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隊按照昨天商定好的,各自帶隊離開營地,隊長任務做出調整的,由副手接替。
修路和種植的俘虜,都給分發了金屬工具,種植的都是拿著鐵鍁和鎬頭。
是鐵鍁,華夏讓煉出的銅和鐵,要多做各種工具為主,武器為輔,所以華族的鐵製銅製工具農具還是很多的,肯定不是全金屬的,就是在木製的前端加裝金屬。
上次還是沒有條件抓回大牛,要不這回華夏就會做個犁,用牛拉著耕地,這片地一頭牛兩天就可以犁完。
修路的還有大錘斧頭和鋸子,遇到搬不動的石頭要用大錘砸開,礙事的樹木要砍伐掉,修路要比種植的工程量大的多。地種上後會把人調來一起修路。
人員全部離開後,勇帶著人也去了各個勞作的場地查看,看有什麼需要做出調整的地方。
人員都離開了營地,隻剩下華夏和壯帶著的保護營地的十來個人,還有營地內一些老人和需要在營地內做工的,就連懷孕的女人和孩子都出去采集打草去了。
打回來的草喂不了的,會被曬乾,垛成草垛,留做動物冬天的草料,哪天草打的多,還會給孩子們,一人發點蜂蜜進行獎勵。
華夏找到石匠,給他講了石滾的樣子,又在地上畫出樣子,讓他做幾個石滾,然後又講了人力夯的樣子,並畫出樣子,讓他也做幾個。
如果人手不夠,等巢總管回來,讓他給你調人,要儘快做出來,還要讓木匠加裝框架,木匠也很忙,建的房子門窗還沒裝幾個呢。
石滾和石夯都是修路用來壓實路麵的。先把路的寬窄修出來,然後撒上水,用石滾壓平,壓不到的地方就用到夯了。
先前人太少,修房子都是族人用石頭砸一遍,上邊再鋪的石頭地基,也沒問題。
壓過一遍後,就用土和石灰拌在一起,采用石灰和土,三比七的比例,俗稱三七土。
拌好後再鋪上一層,用石滾壓實,乾後整體強度很大,就是需要的石灰很多。
安排完石匠,華夏帶著人去看了建房的工地,現在可以同時建兩座房,一個月可以建十座。
速度有點慢,明天需要調整一下,準備再加一組人,讓一部分人負責砌牆,建房子的主體。
主體完成就接著建下一座的主體,下一隊負責房頂的加蓋,最後一隊負責房內的火炕和牆麵的粉刷,這樣可以做到每個月不低於二十套房。
打土坯的每天可以打出,每天建房三倍的量,華夏覺得還是慢,還要加快速度,場地不夠就繼續往外擴。
來到河對岸,俘虜們正在賣力的翻著土地,華夏讓會種穀子的穀族人,負責翻這塊地。
其實和其它人也沒什麼區彆,他們種植的方法,還是刀耕火種,把種子撒地裡,長成什麼樣,能見多少莊稼,全看天意,更彆說什麼翻地施肥除草了。
華夏告訴熊,“翻出的土,要把土裡樹根,草根,雜草撿出來燒掉,把大的土塊敲碎,把土地搞平整。
把中間祭祀的地方留出來,中間留條路,把這塊地分成兩塊。”
看到俘虜用的工具隻有翻地的,沒有能把地摟平整的,明天還要讓鐵匠做幾個摟地的耙子。
耙子可以在平整地的同時,把大的土塊摟出來敲碎,把埋在土裡草根摟出來。
華夏看到正在翻動的土地,又想到了以後灌溉的問題,這塊地和對岸營地一樣,靠近河岸的這邊要低,灌溉時就要先從山體那邊放水,讓水從高處向下流。
就要用水車把水先引過去,讓水順著地勢往低處流。這個明天也要交代木匠打造一架水車。
實踐出真知,昨天的安排,實際操中,今天就發現了好多要調整改進的地方。後邊還會有其它的問題需要改進解決。
修路那邊暫時不用去看,剛開始是看不出啥的,華夏離開這後,就帶人去了百花穀。
百花穀土地肥沃平整,氣候溫暖,地方也足夠大,是個種植的好地方,冬天沒事做的時候,就來開發這邊。
等今年的穀子收了,有了種子,明年就可以在這邊種植,今年冬天就把這裡給清理出來。
華夏穿越一直是吃的肉和野菜,還沒吃過糧食,從穀族群得到穀子時,華夏很想給自己煮碗小米粥喝。
後來還是忍住了,不急這一季,等豐收了再喝,還要一次要喝兩大碗。
華夏想找采集隊呢,跟著他們一塊看看,那裡還有適合種植的地方,結果忘了問,采集隊去了那個方向,自己就帶著人在樹林裡瞎轉到了天黑,也沒發現什麼適合種植的地方。
晚上吃過飯後,華夏召集人議事,把今天自己發現的問題說了一遍,讓勇明天做出調整。
可勇卻說,華族人現在不夠用,隻能從俘虜裡調人,俘虜的人太分散,監管是個問題,赦免他們又有點太早。
華夏說“你們這幾天,多觀察那些俘虜聰明能乾表現好的,乾活中多表揚,要記下來。
等地翻完了,把穀子種好,統一從俘虜裡先赦免五十人,分往各個隊,主要加強建房和打土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華夏來到穀子種植這裡,發現地裡的石塊,草根被撿拾的很乾淨,土壤也很細,就是還沒摟平整,耙子還沒做好。
今天就能把地翻一半,再有兩天就能翻完整片地。
華夏看著整塊地的地勢,地勢是周圍高中間低,澆水很是問題,要把地起壟,把地分成一個一個長條狀,澆水時可以讓水順著壟淌,就不會有澆不到的地方了。
起壟最好用的就是砍耙,這個好做,摟地用的耙是帶齒的,這個耙子樣式差不多,是不帶齒的,專業用來打壟的。
華夏感歎,這種個地麻煩事還真多,好在自己穿越前是個農民,要是在城市長大的,五穀不分,這種莊稼可是玩不轉。
還是把能想到的,農具都做出來吧,省的用一樣做一樣,想到這些華夏也不去轉圈了。
就去找鐵匠,一連三天把各種農具都打造了一個樣品,讓鐵匠按照樣式打造。自己就扛上耙子,去教他們怎樣平地起壟,怎樣種植。
華夏先讓一部分人跟著學習平地,教過以後,看乾的還行,就再讓一部分人,跟著學習打土壟,然後是教怎麼播種。
先用開溝鋤,順著壟開出溝,然後把種子撒進溝裡,後邊再把土封上,拉著個木棍再上邊壓一遍。
穀子粒很小,下種要嚴格控製量,手撒很難控製下重量,現在雖說沒有化肥,一畝地最多用一斤種子,也就可以,可以稀點,不能密了。華夏估算過,這一百多斤種子,可以把這片地完的。要寧少下不多下,不能浪費種子,現在不要畝產,要總產量。
喜歡我在原始社會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我在原始社會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