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生感覺辣得不過癮,往牛頭湯裡麵加了一勺子辣椒油。
“王爺,世兄在北方怎麼樣?上次德華總管來傳聖旨,說北方戰事很順”。
“定北王那老家夥給我傳信了,羨慕我有你和小花大人幫忙,提了一句,表現的還算不錯,防守堡壘的時候胳膊上中過箭傷,已經痊愈了”。
定海王隻在李永生家混吃混喝了一天,天亮就啟程了,他還要去皇城複命,估計也會有些封賞,大概率是錢財之類的,再封就是親王了,大乾朝還沒有異姓親王的先例。
高粱紅了,雖然隻有二畝薄田,但父親照顧得相當好,肥水從來沒缺過,收糧食要有儀式感,李永生全家出動,二伯趕著牛車幫忙,爹娘割高粱穗,李永生和小舒往牛車上抱,高粱杆子也要割掉,平鋪在田地裡,等曬乾了二伯會收拾了喂牛。
二伯家的高粱還得個兩三天才能收割,站在牛車旁邊擺弄著抱過來的高粱穗,給林永生指了下田地下麵。
好久不見的大伯又出現了,終究還是脫下了長衫,一身短打扮,割起高粱穗和高粱杆子熟練得很,祖宅的人都在,小四叔和小五叔收自己家的高粱,大伯一家和爺爺一家還是夥在一起的,李永生收回了目光,一直用餘光觀察著李永生的幾家人麵露頹敗,還是沒有交好的意思啊!看樣子富貴生活離他們還很遙遠。
“永生,還要高粱釀酒麼?我家的再過幾天也差不多了”。
“二伯,曬乾了給酒坊送過去就行,感覺還是自家地裡的高粱釀酒好喝”。
等李永生進了高粱地,二伯驕傲的抬起了頭,心中雖然沒有恨意了,但也絕不會再去和老宅的人往來。
兩畝地的高粱整整割了一天,練功練刀法沒覺得累,搬了兩畝高粱穗竟然覺得有些腰酸背痛,看來還是種地苦啊!
剛把高粱運到打穀場,曹元青來了,這次趕了輛牛車,牛車上還放了個大箱子,牛車放在了公府外麵,牛也拴在了外麵的樹上,曹元青抱著箱子進了侯府。
“曹大哥,什麼好東西?公府不收禮的”。
曹元青把大箱子放在了地上,看起來很重,還有嘩啦啦的聲音。
“收草藥的通知已經下了,這樣的天氣,三兩天就能曬乾,鄉上的官差都下了村子,我是近水樓台,明早就不用去鄉上了,天亮了直接開收”。
李永勝見曹元青說著話一直看著黃小雅房間的方向。
“彆看了,快去吧!對了,小雅姐姐是什麼日子”。
“估算著還有一個多月,兄弟,兩天不見了,我先回去看看”。
清晨,李永生早起練完功夫,吃過早飯,找到了已經出攤的曹元青,村正也在,已經有鄉親們在排隊賣草藥了。
木頭箱子已經打開,上麵是黃澄澄的銅錢,下麵還有些散碎銀子,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大伯,這是要賣了草藥繼續參加秋考嗎?
“一品藥草一百八十三株,二品藥草四十六株,三品藥草十二株,品相完好,水分沒有盈餘,總計九百三十三枚銅錢,可有疑意”?
“沒有沒有,鄉正大人神機妙算,令人欽佩”。
曹元清點點頭,心中也是有些無語,把手中的紙條遞給了村正,村正已經收好了一摞一摞的銅錢,都是百文一摞,村正用竹板推出了九摞,又數好了零錢,大伯已經張開了布兜。
“不數一下嗎?離開少了概不負責”。
大伯心中仍然有著讀書人的驕傲,今天特意穿了破舊的長衫,怎麼可能為了幾文錢錙銖計較。
“放心,放心的很”。
大伯快步遠去了,村民們這才熱烈起來,有喊侯爺的,也有消息靈通喊公爺的。
草藥也算是大豐收了,屋前屋後的空隙分的很均勻,大伯賣的是兩家的,五口人,一口人差不多賣了兩百文,雖然各家各戶都有些出入,但離每口人兩百文不相上下,一兩銀子以上基本上都是沒分家或者孩子多的。
排隊的時候焦躁,換完錢了卻都欣喜異常,除了幾個年過七八旬的,都給李永生施禮才離開。
當然也有些不太重視的,一家四口隻賣了四五百文,懊悔呀!發誓明年要把種糧的地也種上草藥。
李永生心裡也有些擔憂,照這個勢頭,比種糧食多出了兩三倍的收成,不好搞啊!真要是全縣都種了草藥,也是個大麻煩。
村子裡隻有百十戶人家,不到一上午就收完了,等過一個月還要收一次,兩次收購,每家每戶的銅錢都會破千,這可是一兩銀子呀,今年糧食豐收,糧價又回落到了五毛錢一斤,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兩百斤大米了,家裡有糧,心中不慌,賣完草藥的鄉親們明顯的步伐輕快了很多。
“曹大哥,鄉政伯伯,一上午辛苦了,走,回府我們喝一頓”。
曹元清把草藥全收拾上了牛車。
“永生,我就不過去了,把草藥送回鄉,下午還得去彆的村,鄉裡的差人全體出動也得收三天呢?不能讓鄉親們等急了,很多還等著錢給娃娃買衣服”。
“永生,我也不過去了,回家簡單的吃點飯,下午還得收玉米”。
李永生看著趕車遠去的曹元青有些敬佩,一個勳貴家的公子哥,被發配到這窮鄉僻壤,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在零打碎敲的差事中悠然自得,心善也肯付出,重情重義,難得。
逛悠著回了侯府,李永生也沒了做飯的興致,鹵牛肝和鹵牛頭肉還有,冷盤加冰酒,找小竹要了幾個大饅頭,吃完睡一覺,悠然自得。
收完了草藥,平安鄉大集上的百姓明顯的多了,即使秋收季節也熙熙攘攘,鄉親們的快樂很簡單,給孩子扯塊布,再買上二斤肥肉,狠心一些的再稱上兩斤鹹魚,到處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彆的鄉鎮的草藥都得往縣城送,送去縣城後再統一往永樂村運輸,靠近平安鄉的幾個不用這麼麻煩,直接送到永樂村村口的倉庫就行,父親和二伯負責接收,大雁和小雁兩個姑娘負責檢驗,各鄉的官差都很負責,幾乎沒有以次充好和水分過大的,這可不是一錘子買賣,弄差了自己良心都過不去。
喜歡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請大家收藏:()被逐出家門從破冰撈魚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