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應龍這尷尬的身份,使得其為各方不容,時常遭受欺淩。隨著時間流逝,其性子也變得越發冷唳,再加上其打架越發不要命的打法,這才少了許多欺淩之事。畢竟雖然其不被龍鳳二族承認,但他那龍祖、鳳祖的血脈卻不是假的,雖然鳳祖已經身隕,但龍祖卻還活的好好的呢,即便其已經去了域外混沌,可誰又能保證其會何時歸來。一旦誰真的下死手殺了應龍,若是被龍祖知道,那可就有得受了。這就好比帝王的子嗣中,不受寵的哪怕宮女太監都能隨意欺負。可若是誰真的將這皇子給弄死被帝王知道了,哪怕他再不喜歡這個兒子,其也必定送對方一套九族消消樂。
而對於龍祖這等級的存在,那可不是人間帝王可以比的,那帝王還能被人算計隱瞞,可似龍祖這種等級的存在,隻要有心推算,體察天機,這世間少有能遮蔽其感應的存在。其隻需稍稍推演觀測天機,前後之事便可一清二楚。
而應龍也正是明白了這事,所以後來受到欺淩之後,越發不要命起來,反正對方絕不敢置自己於死地,而自己把對方打死其也隻能是白死。也正是應龍這種以命搏命的做派,這才讓許多人生了顧忌,不敢再隨意招惹。不過這招也隻對實力比其強得有限之人或是沒什麼大靠山的有用,更何況此時的洪荒依然遵從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哪怕是有強大靠山的,出門在外受了欺負,隻要沒傷到性命,其實也不會有長輩出頭護短,你技不如人就好好修煉,等實力上去了自己報仇。
這種風氣其實一直到後世的封神之戰也還是主流,那闡截二教的門人鬥法,也沒有說自己門下技不如人被打了師父就急吼吼的為徒弟出頭的,最多也就是賜件法寶,讓門下自己把場子找回來。這也是為何那聞仲四處搬人卻從不曾想過去找他師父金靈聖母出頭的原因。如那趙公明將十二仙打了一遍,闡教眾仙無一人是其對手,甚至將黃龍真人吊在轅門羞辱,元始天尊也不曾動過為弟子出頭的打算。而後來之所以會出麵破黃河陣,卻也非是為了弟子出頭,完全是那三霄不知進退逼得元始天尊不得不下界。畢竟那封神之事乃是鴻鈞老祖欽定,三聖共同簽壓了封神榜,而三霄倒好,兩軍陣前擺下黃河陣,將個闡教眾仙全都拘在陣中不殺不放,使得闡教門人不敢行,截教門人不必出,一時間以一己之力將個封神大劫按下了暫停鍵。
如此情況自不被容許,那元始天尊也還算厚道,先是等了其幾日,給三霄時間,或殺或放,亦或是殺幾個放幾個撤陣回去亦無不可,畢竟總不能隻能你殺人,不能彆人殺你,那十二仙本就是引劫之人,俱在劫中,縱使全都應劫,元始天尊也早有心裡準備。可直到元始天尊臨塵,甚至先行放出法象警示三霄,三人卻還吃了秤砣鐵了心的不肯撤陣,非要丈量聖人手段,這才致使太上臨塵,二聖會黃河惹下殺身之禍,而通天教主看在眼中不發一言。
洪荒有著這種風氣,縱使那些大能門徒,神聖後裔,尚有被欺負教訓的時候,況且應龍這個爹不疼娘不愛的,自然是被欺負的首選。而應龍那搏命的打法,卻也實實在在嚇退了不少人,為其避免了許多麻煩。
想著關於這應龍的種種傳聞,半子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感慨同情。畢竟論起來,應龍的出身資質絕對是洪荒最頂級的,甚至其比起那青龍孟章神君也不遑多讓。可就是如此好的出身資質,這麼多年過去了,其還不過太乙金仙境,落得在洪荒四處流浪奔走,無有立身之地。究其原因自然是其不被二族認同,就連龍鳳二族的傳承神通其都未曾學得,一路走來更是未曾得過絲毫外人的指點,畢竟他這個身份,哪怕修行資質再好,也少有人願意陷在麻煩之中去傳授其修行之法,這種情況可以說比人族還要更差的多。
半子他們出生好歹還有女媧娘娘傳授的修行功法,後來其四處遊曆也多得各方大能的幫襯,其他族人也有不少奇遇,彼此又能夠互相交流答疑解惑。
對比之下,應龍可以說其能有如今的修為完全是靠著自身摸索,再加上其自身的資質非凡。不過僅有這些,卻也注定了其實力要遠低於同階之人,畢竟沒有厲害神通法寶,隻靠著自身摸索出來的手段能有多強,而想要憑空靠自身天資創出厲害的神通手段也是笑話,要知道雖然洪荒有不少厲害人物都有自身獨創的神通手段,但就如半子自創的蝶夢逍遙,那可是有著眾多頂尖遁術打底,才得以成行的。若是半子在沒有習得任何遁術神通的情況下想要創造出蝶夢逍遙這門神通,那和天方夜譚無異。而洪荒流傳的各種大神通,其實都是靠著前人積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創造出來的。想要憑空從無到有的創造出一門厲害神通,不僅需要自身本身就是頂級的高手,更是需要億萬年的時間消磨,而應龍顯然兩點都不符合。
不過雖然應龍沒有厲害的神通手段,但靠著那一次次的生死搏殺,近身對戰時隨機應變的能力卻也遠超他人,更因為無數次的受傷也造就了其皮糙肉厚的防禦肉身。
“可惜!這應龍哪怕隻有龍鳳任何一族的血脈在,有這般好的資質在,恐怕也早就入掌道境了……”
半子心中感歎,對於應龍的遭遇也越發同情起來,同時心中又隱隱有念頭生起,認為其這般好的資質不應該就這般白白的浪費掉,因此看向應龍的眼神也發複雜。
“嗯?”
察覺到半子的關注,應龍不由眉頭微蹙,隻因為半子那複雜的眼神讓其有些看不懂,畢竟自其出生以來,接觸的大部分人都是眼帶嫌惡,瞧不起、譏誚等惡劣的神色,直到其遇到軒轅,軒轅給了他不一樣的感覺,這才使得其願意和軒轅交心,甚至彼此結為了弟兄。可如今半子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僅與其他人看自己如看異類的神情不同,又與軒轅看自己的眼神也大不一樣,這不由讓應龍覺得心中異樣,隻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使得其對任何人都保持了戒心,所以隻是冷冷回了半子一個眼神,便扭過了頭去。
“見過道友……”
喜歡壬祖傳請大家收藏:()壬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