什麼?如果放任西南方麵軍做大,他們就可以通過克裡米亞轟炸羅馬尼亞的油田,一旦油田被毀,我們的坦克就會徹底趴窩,你們這幫白癡!到時候德軍不用蘇軍來打,我們自己就會潰散。”希特勒瘋狂之中帶著一絲冷靜,試圖讓這些將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接著,希特勒開始長篇大論地講述自己對戰爭的深刻理解。他緩緩走到地圖麵前,手指在地圖上比劃著,說道:“戰爭的精髓,就在於儘可能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隻有這樣,才能在戰爭中創造出更多的戰機,進而實現我們的戰略意圖。如果我們不徹底消滅敵人的西南方麵軍主力,後果將不堪設想。”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們看,這裡就是莫斯科方向。一旦中央集團軍群久攻不下,等到蘇軍力量得到加強之後,他們必定會命令西南方麵軍抄了中央集團軍群的後路。到那個時候,各位又該如何應對?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我們攻下了莫斯科,如果斯大林帶著政府撤到烏拉爾山,繼續負隅頑抗,怎麼辦?你們都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斯大林絕非一個普通的領導者,他就是一個戰爭魔鬼,不能以常人的思維來衡量他。隻要他還活著,就休想讓蘇俄放棄抵抗。我們現在所麵臨的形勢,可能比當年拿破侖遠征俄羅斯更加艱難,因為如今蘇俄背後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美國作為後盾,他們隨時可能為蘇俄提供源源不斷的援助。”
希特勒這一番言辭激烈且邏輯嚴密的分析,讓所有將領都陷入了沉默。他們開始重新審視當前的戰局,思考希特勒決策的合理性。
時間在沉默中緩緩流逝,過了良久,古德裡安將軍緩緩走到希特勒麵前,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
“尊敬的元首,您的觀點是正確的,我收回我之前不成熟的建議。我將立刻執行您的指令,南下會同倫德施泰特元帥領導的南方集團軍群,合圍基輔,全力消滅蘇俄的西南方麵軍主力。”古德裡安將軍的態度轉變,表明他已經認同了希特勒的戰略決策。
看到古德裡安將軍傾向於元首的觀點,哈爾德將軍深知,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誰能夠再說服希特勒令其改變主意,於是也無奈地閉上了嘴巴。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