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適應了以後,羌拿出來果酒給捕魚的人分享,讓大家對羌的好感大增,是有問必答。
“我想再去竹筏上感受一下,等西山部學會了捕魚,我請大家喝酒”。
把船靠向竹筏,幾人還攙扶著羌上到竹筏,竹筏隻有四五尺寬,腳下都是水很滑。
羌好長時間才敢活動,蹲在上邊不動,主要是看竹筏的結構,是如何製作固定的。
然後又拿出果酒給你們分享,“這竹筏能不能去大河上”。
“在湖裡可以,肯定也能去大河上,就是大河水流快,會比在湖上危險”。
“那能不能把竹筏做大一點,這樣不是就不怕掉進水裡了嗎”。
“當然可以,就是大河水流快,不好控製,還需要把竹筏做的更牢固一些,彆給衝散架了,把人掉在河裡給衝走了”。
羌一邊問著各種問題,一邊幫著乾活,還學著撐竹筏。
一直和他們一起忙到天黑才回狐村,晚上還向大家請教了一些想到的問題,第二天就離開去往龍城。
到雙湖的時候,羌再次的在這邊停留,同樣跟隨著去了湖上捕魚撐竹筏,打探各種竹筏的製作和操控竹筏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和狐村的基本沒什麼區彆。
就去往龍城,在龍城完成交換後,直接就回了西山部。
西山部山地中間的平原上,是有一個湖的,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也有魚,讓族人學會遊泳和架竹筏完全是可以的,也能為部族增加一些食物來源。
回到部族的羌,親自動手開始編製捕魚簍,讓族人先在湖邊放置。
然後又把竹子裁成一節節的竹筒,捆綁在身上,手裡拿著一根長長的竹子,頂著刺骨的湖水,就向湖裡慢慢走去。
越向裡走越深,羌越來越緊張,再加上刺骨的湖水,羌是嘴唇發紫,牙齒“嗝嗝”打顫,羌仍然咬牙堅持。
當水到肩頭的時候,羌抓住長竹子的雙手用力,雙腳離開了湖底的地麵。
讓羌大喜,真的不會沉下去被水神收走。
羌用兩個隔周窩夾住竹子,趴在竹子上,雙手劃水,雙腳亂蹬。
慢慢的向對麵劃去,由於不熟練和緊張,到對麵累的氣喘籲籲,渾身酸軟。
繞湖跑過來的族人,早已生好火堆等候,慌忙查看他們的首領,發現沒有問題,對羌的敬服更是無以複加。
有了這個就不怕被水神收走了,接著就開始製作竹筏,羌並沒有一開始,就做很大的,而是和狐村的一樣。
讓族人身上捆綁上竹筒,像像自己一樣,先遊到對岸,克服對水的恐懼,然後上到竹筏上,跟著自己學習如何控製竹筏。
西山部的人頂著刺骨的湖水,跟著他們的首領,從湖的這邊,遊到湖的另一邊,上岸後趕忙在火堆前烤火恢複體溫。
然後再向對岸遊去,用了半天時間,所有的族人都不再恐懼。
消除了對水的恐懼,再上到竹筏上,學習撐竹筏就容易多了。
等族人都能熟練掌握後,羌又開始帶著族人學習遊泳,這次是身上不捆綁竹筒,讓竹筏在旁邊護著,防止有人被水神收走。
就這樣用了半月的時間,族人都學會了遊泳,但是離遊的好還差的遠,羌每天都會堅持帶著族人在湖裡遊一次,順便還能清洗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