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寨中豪傑談惡寇,廳內公子駭聽聞
花榮在接納了鬱保四之後,立即著手安排寨兵投入到對混亂局麵中商旅的引導與管理工作之中。
他有條不紊地吩咐寨中的文吏,要對過往商賈所遭受的損失仔細地登記造冊,務必做到無一遺漏。
不僅如此,他還特意命人將那匹黑馬的主人恭敬地請至寨內的客廳,以禮相待。
安排好這一切後,花榮微笑著攜手鬱保四一同朝著寨內走去,一邊走一邊吩咐身旁的小廝來福趕忙備好豐盛的酒席,打算在處理完公務之後,與鬱保四開懷暢飲,不醉不休。
與此同時,他還細心地叫人準備好舒適的沐浴所用之物,並為鬱保四精心準備妥當乾淨整潔的換洗衣物。
花榮和鬱保四抵達前廳之後,先是整了整衣袖,而後朝著那位氣宇不凡的少年公子恭敬地拱拱手,麵帶歉意地說道:
“今日之事,實乃意外,多有波折,著實耽誤了公子的行程,還望公子寬宏大量,切莫怪罪。”
那少年公子亦是一位深諳禮儀之人,隻見他當即神色鄭重地對花榮抱拳道:
“實不相瞞,此乃在下的馬兒無故驚亂所致,從而驚擾了將軍。
幸得這位壯士當機立斷及時出手相助,如若不然,真難以想象會惹出怎樣嚴重不堪的禍端。
今日之事因在下而起,致使過路的商旅遭受損失,小可深感愧疚,甘願雙倍賠償,以彌補眾人的損失。”
花榮聽聞此言,心中不禁為之一動,頓時對眼前這位年輕俊逸的公子萌生出濃濃的好感。
要知道,在如今這大宋的繁榮的經濟貿易局勢之下,這些從事商貿往來的商人,多數都與東京城裡的王公貴族有著千絲萬縷、難以理清的關係。
就好比這其中有的商人,其背後的靠山乃是某位王爺的妻舅;還有的商人,是靠著與某位侯爺的小妾沾親帶故,才能在這行當中順風順水;更有甚者,是憑借著與宮中某位得寵公公的遠房表親關係,才得以打通各種關節,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而此人年紀輕輕,麵對這般狀況,竟能有如此誠懇負責的態度,單單從這一點,便足可見其修養之高絕非一般人所能比擬。因此很容易讓人心生親近之感,
由於文吏對過往商賈的損失登記造冊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花榮和少年公子便在客廳中安坐下來,悠然地喝茶閒聊,以此來消磨等待的時光。
經過一番細致的詢問,花榮這才清楚地知曉原來這位氣宇不凡的少年公子乃是東京城裡聲名遠揚的鄭家的公子,單名一個俊字。
此次他是跟隨自家龐大的商隊一路奔波,來到了這山東地界遊曆,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二人交談之時,氣氛融洽。他們先是談到了各地的壯麗山川,花榮講述了自己曾在華山之巔俯瞰群峰的震撼,而鄭俊則分享了在廬山瀑布前感受飛珠濺玉的美妙。
接著聊到詩詞歌賦,花榮吟誦起李白的豪放詩篇,感慨其灑脫不羈;鄭俊則對柳三變的婉約詞作情有獨鐘,品味其中的細膩情思。
而後又論及世間人情,花榮說起自己寨中兵卒兄弟間的義氣相挺,患難與共;鄭俊則講述了在東京城中目睹的權貴爭鬥、人情冷暖。
無論是對山川風景的品評,還是對詩詞歌賦的見解,亦或是對世間人情的感悟,他們的觀點常常不謀而合。
越聊越覺投機,那種心靈相通的默契讓他們仿佛找到了知音。
彼此的心中都不由得湧起了一番相見恨晚的由衷感慨。
於是,花榮趕忙吩咐下人去請來已經沐浴更衣完畢的鬱保四。
不多時,鬱保四便來到了客廳。隨後,三人就在客廳當中擺開了豐盛的酒宴,開始縱情吃喝,好不快活。
鬱保四本就不太擅長與人交流言辭,此刻在這酒席之上,更是顯得有些局促,隻是一門心思地蒙頭吃喝。
然而,鄭俊並未因此而感到絲毫不悅或者氣惱,反倒是隻認為他是性格直爽、毫無做作的真性情之人。
席間,鄭俊還多次舉起酒杯,目光誠摯地看向鬱保四,語氣誠懇地感謝鬱保四的出手之恩情。
他說道:“鬱壯士,今日若不是您仗義相助,後果不堪設想,此等恩情,鄭某銘記於心,先敬您一杯!”
席間閒聊中,花榮輕抿一口酒,神色凝重地向鄭俊說道:
“鄭公子,這青州附近的匪患近來愈發猖獗,他們肆意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公子您和商隊出行在外,一定要多加留神,注意安全。”
語罷,花榮放下酒杯,緊接著將附近的幾股匪患,包括他們的活動範圍、慣用手段以及為首之人的情況,都詳細地向鄭俊一一介紹。
鄭俊初聞這些匪患之事,隻覺心驚肉跳,臉色都變得有些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