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江瓷,似乎是在尋求確認。
江瓷點點頭,“是的,已經開過會了,這政策也已經確定,應該用不了多久就會全國下發政令。”
“哎呦,這可難辦了。”大隊長有些苦,“你們不知道,你們去了京市之後沒多久,紅袖箍不倒台了嗎?好幾個生產隊裡的知青就開始不老實起來,紛紛到知青辦去鬨,讓他們開介紹信,說他們要返城。”
“知青辦不放人,竟然還有知青偷偷爬上火車跑,混亂之中死了好幾個!”
“現在恢複高考,那些上過高中的知青,可不是要高考?好些女知青都嫁了人,有孩子了,她們難道還要拋夫棄子的去考試嗎?”
江瓷冷銳的說,“她們要不要參加考試,是她們的自由。”
“她們的丈夫,婆婆或許不同意,但難道她們不知道參加高考就是拋夫棄子嗎?”
“我不知道她們是出於什麼原因結婚的,可她們要是願意,作為大隊長,你就不能阻止女同誌進步。”
大隊長臉就更苦了。
蓮嬸也是老思想,“小江,你這話說的,這乾的不就是拆散人家的家庭嘛!”
“俗話說得好,寧修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江瓷說,“蓮嬸,我也說了,女知青是出於什麼原因才結婚的?自願的且不提,那些不是自願的呢?”
“她們有了另外一條路走,難道要攔著她們嗎?”
蓮嬸啞然,大隊長也是說不出話來。
這的確很不好辦。
有相當一部分女知青和村民結婚,的確不是因為出於自己的本心。
在窮鄉僻壤的地方,管束不嚴重,甚至是大隊裡村民抱團,就算是有那種欺男霸女的事情發生,村民村民之間相互包庇,事情就不會往外傳,女知青被迫嫁了人,被迫生了孩子,被迫牢牢鎖在那一畝三分地裡,遭受一輩子的折磨。
放女知青走,得罪了村民,不放女知青走,害人家一輩子。
大隊長未來這幾年要難辦了。
江瓷提前給大隊長說,也是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她並非手眼通天,也做不到一言堂的拍案說‘哪個知青願意去參加高考就去,我說能離婚你們就能離婚’這種豪言壯語,隻能儘己所能,能勸一個是一個。
等她回去,再見趙書記時,也是要和趙書記再多商量一番的。
江瓷和周明禮把帶回來的東西給大隊長家和於大嫂家分了分。
多數是給於大嫂的,周明禮對大隊長說,“您心裡也彆覺得我偏心,哥,之前於大嫂和於大哥幫我們家很多。”
大隊長翻了個白眼,“我難道還是小孩兒嗎?分東西沒多分我一點我就羨慕嫉妒的。”
周明禮淡笑,“怎麼都要先說清楚。”
於大嫂喜笑顏開,彆說有多高興了。
大隊長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和周明禮江瓷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就和蓮嬸兒一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