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子一路行進,隻見山中有靈峰險峻,奇葩多生。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摘自《與朱元思書》
半子一邊行走,一邊左右觀看景色心中不住感歎:果是名山盛景,大能道場。行走間轉過一處山坳,忽見有一人靜坐禿石之上。
這人裝貌甚異他人,蓬鬆長發在頭頂挽著一個鬆散發髻。身上隻著一襲灰色麻布衣裳,既無花紋更無一物裝飾,甚至看著已經有些破碎,看著甚是樸素。足下更是不著鞋襪,赤著雙足,看腳上的老繭,便知其必是赤足而行多年。在其靜坐的禿石之上,還擺放有一樣事物,其形狀與藥壺相似,不過材質卻是看不出來,似金、似玉、似木、似石難以分辨。
若說這是哪一位,後世也是赫赫的有名,有詩雲:東方琉璃寶光境,真聖佛陀號藥師。
參得三藐菩提法,體悟九九歸真理。
左手提壺能消災,右手無畏十二誓。
身後日月光永隨,解厄禪音傳萬世。
半子走到近前之時,藥師亦有所覺,隨即睜開雙目看向半子。見對方看向自己,半子急忙上前行禮道:“晚輩半子見過接引前輩!”
聽到半子的話,藥師不由呆愣了一瞬,隨即便明悟了過來,麵露笑道:“道友客氣了,貧道藥師,接引乃是家師法號,不才不敢假托老師名號……”
聽到藥師的回話,半子先是一愣隨即知道自己認錯了人,哪怕多年修行,也不由得臊得臉色微紅,急忙再施禮道:“是在下孟浪了,藥師道友勿怪……”
藥師含笑搖頭道:“無妨……”
其實也不怪半子認錯人,一則之前他在棲霞觀幻境之中時,曾多次拜見接引道人,幾次路途皆是一般,如今再次到了幻境中見到接引道人時的地方,其見到藥師高坐參禪,自然下意識就覺得藥師便是此地主人接引道人。
二者幾次麵見接引道人,對方性情卻全部迥異,因此半子對這位大神的性情也便沒了把握,生怕對方如某些幻境中時,是個難相處的,因此才會急匆匆行晚輩禮,好給對方留個好印象,也免得多生事端。
三則這位藥師形容打扮,與半子之前幻境中時見到的接引道人很是相似,加之其知道那幻境所化並非接引道人真實容貌,如今見了藥師,兩者對照,自然是下意識便覺得對方便是接引道人。
四則半子在那幻境中多番輪轉,哪怕這些年煉寶耽擱了時日,腦子還是有那幻境餘波影響,一時間判斷思維有些失據。這多番因素之下,這才鬨出了這場烏龍。
半子因為鬨了烏龍,一時間倒是不知如何開口。眼見二人間氣氛有些尷尬,這位藥師卻是個善解人意的。
藥師道:“道友來此可是要拜訪家師?”
見對方主動開口緩解尷尬,半子羞臊之意這才稍稍散去,急忙回道:“不敢瞞道友,在下聽祖凰所薦,特來此拜訪接引前輩,不想在下唐突,卻將道友認作了令師……”
聞言藥師解釋道:“也無怪道友認錯,此處原本是家師道場,隻是家師開辟了極樂世界,其便往極樂世界坐守,此處吩咐貧道看守。若是道友來的早,所見自是家師……”
“極樂世界?”半子聞言好奇問道。
藥師回道:“不錯,那極樂世界乃是老師以大法力、大神通所開辟出的一處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半子呢喃一聲,這個詞他聽著耳熟,稍一思索隨即便想了起來,原來是當初在鳳凰天時聽金幺曾提起過,說是鳳凰天乃是一方大千世界,隻是半子當時事忙,也便忘了詢問大千世界是什麼。如今聽藥師提起,自然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何為大千世界?”
喜歡壬祖傳請大家收藏:()壬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