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天起,湯元慶的日子便過得提心吊膽,惴惴不安。
他本想打個電話,印證一下他的猜測,但是一想到他的手機下午離開過自己的視線,保險起見,他又把手機收了起來。
事件畢竟過去已經三年,所有的證據線索都被抹除得乾乾淨淨,唯一留存下來的隻有懷疑。
但是懷疑不能算是證據。所以,就算明知道是湯元慶在那輛車上動過手腳,但是隻要他不肯承認,誰也拿他沒有辦法。
所以,要想找到湯元慶當年作案的證據,或者是解除對他的懷疑,張揚隻能去試探,去打草驚蛇。
然而湯元慶在後來幾天的表現卻出奇的小心,既沒有打出過一個可疑電話,也沒有去拜訪過可疑的人,他甚至都沒有找人看看他的手機是否真被動過手腳。
湯元慶畢竟也是個老警察,反偵察能力超出了張揚的想象。
但是張揚並沒有覺得失望,這隻不過是一次試探,他並沒有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這裡。
倒是有另外一件事引起了張揚的注意,當年那些被騙了錢的受害者又去市政府鬨事了。
上百人的隊伍扯著條幅,條幅是白底紅字,紅字寫在白布上,就如同用血寫成,上麵寫著“懲治騙子,還我血汗錢!”,把市政府的大門堵得死死的,上下班的人都得繞著走。
顯然是有人已經知道了寧知遠被抓的消息,而且上百人的隊伍一定有人組織,否則,好長時間沒有動靜,而就在寧知遠剛被抓就突然殺了出來。
張揚也在當天上午接到了市政府的電話,讓他們公安局去市政府維持秩序,協助平息事件。
接到電話後,張揚沒有帶一兵一卒,獨自一人開車去了市政府。
距離市政府還有幾百米,就看見烏央烏央的人群,前來堵門的人本來就多,看熱鬨的人比堵門的人還要多,把半條道路都堵得水泄不通。
這些人不僅高舉條幅,而且還高喊著一句話:“我們要見孫書記!”
張揚不得不遠遠地把車停下,步行來到人群當中,擠過人群,來到隊伍的前麵。
張揚身穿警服,突然出現在隊伍的最前麵。他的出現讓幾個帶頭喊口號的人突然一愣,但是很快就有人認出了他。
本來整齊劃一的口號也不喊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都在相互確認張揚的身份。
“他是張揚,我見過他!”
“沒錯,就是他,張揚,他是公安局局長張揚!”
“張揚!張揚!!張揚!!!”
孫書記也不喊了,換成喊張揚了。
張揚本來就個高,往那裡一站,所有人都能看見他。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看見有十幾二十個人都在舉著相機和手機拍照。
在這些拍照的人當中,有一些是媒體記者,從他們專業的姿勢就能看出。有一些是普通老百姓。還有一些既不像記者,也不像老百姓,估計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人員。
張揚看著群情激奮的人們,用手按了按,對大家說道:“我是張揚!我請大家安靜一下,有話慢慢說!”
張揚清官的名聲早已在外,他的話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經他這麼一說,人群果然安靜了很多。
“鄉親們,我剛來,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你們有誰願意跟我說一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