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戰鬥的勝利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德軍和盟友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首先,他們在戰場上遇到了德軍坦克的克星蘇軍的t34中型坦克,t34裝備76.2毫米火炮,在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61毫米鋼板,采用傾斜裝甲設計,如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麵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130毫米,大大提高了抗彈性能。
其配備的500馬力的b2柴油發動機,使他具備重量輕、功率大的特點,再加上僅30噸左右的車體重量和寬履帶,使其具有優異的機動性和越野能力。
這種坦克全麵壓製德軍的一號二號坦克不說,就是麵對三號四號坦克也具有不俗的戰力,甚至略微超過一籌,給德軍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對於大明王朝的謝爾曼坦克,對陣t34坦克也不占上風,甚至屢屢被t34擊中,畢竟謝爾曼坦克可是有著“郎森打火機”的稱謂,那是一打就著火。
不僅如此,戰場上還發現了kv1重型坦克的身影,其裝備76毫米炮,可在500米外擊破德軍iii號、iv號坦克的前裝甲。反觀德軍和大明王朝這裡,無論是三號四號坦克還是謝爾曼。坦克對厚重的kv1重型坦克皆無能為力,無法擊破是堅固的防禦裝甲。
德明聯軍的一輛輛坦克很快被蘇軍擊毀,損失了上百輛的坦克,在聯軍內部造成了恐慌,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東線“t34坦克危機”。
這種情況很快被古德裡安將軍和霍普納將軍發現,被報告給了德軍統帥部和陸軍參謀部。
於是在元首和陸軍參謀部的乾預下,德國軍工研發並生產7.5pak40反坦克炮和7.5kkstuk40坦克炮,這些火炮使用鎢芯穿甲彈能在較遠距離擊穿t34的裝甲。
同時德國開始研製各種先進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應付t44坦克危機。
不過這些武器在當前的戰場上是無法獲得的,為了挫敗蘇軍的進攻,英勇的德軍戰士在古德裡安的指揮下,創造性的使用88毫米高射炮,放平了轟擊t34坦克,獲得了不俗的戰果。
“古德裡安將軍,你真是太聰明了,竟然發明這種辦法打擊t34坦克,高!實在是高!”對此,鎮南王吳三桂佩服的舉起了大拇指。
此時的蘇軍西方麵軍司令葉廖緬科率領兩千多輛坦克對古德裡安的第三裝甲集群和吳三桂的第一坦克師發動了集群衝鋒。
雙方坦克數量對比懸殊,蘇軍擁有2000多輛t34坦克,古德裡安和吳三桂手下的坦克全加上也不過是一千七輛,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如蘇俄。而且經過多次大戰,此時坦克數量不足一千五輛。
幸好古德裡安發明了88高射炮打坦克的辦法,提前準備大量的高射炮,裝備在坦克部隊之中。
麵對葉廖緬科的坦克大軍,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開始挨個點名,摧毀了大量蘇軍坦克,從而確立了其作為優秀反坦克武器的地位。
在88毫米高射炮的持續打擊下,蘇俄的西方麵軍的坦克部隊終於撐不住了,被擊毀了六百多輛坦克,開始潰敗下來,吳三桂乘機帶領第一坦克師和古德裡安的第二裝甲集群擊敗了西方麵軍的裝甲部隊主力,繼而突破了蘇軍第13、第50集團軍的薄弱防禦,於10月3日占領奧廖爾。
在奧廖爾期間,由於坦克部隊損失了不少坦克,人困馬乏,再加上中央集團軍群的步兵沒有及時跟上,吳三桂要求部隊進行休整。
“不行,做為坦克集群,我們的任務就是不停的運動,撕破敵人的防線,向敵人薄弱的縱深發展,從而調動敵軍的主力疲於奔命。,進而給主力部隊製造戰機。如果我們在奧廖爾止步不前,很有可能被葉廖緬科的西方麵軍主力包圍。葉廖緬科和羅科索夫斯基在這裡的部隊人數占據優勢,打持久戰,打消耗戰,我們打不起。”古德裡安將軍開始對吳三桂和彭澤濤傳授和講解裝甲集群的作戰技巧。
“古德裡安將軍,我很不理解,不停的向縱深推進,步兵跟不上裝甲集群的腳步,萬一被敵人包了餃子怎麼辦?”年輕的彭澤濤將軍開始發問,他對這種戰術非常不理解。
這個你不用擔心,隻要你不停的運動,敵人的兩條腿是追不上坦克輪子的。而且快速的運動,敵人根本就摸不清我們的方位和動向,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坦克部隊最大的弱點就是徘徊不前和原地不動。,你如果原地不動,喪失機動性,隨便一個步兵抱著炸藥包就把你解決掉了,是不是很可怕。”
古德裡安將軍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把坦克的機動性講的一清二楚,令吳三桂和彭澤濤將軍佩服不已。
說完這些,古德裡安將軍又擔憂的說道:“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元首命令,要我們在11月底拿下莫斯科,所以並沒有給部隊準備足夠的棉衣和過冬物資,而且這次台風行動,最高統帥部和陸軍參謀部並沒有留下足夠的戰略預備隊?”
“你說什麼?沒有準備棉衣和過冬物資,可是眼下,莫斯科附近馬上就要進入寒冬,我們豈不是要活活凍死?”聽到古德裡安將軍擔憂,曆經沙場經驗豐富的吳三桂開始大吃一驚。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