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蜿蜒,談笑處、險途曾曆。黑店劫、天壽機敏,化凶為吉。淮西惡霸行不義,段五助虐添惡跡。幸相逢、豪傑共歸山,風雲際。
花榮義,人心係。收流民,施仁恤。看青衫百姓,笑迎如織。官府貪殘逼眾走,清風庇護安生立。待來日、壯誌展宏圖,乾坤辟。
——滿江紅·清風義舉
幾人沿著蜿蜒的山路,一邊往山上走,一邊熱絡地攀談著。
糜貹和鄭天壽你一言我一語,將回鄉途中的經曆一五一十地說給花榮聽。
談及夜晚投宿黑店那段驚心動魄的遭遇,糜貹至今心有餘悸,臉上仍帶著幾分後怕,感慨萬千地對花榮說道:
“花榮哥哥,你不知道,這次若不是天壽哥哥心思機敏,小弟恐怕就再也無緣與你相見了。”
說罷,他便詳細地講述起來,那日他們因貪趕路程,錯過了宿頭,無奈之下投宿在一家姓黃的屠夫家中,險些被蒙汗藥迷倒。
當時的情形,現在想來都讓人毛骨悚然,若不是鄭天壽久走江湖,經驗老到,時刻保持著警惕,察覺到那細微的異常,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李助也趕忙湊上前,帶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說道:
“當時幸虧二位兄弟滅了那家黑店,不然我李助估計隻能去給閻王爺舞劍了。
哎,你們是不知道,我就隻喝了一杯酒,就著了店裡那惡婆娘的道。”
杜慧娘一路上都未曾聽鄭天壽提過此事,此刻聽聞自己的天壽哥哥如此英勇機智,望向鄭天壽的眼眸裡滿是崇拜,一雙眼睛裡幾乎要冒出星星來。
這一幕可又把一旁的杜壆給氣壞了,心裡就像打翻了八百缸陳年老醋,酸意直往上湧,當著眾人又不能說自己的妹妹,隻能狠狠地瞪了鄭天壽一眼。
隨後,他們的話題轉到了淮西路的張安撫使身上。
那張安撫使的侄兒平時愛強搶民女回家淩辱,簡直就是惡行昭彰。
張安撫使非但不加製止,還為虎作倀,給侄兒提供各種便利,行徑十分可惡。
而定山堡的段五同樣助紂為虐,身為江湖中人,行事囂張跋扈,還主動跑去幫那張安撫使派人截殺杜壆。
花榮聽到這裡,得知杜壆正是因為得罪了這個淮西路的張安撫使,才和鄭天壽他們一同來到清風山,不禁感歎造化弄人。
嘿,要說這事兒也太巧了!
那段五可是未來淮西楚王王慶的小舅子啊!
這真不是自己故意去挖王慶的牆角。
合著是他小舅子一門心思來給自己“幫忙”,把他姐夫手下的統軍大將給送自己這兒來了,順帶還貼心地給自己兄弟送了個如花似玉的媳婦。
花榮心裡不禁暗暗想道,如果以後王慶王排軍知道了其中的緣由,怕是得氣得給自己那混賬小舅子幾個耳光!
花榮一路走一路想著這些事,感覺用彆人的兄弟去砍彆人,想想心裡頓時就覺得美滋滋的。
看來自己還是要多抽空去山下走一走,不然等“四大寇”一登上台麵,有名有姓的英雄好漢都被人搶去了,自己拿什麼和他們鬥。
花榮帶著眾人朝清風山上行去。
一路上,但凡遇到花榮的人,無論是士卒還是百姓,都滿臉熱忱地向他問好。
甚至時不時有百姓滿臉真誠,熱情洋溢地主動邀請他去家裡吃午飯。
花榮也總是笑著,和他們嘮上幾句家長裡短,詢問家中收成、老人身體如何,讓人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