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榮靜靜佇立在人群後方,默默注視著眼前一切。
當瞧見那身形五短的漢子,手持標誌性的鐵鍬現身說話時,花榮心中不禁暗喜。
這不正是梁山第七十五位好漢,上應地理星,負責監修山寨城垣的“九尾龜”陶宗旺嘛,他既已來到清風山,那往後“黃門山四傑”可不就成“黃門山三傑”了。
想到此處,花榮嘴角微微上揚,暗自哂笑。
此刻,花榮心中也開始泛起了猶豫,此時自己是否要與這位“基建大師”見上一麵,將他納入清風山核心人員之列。
簡單的思索片刻後,他還是決定暫且不先相見。
這並非花榮瞧不上陶宗旺的本事,實是心中有顧慮,若貿然相見,自己便將其與麾下其他頭領置於同等地位,於陶宗旺而言並非好事,甚至會把他推至風口浪尖。
雖說他麾下頭領僅有鬱保四、鄭天壽、糜貹、時遷、蕭讓、金大堅、孫安和石寶八人依跟隨花榮先後排序,無關戰力),但每個人都已經各展其能,對他也是忠心耿耿,旁人挑不出絲毫毛病。
而陶宗旺相貌平平,初來乍到清風山,若貿然與他們地位等同,雖說自己能鎮住眾人的嘴,卻難以扭轉他人心中的看法。
陶宗旺很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甚至被下麵人排擠。
一時間,諸多念頭在花榮腦海中閃過。
“哎,還是等陶宗旺把清風山基建搞好後再說吧。
屆時憑此功勞,自己再順勢將他納入核心圈子,如此一來,旁人便不會多言。
自己也能在麾下樹立賞罰分明的形象,更利於團隊齊心奮進。”
想到這兒,花榮悄然轉身,牽著閃電白龍駒朝清風山上走去。
一路上他都在思索,現在攤子越來越大,自己要如何籠絡更多的人才在自己身邊。
無論是猛將還是文士,隨著自己事業的逐漸壯大,這都是自己所稀罕的人才。
故而鄭天壽和糜貹臨行前,他才特意與二人提及淮西乃至天下的一些有名有姓的英雄好漢,目的便是希望他們途中若遇到這些英雄豪傑,能將他們帶回幾個到清風山。
……
這一邊,糜貹、鄭天壽與李助三人已經踏入壽州地界。
一路上但凡瞧見窮苦人家,便隨手贈予三五貫錢。
若有人詢問,他們便稱是青州花榮所托。
如此一路走來,對花榮感恩戴德之人越來越多,不少人家還用木頭雕刻他們三人口中的花榮模樣,早晚供奉在家中。
這一日,三人行至壽州城中,見一酒樓,名為“會仙樓”。
隻見酒樓內人來人往,熱鬨非凡。
三人一路同行,通過深入交流,彼此之間早已熟悉,平時都改口不再以恩公、先生這樣相稱,而是兄弟相稱。
此刻一見酒樓,三人彼此對視一眼,便各自心領神會,都想上去痛飲一番,以解這幾日旅途奔波之苦。
於是,三人來到酒樓前,將馬匹韁繩丟給門前招呼的夥計,徑直步入酒樓。
立刻有店小二上前詢問三位要點什麼。
李助隨手扔給店小二一塊碎銀子,讓他給他們兄弟仨找個靠窗雅間。
店小二接過銀子,在手中掂量掂量,隨後滿臉笑意地對三人說道:
“三位客官裡麵請,小的帶你們去二樓的竹韻閣。”
李助一聽要去竹韻閣,不禁皺了皺眉,問道:
“你們鬆濤閣可有客人?”
店小二一聽李助提及“鬆濤閣”,便知這是會仙樓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