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小區裡,晚上十一點。
換封麵了?我沒換呀。我發了兩次評論都發不出去,寫在這好了。Σ(っ°Д°;)っ可能是係統搞事情?)
一名40多歲的男人從自家書房走出來,坐到沙發上,給自己倒了杯茶。
點開聊天軟件,發現【文心】聊天群裡,出現了十來條未讀消息。
這個群裡一共有八個人,年齡在30到55歲之間,大家年齡差異大,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職業——作者。準確說,都是傳統文學的作者,不過大家也都有彆的工作。
比如他,嚴振海,就是一個嚴肅文學作者。
嚴肅文學,往往與通俗文學相對而言。相比之下,嚴肅文學往往探索人性與社會問題,語言的實驗性強,不刻意討好讀者。而通俗文學往往故事性比較強,符合大眾審美,易懂易讀。但二者也並非徹底的反義詞,隻是大致的分類而已。
他早年寫書較多,後來寫書寫得少,重心放在評論家這行,也在一所學校的文學院擔任教授。
嚴振海點進去一瞧,隻見大家正在閒聊陳放的新書,說寫的還不錯。
他往上劃了劃,找到了引發這場討論的源頭——一條轉發的消息,標題是:【陳放發布2000字新書】。
他好奇點進去,進入了一個社交平台頁麵,最上方顯示著:
【熱榜top45:陳放發布新書】
【70.2萬人在看。】
什麼玩意?熱榜?這是指總榜第45了吧?
嚴振海眉頭微皺,鼻翼翕張,手指捏緊手機。
他知道,陳放是明星,上熱搜是常見現象。這可能是買的熱搜,所謂的觀看人數裡,除了粉絲,可能還有推流引來的路人。也就是人家正常刷手機,這條消息出現在頁麵上,這個人就被算進來了。
但理解歸理解……心裡還是有些不忿與悲涼。
哎,他用心花多年打磨嚴肅文學的作品,卻往往無人問津。快要出版的這本小說,他打磨了三年,估計也是如此。
而人家明星僅憑2000字就能引爆網絡。
這個時代啊,還真是“文學已死,流量至上”!
想到這,他忍不住憤慨地握緊拳頭,捶了一下沙發扶手。
“老嚴,你怎麼了?”妻子推推眼鏡,停住要往冰箱走的步伐,坐到他旁邊。
“你瞧這個,”嚴振海把手機遞給妻子,倚著沙發搖頭歎息,“我看實時評論裡,一群人在那裡誇寫得好,有代入感,有文學價值之類的。可2000字能看出來個什麼文學價值?這些人又懂什麼是文學嗎?這群人聊的就不是文學,這純粹就是粉絲經濟!”
說著,他左肘靠在沙發上,抬手捂住額頭。
妻子推了推他的肩膀,無奈笑道:“你嫉妒個二十多歲的小孩乾什麼啊?他就比婷婷大三四歲吧?你對他要求那麼高,還嫉妒人家,更年期了嗎?”
嚴振海放下手,抬眼看向妻子,感覺心裡像被塞進一團棉花似的悶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