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食鹽,一人一筐,鹽很重一筐有上百斤。來到獵殺野豬的地方,跟勇他們彙合。
勇告訴他遠處有很多野獸,可能是野豬的血腥味招來的。
好在這裡離鹽池不遠,有足夠多的動物讓他們捕獵,不然可能會對眾人發起攻擊。
一次獵殺十幾頭野豬,有兩千來斤。現在族人都能天天吃飽,各個身強體壯的,就連風都胖了一圈。
肚裡有了油水,也沒以前那麼大的食量了,這些豬肉夠半月吃的,加上捕魚,一個月不用擔心食物問題。
這些豬留下兩天的量,剩下的回去都醃成鹹肉。
夏天下雨沒法出去狩獵時,也會有食物吃。吃不了也不怕壞,放幾年都沒問題。
眾人抬著野豬往營地趕,離營地遠遠的,箭樓上放哨的人就打開了大門,隻見幾隻狗崽子衝出來,對著野豬呲牙,嘴裡還嗚嗚的叫著。
眾人看到那麼多野豬,都很高興,他們以前的族群,可是從來沒有一次打到過這麼多食物。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一個個的笑聲都透著輕快。
天氣回暖,河裡的魚也不好捕了,晚上華夏編了捕魚簍。
第二天讓人照著編,編的魚簍比較大,因為河裡的魚也大。
河麵解凍後用來捕魚,每天晚上提起來,把魚取了就行,不占用狩獵時間。
捕魚簍進口成喇叭狀,然後收小進口再加大肚子,一頭尖,把裡麵放上誘魚的餌料。
固定在水下,魚從入口進入,會一直往裡遊,結果轉不了身,就會被困在裡麵。
天黑前提起魚簍取魚就行,取過在放進誘餌,再放到河裡,等二天早上再次提魚簍取魚。
原始時代的河裡魚太多,一天可以取多次魚簍,一個魚簍一天提五次,能有上百斤魚獲。
下個二十個魚簍,一天就有兩千斤魚,鹽背慢了都供不上醃肉用。
大家早上吃的烤豬肉,野豬肉味道有點重,不過還能接受。
肉的油脂豐富,比起魚肉還是很香的。就是除了鹽沒其它的調味品。
華夏吃的是煎豬肉,把豬肉切成薄片,找來一塊石板,洗乾淨凳在火上,等石板燒熱後放上切好豬肉
豬肉被煎的滋滋冒油,兩麵金黃,撒上鹽,焦香撲鼻,於是華族的人又解鎖了一種新吃法。
讓人照著編魚簍,不讓停就一直編,帶著眾人教他們開始醃製豬肉。
本想搞點豬雜吃呢,河裡冰麵還沒化開,沒地方洗。
豬大腸清洗不乾淨,真沒法吃。豬肚豬腸隻能扔了,豬肺用來喂三隻狗。
退豬毛,還是彆想了,用竹筒燒水,啥時候才能退一頭豬。
直接上火燒,然後用骨刀把表麵清洗刮淨,把肉分成塊,用鹽在肉的表麵揉搓。
然後掛在事先用竹子支起的架子上,進行晾曬就行。
下午帶著人去竹林,挖竹筍,地凍的沒那麼硬了,比天冷時好挖了很多,怎麼能不做個竹筍炒肉呢。
就帶人在竹林的地上開始挖竹筍,他們知道族長這肯定是在找好東西,自己不挖點,到時沒自己份,隻能乾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