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之時,便是大軍攻島之時。
按照戚弘毅事先部署,張博文及沙不遇提早帶人先乘大船出海,於聞濤島周邊設下埋伏。
其餘將士,皆在海波城下列陣,與倭寇盤踞的聞濤島隔海相望。
戚弘毅身披甲胄,站在軍前,海風吹拂,披風飛揚。
麵對整齊的軍陣,戚弘毅做著戰前動員:“將士們,聞濤島就在眼前,待到退潮之機,便需爾等跨越十裡灘塗,登臨聞濤島,與倭寇短兵相接,斬敵當先。此一去,待到潮漲之時,便困於聞濤島,除殲敵外,再無半點退路。此一戰,不勝便死,有進無退。士皆當效死力,有功者賞,言退者,斬!”
“將軍放心,我等定奮力衝殺,一戰滅賊。”將士們齊聲呐喊,聲震海疆。
未幾,潮水果然如約而退。
退潮之後,聞濤島與陸地相連,中間相隔十餘裡泥濘的灘塗。
“時機已到,今當攻島殲敵,蕩平倭寇,以安東南。”戚弘毅望見潮退,於軍前振臂高呼。
他下令道:“程晟聽令,命你率一千將士,背負木板稻草,涉灘塗,開步道,奪取聞濤島灘頭陣地。”
“程晟接令。”
“孔雙索前輩,”戚弘毅向玄武門孔雙索抱拳行禮,道:“麻煩玄武門弟子以舟盾運送稻草木板,助我軍中將士涉過泥濘灘塗。”
“自當義不容辭!”孔雙索抱拳還禮。
隨即,他招呼手下玄武門弟子:“玄武門的弟兄們,一展身手的時候到了,好叫軍中兄弟們看看咱們的本事。”
玄武門弟子們各持一麵改造過的舟盾,躍躍欲試。
待安排好進攻事宜,戚弘毅伸手一指,指向身旁矗立的一麵通天戰鼓,道:“將士們,我親為爾等擂鼓助威,聞鼓則進,鼓停則歇,不得有誤。”
說罷,戚弘毅卸下一身重鎧,擼起袖子,露出精壯的胳膊,登至鼓台之上,握緊鼓槌,敲響隆隆戰鼓。
鼓聲陣陣,震天徹地。
軍中將士聽聞進攻鼓聲,心潮澎湃,熱血上湧,在程晟帶領之下,紛紛邁入泥濘的灘塗,一邊鋪設稻草木板,一邊向聞濤島方向快步進發。
玄武門弟子亦不落人後。
卸下螺槳的舟盾在灘塗之上滑行,速度甚快,恰如平地走馬一般,來往穿梭,為將士們運輸稻草木板等鋪路之物。
在玄武門弟子們的幫助之下,鋪設稻草木板的效率大大增加。
此戰之後,舟盾因能在泥濘之地行如走馬,亦擁有了一個全新的綽號,名為“泥馬”。
蘇玨眼見程晟帶領一千精兵衝鋒在前,卻將自己和其餘五千餘將士晾在岸上,心中暗自焦急,好想衝將上去,領兵助戰。
可不見戚弘毅的軍令,即便是蘇玨,也隻能暫時按耐住上陣之心,暗自為程晟等先鋒將士加油助威。
再看程晟率領的一千先鋒隊伍,不多時便已經跋涉數裡,在他們身後,是用稻草和木板鋪成的一條堅實的道路。
然而,儘管先鋒將士們士氣高昂,灘塗畢竟泥濘難行,將士們又身負重鎧,不多時,便氣喘籲籲,體力下降,動作也漸漸慢了下來。
蘇玨見狀,主動請纓道:“將軍,換我們上吧!讓兄弟們在此坐等,不如上場拚殺。”
“繼續等著,就地休息,勿複多言。”戚弘毅不準蘇玨上場。
蘇玨雖悶悶不樂,但軍令如山,隻好退回隊伍之中。
衝在先鋒隊伍最前麵的是裴南帶領的小隊,刀盾手侯小誠早就體力不支,勉強跟著隊伍行進,不多時,就連人高馬大的雄大忠也累的氣喘籲籲。
幾人眼見聞濤島仍舊遙不可及,氣喘籲籲地問道:“裴南,如此跋涉,何時是個頭兒啊!”
裴南雖也感到疲憊,但身為一隊之長,決不能表現出來。
他鼓勵眾人:“鼓聲不停,便要全力衝鋒。”
不料,裴南話音剛落,方才還隆隆擂響的鼓聲竟戛然而止,四下裡一片寂靜。
“鼓,鼓聲停了,可以歇會兒了吧!”侯小誠垂著雙手,等待指示。
未待裴南回答,便聽到程晟舉手握拳,示意部隊停止前進,原地休整。
得到命令,侯小誠一屁股坐在身後的木板上,其餘將士也各自休整,得片刻喘息之機,用以恢複即將耗儘的體力。
岸上擂鼓的戚弘毅對自己親手訓練出的士兵們的體力十分清楚,他擂響的鼓聲,除了振奮精神以外,還在調整著將士們進攻的節奏,避免他們因太過勞累而在登島之時失去戰鬥能力,被駐守在灘頭陣地以逸待勞的倭寇們一舉擊潰。
過了一陣,又聽鼓聲擂動。
得到休息的士兵再度振奮精神,鋪路的同時向聞濤島進發,不僅沒有感到絲毫怠懈,反而更加奮勇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