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等心性,加之蘭月候太過直白的性子,也就是這蘭月候平日裡身居長安之外。
若非是大唐遇到大事,蘭月候都是居住在外,很少回朝、進入長安。
倘若不是如此,李恪想著如果蘭月候也常駐長安城內,就以他這般性子,也會被長孫無忌算計至身死吧。
畢竟李恪曉得,蘭月候是從來未看上長孫無忌來的。
以他的性格,自然是會百般針對長孫無忌,經常冷嘲熱諷下,錙銖必較的長孫無忌何能夠放過他?
而想到長林軍即將和琅琊王的東海精銳爆發大戰,李恪卻也是無奈。
記得曾經,蘭月候曾向琅琊王做過約定,隻要琅琊王不謀反,他便也會護著李恪。
沒曾料想,如今的事態卻發生到了這般地步。
對此,李恪的打算是交給琅琊王自己處理就行。
畢竟雖然長林軍馬名聲不弱。
但對於自己舅舅琅琊王的本事,李恪還是頗為放心的。
唐門主殿
因著這唐老太爺身死之事,整個唐門上下都彌漫著不安的氣氛。
唐憐月、唐澤以及一眾唐門長老都聚集在唐門主殿內商議今後唐門該如何自處的事宜。
一名唐門的長老率先發話道:“我覺著,當務之急該是評選出誰來領導咱們唐門,也是評定出咱們唐門接下來該如何在這動蕩的天下局勢中行進的策略才行。”
另一名唐門長老也附和著說道:“沒錯,如今咱們唐老太爺身死,於咱們唐門來說打擊沉重,不僅如此,還將怎們唐門推到了風口浪尖當中,如今給咱們的選擇,便是唐門封閉,避世,或是主動出擊,為唐門未來謀求一戰!”。
這名長老話還未說完,便有另一名唐門長老站了出來:“戰?怎麼戰?唐老太爺都已經身死了,我們還要拿整個唐門做賭注,去謀求這一戰麼?”
被反駁的那名唐門長老無可奈何的歎息道:“你怎麼老來打斷我的話?那躲起來避世就是好辦法麼?要知道現下天下局勢動蕩不安,先不說周遭幾個家族勢力是否會放過此時受了重創的唐門不管。”
“就說若是唐門失去了這次天下動蕩的時局機會,幾十年甚至是幾年後,唐門便會落後旁地勢力太多!”
“到時候我唐門又該如何自保?”
這長老的話還未說完,就有另一名長老大罵道:“自保?就此時,唐門若主戰,才會遭遇到滅頂之災!”
整個唐門主殿內,爭論之聲絡繹不絕。
所有人都在爭論著唐門究竟該如何決策。
卻唯有兩人,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
而這兩人便是唐憐月和唐澤。
這二人也是唐老太爺身死後,最有可能領導起唐門重任之人。
一眾長老爭論的滔滔不絕,爭論到口乾舌燥時,這些人才看向唐澤和唐憐月兩人。
眾多長老看向兩人問道:“我們這些長老在這爭論不休,也沒個定理,在吾等看來,二位是最有可能挑起此刻唐門重任之人。”
“不若就由二位來說,我們唐門接下來該如何處事,而後我們這些長老投票表決,既決定出唐門之後如何處事,也決出誰來擔任起唐門的重任。”
唐憐月和唐澤一同點頭,倒是對此決議並無異議。
同意這些長老的方案後,唐澤率先說道:“我的決策是,唐門應當主戰,此等天下形勢風雲波動之時局,也是唐門壯大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