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讓山派人,去其它幾個村,通知帶隊的人,回龍城議事,現場交由副手接管。
讓山峰把羊群趕進坳地,然後帶著新人回龍城,自己和勇他們先回龍城。
等人全部到齊後,華夏開始安排,“現在建好的村子有六個,可以安排一千兩百戶,把通天穀五個族長,加上丘族長,分彆任五個村的村長,從我的衛隊裡抽出十二個人,每個村兩個人,分彆任狩獵隊的隊長,和采集隊的隊長。
沒修好的路繼續修,下邊開始建銅地,原山族營地,以後改為羊村,樹族營地,改為樹村,熊族營地改為熊村,煤地改為黑山村,丘族營地改為巢村。
接下來要建這六個村,但是現在正是各種食物成熟的季節,要先加大采集的人數,狩獵隊停止狩獵,每個村建設安排五百人,剩下的全部保參加采集,房屋隻要在結冰前能建好就行。
采集到的食物就近存入各村倉庫,新加入的人打散分到各隊,進行學習,兩位總管明天安排”。
來不及的華夏,第二天沒休息,就去往各個村莊。
華族人越來越多,華夏反倒沒了清閒的時候,各個村莊建設工程速度都很快,房屋,倉庫,圍牆,都建設完成。
質量都相當可以,剩下的隻有路沒修好,為了秋天的采收,也減少了人員。
雙湖村建好的比較早,華夏隻是詢問了一下,就去往了獨山村。
到達獨山村,就發現獨山村被一條河包圍了,走進才發現,‘我的天,護城河,還有城門口的吊橋,我華族有能人啊’,河麵寬有五六米,這個寬度,在這個時代,完全可以應對一切。
進入獨山村後,就又發現了一個值得表揚的地方,圍牆雖說都是用木頭建造的,但是卻建成了城牆,上邊可以走人,下邊可以當做倉庫。
原始人可沒有拋石機,木頭立的圍牆,就足以應對,現在是人站在城牆上,還有防護,就是無敵的存在,留守的人就能保證村子的安全。
遞給樹一筒果酒,問樹“村外的河,和這個圍牆做成這樣,是誰的主意啊?”
樹回答“在城外挖河是仲的主意,把圍牆改成城牆,是魯的主意,那個可以拉起來的橋是班的主意”。
魯和班是兩個人,是最早成為木匠的,仲是最早交換來的,這次的木質圍牆,改為木質城牆,挖的護城河,這幾個主意很好,使城池有了整體的防禦體係。
本來華夏認為這些暫時不需要,就沒搞,要抓緊搞建設,沒想到華族人才多,提前就給搞出來了,
城牆的改建,看似多了工程量,其實是少了工程量,還提高了村子的防禦。
華夏又問,“現在每個村子村子的圍牆都是這樣的嗎?我在鬆村雙湖村,怎麼沒見到”。
樹回答“圍牆和護城河這些都是後來改建的,魯提出建議時,圍牆基本都完成了,現在正在坳地改建,仲又提出的護城河,班又在護城河上加了可以拉起的橋”。
華夏在獨山村,沒做停留,就帶著人去了陶村,半夜還沒到達桃村,剛接近陶村,就聽到城牆上有人喊,“來的是什麼人,趕快停下,到陶村何事”。
力回答“族長巡查,快開城門”。
城牆上守夜的是新人,不認識華夏,晚上也看不清,就說“夜間不便開門,族長也不能隨便進出,在城外二十丈處紮營,明天再進”。
力惱火了,大喊“你眼瞎啊?如此大膽,族長你都不讓進,讓熊過來”說著就向著城門走去。
誰知城牆上的人不給他麵子,說“族長我不認識,規矩就是晚上沒有熊隊長同意,任何人不得出入。站住,再向前就放箭了”。
力氣的要在城外喊熊起來開門,被華夏阻止了。對力說“他說的對,做的也對,你為什麼要生他的氣呢,我明天要表揚他,我們今天就在城外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