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被遞上前,梁瀾見到《醉月樓序》四個字,指尖下意識顫了下,手中的碗差點就掉在了地上。
果然,是唐安!
她還想調查一下,再向父皇稟報,沒想到太子的速度比她更快……好吧,她比太子更快,她已經先得手了。
太子頂多是得到唐安的心,而她已經得到唐安的人了……
“詩詞?對聯?”
梁帝接過手稿,眉頭微皺。
隨即,他目光落在《醉月樓序》上。
剛看片刻,他蒼白的臉上便浮現一抹震驚。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好氣魄,好膽色……咳咳……”
梁帝捂住嘴一陣咳嗽,才抬頭看向太子麵帶激動道:“文章很好,這是誰寫的?”
太子笑著拱了拱手,道:“父皇容兒臣賣個關子,父皇先看完,兒臣再告訴父皇真相。”
“嗯?”
梁帝眼睛陡然眯了起來,他分明從兒子的眼中看到了狡黠。
他這兒子素來行事周正,鮮有這樣的一麵,就是性格過於仁慈了。
而一個仁君,絕不可能是趙闊等這些奸賊的對手。
所以,他才讓太子開通文館,以尋求新的輔政之才。
莫非,這就是通文館學子的作品?
梁帝迅速看完文章,連連點頭,最後連忙將最底下的一張紙抽出來。
上麵題著的,儼然是一副對聯。
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橫批: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梁帝指尖下意識顫了顫,眼睛緩緩睜大。
這篇文章固然很好,堪稱千古奇文,區區幾百字寫儘了一個少年的滄桑和淩雲壯誌。
可最打動梁帝的,卻是這對聯的橫批!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若天下人都有這覺悟,大梁如今豈會淪落到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地步!
能寫出這橫批的人,是個人才。
梁帝抬頭看向太子,欣慰道:“看來你找到了一個不錯的人才,你這麼捂著,那說明這人朕是知道的。”
“說吧,是哪位大臣的後輩?”
太子看了一眼梁瀾,才看向梁帝道:“永安侯前世子,唐安。”
梁帝對永安侯秦擎的好感早已為零,聞言頓時冷哼一聲道:“嗬,原來是那個粗鄙武夫的兒子,朕確實聽說他找回來的那個……”
話沒說完,梁帝臉色一僵,猛地抬起頭。
那張蒼白的臉瞬間變得淩厲起來,深陷的瞳孔也泛著寒光!
“你再說一遍?!”
太子連忙拱手,道:“正是父皇寄予厚望,並且親自為其鋪路的前永安侯世子,唐安。”
聞言,梁帝瞬間呆住。
唐安?當年老天師空中能給大梁帶來中興的家夥?
這怎麼可能!
這家夥他秘密監控了十幾年了,完完全全就是個紈絝敗家子。
吃喝玩樂樣樣精通,識文斷字那是一竅不通,當初派去給他開智的那幾個夫子,可是全部被氣得發毒誓此生不會再給任何兒童開智了。
現在卻說,這文章和對聯,出自這紈絝之手???
“父皇,兒臣可以為證,文章的確是出自唐安之手。”
梁瀾也站起來,欠身一禮道:“這篇文章,是唐安昨日在沈紅袖的醉月樓所寫,本來兒臣想再查一下再向父皇彙報,沒想到太子已經想到兒臣前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