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半子如此說,伏羲知道半子已經打定了主意,那到嘴邊的讓半子放棄書寫道文改由風裡希書寫的話隻得咽回肚裡。
隨後兩人返回部落半子便將其居住的洞府用三元棋盤給封了起來,任何人都感應不到內裡半子書寫道文的情況。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是書寫道文時不能被人打擾,必須專心致誌,否則那書寫的道文有絲毫偏差,整個文書就等於報廢了需要重新尋找合適的文書載體書寫。所以半子才用三元棋盤將整個洞府封禁起來。同時伏羲也交代了人在外麵看守,以防那個不明情況的族人打擾半子。畢竟這書寫道文伏羲也是明白其中情況的,自然不會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時間匆匆,在半子閉關書寫道文的第四年就有部落開始帶著收集到的東西趕到了姞部。而這第一個趕到姞部的並不是離著姞部最近的贏部或姬部,而是離著姞部不遠不近的媯部。
要說起來當初各部遷徙,雖然有半子提供的山海圖,但那地圖也是異常粗劣,再加上時移世易,當初鯤鵬祖師記下的地圖都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了。洪荒各處經過自然變遷,或者人為改變,一些大能爭鬥也會對地形造成大的損傷。所以各支遷徙隊伍一路上各種狀況凶險不斷,可是損傷了不少的族人。但這八支隊伍中有一支在一路的遷徙中卻幾乎沒有遇到大的凶險,那遷徙的路途中族人幾乎沒有損傷幾個。這支隊伍就是由媯帶領的北遷隊伍。
其實說來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半子,當初半子北遊雖不是走的正北直線,但大致方向卻沒有大的偏差,所以其對北遷路線提供了不少信息。而有著半子走過的路線,那北遷隊伍隻需要沿著半子所提供的路線信息,任何地方有會威脅到人族的凶險都可以提前避開或者解決掉,這自然也就使得北遷隊伍遇到的威脅最少。
也正是因為北遷隊伍損傷最少,而且遷徙速度最快,所以最先安穩下來,得到了先一步其他部落的發展。若不是姞部出了伏羲,不僅改變了人族繁衍後代的狀態,更是一項項發明促進人族發展,解決一個個阻礙族群壯大的問題,八支分脈恐怕最大的名頭就要落在媯部頭上了。
即便如此,因為後續的各部派人前往姞部學習交流,媯部慢了姞部一段時間,但如今發展壯大的也非迅速,還是僅次於姞部的部落。所以各部收集封禪用品的任務媯部最先完成,第一個派人帶著東西趕到了姞部。
而隨著媯部的到來,就好像開啟了閥門一般,其他幾個部落也在接下來的時間相繼到來。而他們所負責收集的東西也都基本收集完全,隻有幾樣十分珍稀之物沒有找到。不過這些東西都有替代之物,並非是非他們不可,所以封禪所需之物算是徹底準備完全。
等到第九年時,來自祖地的隊伍也趕到了姞部,而祖地隊伍的帶隊之人正是乙、己、辛三人,而隨他們前來的還有一百零八位先天人族,可以說整個祖地的先天人族來了大半,之所以如此其實也是早就商量好了的,那封禪祭天會引的邪祟侵擾,自然需要足夠的防護力。而如今的人族除了極個彆後天人族資質非凡修行快速外,大部分的修為實力都差著先天人族許多。這防護的任務自然是由先天人族組成陣勢最佳。如今的先天人族隻有一百多位,其中最合適的便是天罡地煞陣勢,需要一百零八人才能組成,這也是如今先天人族能拿出的極限。
至於巢則是留守祖地鎮守,畢竟封禪雖然重要,但祖地安全也不能不顧,而其他部落其實也差不多基本上各部的首領都留在部落坐鎮,以防到時候隻顧著封禪而使得各部空虛,被妖邪襲擊到時候喜事反而成了喪事。
乙幾人不僅帶來了一百零八位先天人族,同時封禪所需要的人族兩件寶物造化蓮燈和青史碑也同時都帶了過來。如此一來,整個封禪需要的東西除了半子需要製作的表天文書算是全部備齊。
半子也沒讓眾人久等,去卡著封禪時間的前夕出關,而是在祖地眾人到達後的不足一年的時間裡終於完成了文書的製作出關。
這表天文書半子為了避免本源損失太過嚴重,所以足足耗費了七年時間這才完成了文書的製作。不過等其出關時,呈現在眾人麵前的容貌還是顯露出其本源缺失的情況。半子的身形容貌倒是沒有因為本源損失而出現大的變化,但是其一頭長發卻由原來的烏黑變成了灰白之色,顯示著其本源缺失的問題。
對於半子的情況與其相熟的眾人自然是擔心不已,不過半子卻表現的不甚在意,彆看其頭發灰白,其實因為此次製作表天文書足足用了七年,雖然刻畫道文以其如今的修為還是會損傷本源,但在這麼久的時間裡其是一邊消耗本源書寫道文同時又在一邊溫養本源,所以其本源隻是損失了不到三成,對如今的他來說,雖有影響卻也不會出現危險的情況,那頭發變作灰白之色也是因為本源一邊消耗一邊溫養補充造成的。
看到半子卻是氣色不錯,不似故意偽裝出來無事欺騙眾人,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如此隨著半子出關,封禪所需之物算是徹底準備齊全,隨後其便安排人先行前往泰山修建封禪台。畢竟這封禪並非是隨便在泰山之上找一處地方祭天就可以了。泰山方圓不下十萬裡,其中峰巒聳立,各種福地洞天也是不少,另外還有許多修行者在泰山建立道場修行。尤其是其中有一位碧霞元君乃是玄門的一位大能,其實力也是掌道之境,雖受昊天之請入了天庭任職,但其道場就在泰山,人族要在泰山封禪,自然是要提前與這些地主打下招呼。不過有著女媧娘娘的麵子,也沒人真敢為難人族。
喜歡壬祖傳請大家收藏:()壬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