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他猶豫的時候,陳放率先伸手,“張師傅好,您叫我小陳就行。”
張師傅回握陳放的手,尷尬笑道:“還是陳同學吧。我平時這麼喊習慣了哈哈。”
張師傅又跟其他幾個人簡單打招呼後,開著小四輪,帶著陳放等五位嘉賓,還有攝影師郭叢新朝北邊行駛。後麵還跟著節目組的車。
張師傅邊開車邊說道:“我們現在一般用養豬廠養豬了,但還有幾家老人,在家閒著沒事養養豬。咱們節目組就想給他們翻新一下,所以就讓我帶著咱們店員,來幫他們蓋個豬圈。”
“我們建的豬圈真要用來養豬呀,那我們的水平夠嗎?”嶽清竹試探著問道,“我有點擔心萬一我們做的不好,會不會讓豬圈有安全隱患呀?”
“哈哈,沒事,我和你們一起乾,還有兩位師傅監工,不會出問題的。”
“那就好,謝謝張師傅。”嶽清竹安心了些,習慣性地往旁邊的陳放身上倚去,可不等碰到他就反應過來,又坐直了身體。
眾人行駛了10分鐘來到一棟比較老舊的院落前。
門口站著一對老夫妻,看起來六七十歲卻精神抖擻,比許多年輕人還精神不少。還有兩位大叔,陳放估摸著就是張師傅說的另外兩位監工師傅了。
車停穩,眾人下車打招呼。
老夫妻是這家的主人,人稱李叔李嬸。而另外兩名確實是來幫忙的師傅。
陳放等人跟著張師傅等人來到院子裡。
在進門左側,距離大門五六米的位置,已經打好了一片地基,目測能有十平左右。
地基更裡側,靠近住宅的位置,放著一小堆紅磚、攪拌好的砂漿,以及瓦刀、水平尺、手套等工具。
張師傅走到地基前,回頭對著嘉賓和鏡頭說道:“剛才兩位師傅已經幫咱們和好了砂漿,咱們直接砌牆就行。我先給你們演示一下怎麼砌。”
說著,他往後退了兩步,站到地基上。
地基邊緣的正上方大概五到十厘米的地方,已經拉出了一條水平線。
張師傅蹲下說道:“這個叫定位線,或者基準線,用它確保每層磚保持水平,也防止牆體被砌歪了。”
陳放配合點頭,“明白了。”
張師傅起身拎過來一桶砂漿,從另一位師傅手裡接過紅磚,蹲在地基一角,用瓦刀抹砂漿開始砌牆。
他在地上抹了長條的砂漿,推開攤平,另一隻手放磚輕壓,擠出多餘砂漿,又用刀背刮平縫隙,緊接著再放第二塊磚,不過這次多了個步驟,就是放磚的時候,像劃船一樣,擠出一點漿到上一塊磚之間的位置。
他同時解說:“把漿擠過去之後,再刮掉擠出的砂漿。總的來說就是,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因此這被稱作三一砌磚法。”
……
張師傅又演示了幾次,又叮囑了一下兩層磚之間要錯開後,把圖紙發給大家,提醒大家記得得給豬圈留出排汙口、門等地方。
“都明白了嗎?”
五人勉強點頭。
張師傅笑笑,“沒事,不熟悉的話,一會問我或者另外兩位師傅就行。咱們先組隊吧。我跟你們五個人,咱們六個分成三隊,咱們分彆負責圖紙上的三部分位置。”
陳放看了眼圖紙,師傅已經提前把四麵牆分成三塊,陳放問道:“那咱們抽簽嗎?”
“呃,我沒準備簽,你們自己組隊就行。”張師傅打量五人,目光落在嶽清竹與周曉曉身上,“兩位小姑娘分開吧,你倆都不像有力氣的,一組可能太辛苦了。再其他的應該都無所謂了,你們看著分吧。”
喜歡哥,塌房不是入土,乾點陽間事吧請大家收藏:()哥,塌房不是入土,乾點陽間事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