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嬸接過布子給大牛仔細擦了擦。
“好好聽你永生哥和強叔的話,不要偷懶”。
李永生端著豆腐腦,小舒端著兩盤子小鹹菜,強叔已經坐在東屋裡等著了。
“永生,這麼快,你走了我突然想起來,這東西做的很慢才對”。
“強叔,是做的比較慢,主要是黃豆得泡,這是村子裡的人做的,我和我娘說了,一會兒做出來給你留一盆子明天早上喝,彆的都壓成豆腐,再想吃的時候頭天晚上說一聲,泡好了黃豆早上可以直接做”。
強叔看著兩盤子小鹹菜眼睛裡有了光,滿意的點了點頭,等李永生倒上了高粱酒。
“你和大牛喝點高粱酒,彆多喝,一頓一小碗就好,舒筋活血,吃完飯後不要閒著,繼續練習長生訣,好了,我這裡不用伺候,趕緊回家吃吧!小舒,吃完飯再過來,我給你也指點指點”。
李永生吃的是母親給強叔預備的早飯,油餅加豬肉大白菜,感覺自己飯量大了很多,五張油餅和三碗大白菜進肚才感覺吃飽。
吃過早飯,李永生約上大牛繼續去後山練功,感覺現在進山已經不香了,哪怕滿樹的果子等著自己也不想去。
上午的陽光多少帶來些溫暖,崖壁下的雪地已經被壓平了,李永生和大牛隻穿著單衣,就這樣全身還冒著熱氣。
李永生和大牛練功的時候,曹元清帶著幾個官差進了村子,給村子裡的老人發了節日福利,在這個世界,五十歲以上就可以被稱為老人了,六十歲以上或許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七十歲以上的,隻能等著兒女孝順了,當然事無絕對,村裡還有個八十多歲的老漢,身體棒棒的,能跳水能推車。
曹元青集中了村子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彆看村子有一百多戶,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隻有二十三個,其中七十歲以上的八個,八十歲以上的隻有兩個。
六十歲到六十九歲的老人是三十斤大米和五斤肉,價值四百文,七十到七十九的老人是四十斤大米和五斤肉,價值五百文,八十歲以上的是五十斤大米和五斤肉,價值六百文。
李永生的爺爺奶奶也坐在隊伍裡,他們低著頭感覺沒臉見人,但不來領是真心舍不得,同樣羞騷的還有大牛的奶奶,他們都屬於六十到六十九序列。
“諸位長者,禮品雖然不多,但這是永生侯爺的心意,侯爺說過,以後還會有,侯爺希望大家都能長命百歲”。
“好了,我們還要趕往下一個村子,老人拿不動,看熱鬨的鄉親幫忙送一下,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
曹元青帶著隊伍離開了,哪裡有什麼拿不動呀?八十多歲的老漢背著一袋子大米,另一側肩膀上還搭著豬肉,走得虎虎生風。
“狗子,跟著太爺爺,回家熬豬肉你吃”。
四五歲的狗子是他的重孫子,吸流著鼻涕趕緊跟上,嘴角已經流出了口水。
老人帶著糧食和肉走了,看熱鬨的鄉親們議論紛紛,幾個沒到年齡的老人互相取笑。
“二大爺,饞壞了是不是?彆心急啊!明年你也到年齡了”。
二大爺看了眼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老漢。
“胖丫,你不是也五十了嗎?後年你也能領了”。
諢名胖丫的老漢並不胖,反而看著清瘦倔強。
“我這就回家,給永生侯爺做個牌位,每天早晚磕頭,保佑永生侯爺長命百歲,過年給神仙燒的香也不燒了,燒給永生侯爺,給永生侯爺祈福”。
晌午了,該吃午飯了,鄉親們討論了半天各自散了,雖然他們沒有東西,但心裡依然火熱,早晚都會老的,沒人孝順的悲劇曆曆在目,真心盼望永生侯爺能夠永遠大富大貴長命百歲!
喜歡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請大家收藏:()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