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各路大軍,麵對這些弱小的族群,如摧枯拉朽一般。
大軍的快速推進,讓後勤隊伍壓力大增,隻得臨時在外圍的村莊和部族征調人員。
讓勇在龍城負責龍城的調度,華夏帶著人從草原去往雲州,雖說轉的有點遠,要比直行翻山越嶺快的多。
燒出的磚主要用來建房屋,城牆用土的就行,現在麵對高大的城池,除了華部落,沒有那個部族能攻下,燒磚建城太浪費資源了。
建房就不一樣了,可以讓族人過的更好,族人生活過的越美好,華部落就會越穩定團結。
華夏可不會去搞那些花裡胡哨不實際的東西。
現在這邊燒製磚瓦和建磚窯有建負責,第二座磚窯正在建設,已經基本完工。
燒出的紅磚已經非常的多,存下的磚坯也足夠一個冬天燒的,最關鍵的煤炭,也在東邊的大山裡找到了,就是不像金梭穀那樣好挖。
金梭穀的是露天的,這裡的需要挖掘開采,好在現在華部落有的是俘虜,挖礦這些活都是他們的,表現好的會被赦免,加入華部落,成為華族人。
在華部落乾最苦最累的活,危險也是最高的,但是華部落一天三頓飯,頓頓能吃飽,兩天還有一頓肉吃,這些俘虜乾活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原始時代的人,沒有太高的要求,能吃飽就行。
新的房屋建設,和原來不同的就是,改變了建築的材料,原來砌牆用石頭和土坯,現在用燒製的紅磚。
房頂原來用茅草,現在用瓦片,建築工匠都是熟練的人手,稍加指點就能開始建造。
人手不缺,建造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前邊的一隊負責打地基,房屋的格式一樣,一個地基打好就進行下一個,不用做其它的。
砌牆的隻負責砌牆,一個砌好後,前邊的已經打好了地基,就去下一個地基上砌牆。
然後有木匠負責用木材搭建房梁,房梁搭建好後,有專業的人負責上瓦片。
然後有人負責進行粉刷,和室內的火炕,最後又是木匠的活,負責安裝門窗。
村莊的圍牆是個大工程,也有專業一隊人負責,依然是用木材做圍擋,內部充填三合土夯實。
幾個村莊同時建設,有足夠的人員,全部都是流水線式的作業,進展的很快。
華夏在這邊呆了一段時間,各項工作都有序進行,安排建要好好負責,在冬季到來前,要多建房屋,現在華部落有很多族人等著冬天能住上暖和的房屋。
各種事情交代完後,就帶著人一路向南,去往青鸞部,從那裡沿著大河去漁村大湖,去看看那裡水軍的訓練。
明和雷現在負責水軍的訓練,現在隻有不到二十條大船,但是基礎要打好,建造大船的作坊也遷到了漁村大湖。
華部落的領地越來越大,各種工作也越來越多,已經不能每個村莊都進行細看了,隻能是沿途觀察了解一下。
華夏繞了一圈趕回龍城,一路上每隔幾日就能見到,被押著送往各處的俘虜。
說明西征的各路大軍進展都很順利,花開兩頭,各表一枝,再說回羌帶著人出逃。
羌帶著人星夜兼程,不敢有一點的大意,一連逃了十日,終於走出了大山,前邊是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草原穀地。
兩條河流從穀地西邊大山流出,在這裡彙集,然後又流進南邊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