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離陽態勢亦是萬分緊要,縱然離陽皇帝手下還有不少軍隊,但卻無將可用。”
“至於北莽方麵,李恪麾下項羽所向披靡,饒是北莽有不少江湖之間的英年才俊出手阻撓,卻是因為劍神李淳罡的出手,亦是損失慘重。”
“如今北莽女王隻能收斂軍隊護於王城附近,也已然是無暇他顧。”
“至於大明…大明之君朱厚照計謀頗深,且一直處在當局之外旁觀,瞧的仔細,卻是沒有來插手的意思。”
“如此,四國之三皆無援軍會來,陛下.…長安城恐怕隻有我等自己來守了.…”
癱倒在龍椅上,李世民眼神虛晃的望向大殿穹頂:“嗬,我大唐為何會落的如此境地喲。”
“難道…一切真就回天乏術否?”
而在此時
李恪正在軍帳查看長安附近的軍隊部署。
卻忽然六道人影悄然出現在大帳之中。
這六人正是李恪麾下六劍奴。
其首真剛入帳後,攜著其餘五人在李恪身後恭敬跪下。
“主上,我們在暗探離陽皇室時,發現了一些機密信箋。”
“這些信箋都藏於離陽皇帝趙括的寢宮床下暗格。”
“全部都是有關於當年的離陽京都白衣案的!”
李恪擺動沙盤模型的手微微一顫,而後抬起頭冷眼看向真剛:“密件何在?”
真剛看向旁地的斷水。
斷水會意,從懷中拿出一疊密信,起身恭敬的遞到李恪麵前:“主上,那些密信全部皆在此處。”
“不過這些密信已然無用。”真剛不甘的說道:“這些密信中的關鍵因素都被抹去,似乎隻是趙括留下用來製衡於當年參加過白衣案的那些人的威懾之物罷了。”
李恪皺眉:“關鍵因素都被趙括刻意抹去了?可有辦法將其恢複原狀?”
一邊說著,李恪一邊展開最上方的那封密信,信箋展開,卻是瞧見其中極多塗抹痕跡,隻是一些人名卻是清晰可見。
果不其然,這是趙括那個老狐狸,用來鉗製當年參加過白衣案的那些人的。
“沒辦法了。”聽著李恪的疑問,真剛無奈的搖了搖頭:“啟稟主上,這些信箋時日良久,有著許多年的曆史,紙墨本身便有自然磨損,何況還有趙括可以破壞,已然沒辦法修複了。”
“行,你們先退下吧。”李恪揮了揮手,他並沒有太過在意信箋不能修複的事情。
已經鬨到現在這個境地了,那趙括和李世民想藏也藏不了多久了!
母妃!
你的仇,也是要報的!
如此想著,李恪卻並也在繼續翻看著那些信箋。
翻找中,李恪忽然有了新發現。
他發現,這些信箋中,雖然大部分文字都被抹去了,但紙張是不會說謊的。
這些信箋所采用的宣紙,全部都是同一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