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彥達心裡越想越生氣,那怒火在他心中如烈焰般熊熊燃燒,心中仿佛有一頭狂暴的野獸,要將他的理智與冷靜徹底吞噬。
然而,多年來飽讀詩書所養成的文人素養,終究還是發揮了作用,讓他以極大的毅力很快強壓下了心中那如狂潮般翻湧的怒氣。
就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他迅速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在眾多身強力壯、全副武裝的士卒緊密護衛下,挺直了脊梁,高高地挺起胸膛,怒目圓睜,衝著花榮聲嘶力竭地大聲嗬斥道:
“大膽花榮,本官看你真是膽大包天,無法無天了!
朝廷和官家對你懷著莫大的信任,任命你為清風寨武知寨,對你寄予了殷切厚望,滿心指望你能忠心不二,為國鞠躬儘瘁,效力至死,以報答官家浩蕩皇恩。
可你呢?
你不但不思感恩圖報,反而與山賊暗中勾結,沆瀣一氣,蓄意養寇自重。
你私自放走賊人,肆意擾亂一方治安,致使百姓整日處於惶恐之中,不得片刻安寧。
這一樁樁罪行,一件件劣跡,哪一樣不是天理難容、罪大惡極!”
花榮聽聞此言,瞬間怒目圓睜,眼眶欲裂,滿臉漲得通紅,大聲據理力爭反駁道:
“嗬嗬!慕容彥達,你休要信口雌黃、血口噴人!
我花榮對朝廷的忠心可昭日月,從未有過哪怕一絲一毫的背叛之舉。
倒是你,身為青州知府,為了滿足自己那肮臟的一己私欲,不擇手段地誣陷忠良之士。
你覬覦我花家的財富由來已久,與那劉高暗中勾結,狼狽為奸,挖空心思地妄圖加害於我。
如今劉高已被我擒獲,他已將你們的所有陰謀詭計全盤招供,事實俱在,證據確鑿,你還想如何狡辯,如何抵賴?”
花榮剛一說完,慕容彥達身後的青州士兵瞬間陷入一片愕然之中。
在來此之前,慕容大人信誓旦旦地聲稱花榮通敵、養寇自重。
可如今這局麵,哪裡有半分像慕容大人所說的那般?
刹那間,隊伍裡的兵將們皆把滿是疑惑與不解的目光齊齊投向慕容彥達。
那些家境稍顯富裕的軍官,心中更是充滿驚愕與惶恐。
碰上這種一心覬覦下屬家財的上司,往後的日子怎能安穩?
花榮身後那三百兵卒,在聽聞這般驚人的消息後,紛紛將目光投向躺在陣前狼狽不堪、猶如死狗一般的劉高。
他們的目光中,頓時充滿了對慕容彥達的鄙夷與質疑。
眾人心裡都十分清楚,像花榮這樣擁有官身的世家人物,都能被慕容彥達這位青州父母官,這般惡意中傷、肆意對待,那他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平頭百姓又當如何?
恐怕稍有差池,那微薄的家財乃至身家性命,都可能會被這黑心的父母官以莫須有的罪名給無情剝奪。
一時間,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無比迷茫,滿心皆是惶恐與不安。
再說平時花榮的為人和花家的家風如何,他們作為離花榮較近的人,也是心知肚明。
花家雖是將門之後、官宦之家,卻從未聽聞花家有過一例仗勢欺人的行徑。
相反,花家乃是青州地界的首善之家,每逢災年,總會開設粥棚,救濟那些流離失所的流民,廣行善事。
慕容彥達一聽花榮這番言辭,迅速地瞟了一眼身後的士兵,心頭猛地一緊,頓感情況不妙。
隻見他麵色漲紅,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
“花榮,任你如何巧舌如簧,也休想擺脫你私通山賊、養寇自重的罪名!
那清風山的數百山賊,你究竟為何要將他們放走?
現如今,你更是膽大包天,私自扣押毆打上官!
花榮啊花榮,本官向來愛惜你武藝不凡,知曉你花家累世將門,祖上都是有功於大宋,算是對你青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