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沒有得到最高權力時往往謹小慎微,可一旦得到它,就會立刻變得狂妄自大起來。
一路走來,雷闖最擅長的伎倆就是借刀殺人。
無論是十年前借盟主堂大婚殺害老門主葛洪,還是十年間借清除項雲殘黨殺害門中不服自己的故舊遺老,如今又借項雲之手清除少門主葛修文,借浪裡蛟鄭憨大之手解決二少爺葛修武,再借項雲之手手刃殺子仇人封不平,可謂步步為營。
幕後運籌,不沾因果。
多年以來,玄武門中竟無幾人識得其真實麵目,就算雷闖屢次僭越,擋在少門主麵前發號施令,也被大家習以為常。
弟子們隻以為雷闖為門中之事鞠躬儘瘁,不曾想他竟會是一切的幕後黑手。
如今,二位公子已經基本確定死亡,所有的障礙均被清除,雷闖已經站在權力的頂峰,無人可以阻擋。
此時此刻,登臨頂峰的雷闖反而不急於殺死陳忘了。
雷闖手持槳刀,緩緩走向玄武首,站在那又長又高的台階之上,俯瞰玄武門的眾多弟子們,頗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自負和大權獨攬的從容。
這,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東西嗎?
是的,這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東西。
如今,它觸手可得。
玄武首下,眾多弟子一片大亂。
雷闖知道,突然失去領路人,大家都會對玄武門的未來感到迷茫。
而他雷闖,將臨危受命,做玄武門的領路之人。
雷闖用手中槳刀刀柄猛戳地麵,發出鏗鏘之聲。
鐺,鐺,鐺……
三聲擊響回蕩在玄武門中,震動耳膜。
直到將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在自己身上,雷闖才緩緩開口道:“如今玄武門二位公子接連喪命,葛家雖無後人,但玄武門仍在。堂堂四大派之一,怎能因一姓之亡而分崩離析?今我雷闖不才,願暫代玄武門門主之位,他日若覓得良才,再將門主之位拱手相讓。”
一番話,引得玄武門弟子們一陣紛紛議論。
有支持的,認為支撐玄武門非雷闖不可;也有反對的,但也隻是認為二位公子屍骨未寒,雷闖此行未免操之過急,但除此之外,又彆無他法。
雖然各有想法,但是真正麵對高高在上的雷闖,卻無人敢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隻敢在暗地裡小聲議論。
雷闖根本就不在乎這些不敢出頭家夥們的議論,開口道:“今日,我便發玄武令三條,請大家務必遵從。”
玄武令乃玄武門門主專屬令牌,代表了玄武門的前進方向和未來路線,遵守了玄武令,便是默認了發令者的門主地位。
雷闖的眼光環視了一下台下的眾弟子,見弟子們目光閃爍,不敢與之對視,感到十分滿意。
他清了清喉嚨,道:
“一、誅殺魔頭項雲,報我玄武門的新仇舊恨。
二、下江湖追殺令,所有玄武門弟子,若見浪裡蛟鄭憨大,不必講話,直接殺死。
三、即日,開放’桑’、’建’、’若’、’尋’四堂,四位堂主解禁,不必駐守玄武足觀察海眼動靜。另外,玄武門移居玄冥澤邊緣陸地,不必死守水都玄武像。”
對於雷闖的玄武令,前兩條自不必說。
葛家二位公子接連被殺,此仇不報,玄武門如何立足於江湖?
這也是雷闖的高明之處,將兩件必做之事混於玄武令中,若不從,則是有仇不報,會立刻喪失人心;若遵從,等於變相承認了雷闖的門主之位。
關鍵在於第三條。
這一條,也是弟子們議論最多的一條。
出於長久以來的慣性思維,弟子們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要離開這座巨大的玄武像。
玄武像是門派的信仰和基石,沉澱著玄武門的百年曆史,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與此同時,無人可以忽略的事實是:自從十五年前玄冥澤漲水,玄武像就已經不適合這個門派繼續居住和存續了。
十年前,玄武像本該完全被玄冥澤淹沒,是門主葛洪逆天而行,強行堵塞四小海眼,阻止了玄冥澤漲水,才給玄武門強行續命十年。
十年間,葛洪門主留下的將海眼疏通,等玄武出水的夢想在一代代玄武門弟子之間傳承,卻始終沒有等到這一天。
漫長的等待會耗儘人的信心和耐心,對於玄武出水的迷夢,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了。
十年間,完全淹沒在玄冥澤之下的玄武像已經逐漸殘破和不堪重負。
玄武尾出現了嚴重的滲水,玄武內部空間也常年處在潮濕和陰暗的環境之中,不少弟子都患有濕疹,年長的弟子甚至飽受風濕疾病的折磨。
莫說水下的玄武門,就是外麵那看似熱鬨的水都,在數十年的大水浸泡下,人口也在逐漸流失。
大家陸續離開了看不到龜背的龜背島,搬到陸地生活。
長此以往,水都早晚會變成一片廢都,玄武門也將不再有未來。
這個時候,雷闖提出的搬遷玄武門的提議怎能不讓人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