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周家就略顯得有些清冷,周陽周苗往周明禮身邊的空位上看,不高興的撇撇嘴。
前幾天江瓷提前和他們打了電話,說除夕夜恐怕打電話的人多,占線忙碌她的電話打不回國,索性就把除夕打的電話提前。
也免得他們在家裡蹲著守著自己的電話,最後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周明禮做了一桌子的美食,看周陽周苗都蔫蔫的,相當無奈。
“還看著乾什麼?快吃吧。”
“吃完飯我帶你們去廣場看煙花。”
今年廣場有放煙花。
黃折月給他們蝦仁,“這都是你們最喜歡吃的,你們要是不吃,一會兒可就都歸我了。”
黃折月又去把電視打開。
這是周明禮廠裡產的,從開業到現在,周明禮廠子賣出去了不下五百台電視機,這一台是唯一一台有問題的,周明禮就自己拿錢買了下來,讓研究室的人修了修,搬回家自個兒用了。
現在天線搜到的頻道也不超過八個,都在播放新聞。
周明禮做的菜很香,倆小孩兒又是嘴饞的,媽媽不在家也不能讓自己餓肚子,悶頭開始吃飯。
電視都來不及看。
新聞裡的主播帶著笑祝福全國人民除夕快樂。
“下麵還有一則來自紐市的采訪。”
周明禮聽到紐市,就扭頭看過去。
程少天的本職是記者,他一直都在紐市任職,周明禮雖然沒真正見過他本人,去程家時,也能看到程葉寒拿出來照片,給他和江瓷看誰是程少天。
“觀眾朋友們好,我是駐紐市記者程少天,祝廣大觀眾朋友們新年快樂!”
同樣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看電視的程家一家人聽到熟悉的聲音,程可立馬笑道,“是三哥!”
程少天拿著話筒,麵帶微笑,“今天是臘月三十,國內的觀眾朋友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準備迎接新的一年,身在紐市的代表團今天同樣在準備過節,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下我們的代表團是怎麼過春節的。”
李愛蓮聽到這個,便高興的說,“少天是不是去采訪小瓷她們單位去了?”
程化昇也提起了精神,認真看說,“肯定是。”
畫麵一轉,桌子上放著不少包好的餃子,擠進畫麵裡的還有一些年輕人。
緊盯著電視的周明禮在畫麵的一角看到了坐在遠處的江瓷,她穿著紅色的高領的毛衣,頭發好像又長長了一些,唇角帶著些微笑,看上去很輕鬆。
如果忽視她眼下的青黑的話。
也不知道是不是程少天的私心還是代表團一致討論過的結果,江瓷成了被采訪的對象。
黃折月看周叔好半天沒有動作,不禁看向電視。
他愣了一下,趕緊叫周苗和周陽,“看電視上的人是誰?”
埋頭吃飯的周陽周苗一抬頭,紛紛哇了一聲。
“是媽媽!”
倆小孩兒眼睛蹭亮,很快就圍到了電視前麵,看著電視裡的江瓷。
周明禮說,“回自己位置上。”
都要把臉貼在電視上的倆小孩兒不太情願的坐了回去。
小孩子可不愛看新聞了,但爸爸說,媽媽可能會在新聞上出現,倆小孩兒想念江瓷,隻好忍耐著看新聞。
很可惜的是,江瓷並不是發言人,出現的概率並不多,隻偶爾畫麵會掃到她。
這次電視上的媽媽可是在說話!
倆小孩兒都不說父親騙人了,飯也不吃了,一個勁兒的盯著電視看。
她和程少天先說了一些官方上的話,程少天又問她,“有沒有什麼話想對觀眾朋友們說的?”
江瓷看著鏡頭,澄澈乾淨的眼眸裡全都是笑,“我僅代表代表團的各位向國內的觀眾朋友,廣大人民們祝賀新年快樂。”
也就一分半鐘的采訪,很快就結束了。
周陽周苗都沒看夠。
周明禮的視線從電視上挪開。
周陽嘟嘟嘴,說道,“媽媽為什麼不能在電視裡問問我們呢?”
“這是新聞,報道全國大事兒的,咋能讓你媽在新聞上麵問問你們?你們回答了她也聽不見。”黃折月說。
周苗笑嘻嘻,“但是今天也見到媽媽了!”
倆小孩兒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沒多久就心情好起來,開始嗷嗚嗷嗚的大口吃飯。
周明禮看了他們一眼,麵上露出了笑來。
這還不到半年,江瓷就已經出現在新聞上了。
他也得加把勁了。
晚上四個人又去廣場看煙花,到十一點多才回家休息。
從大年初一開始,周明禮家裡就開始來人了。
他也來不及多體會寂寞,就開始招呼客人。
直到大年初八,周明禮把所有朋友都見過後,過年的休假也就結束了。
八三年的上半年,周明禮給卲一山以及其他深入研究液晶彩電的人才沒能研究出來液晶ed,倒是破解了電視機電路集成化的難題,把分立元件往集成電路發展,將功耗降低百分之三十。
這意味著周明禮的廠子掌握了電視機的核心技術之一,電視機的製造成本也隨之下降。
八二年個體經營正式合法之後,百姓的口袋裡就開始有錢了。
人一有錢,就會想買什麼東西。
周明禮這第一個電視機廠民營企業的電視機,就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裡。
那些大廠賣的電視機,每台都在一千二到一千三左右,這還需要用票購買。
周明禮的電視機不用,他製造成本降低,就算不降價,但他的電視機不用票就能買。
少了這麼一個限製,想買電視機的人,自然而然就會把錢送到周明禮的眼前。
周明禮的電視機不僅在下麵賣,還送到了商場裡寄賣。
六月到十月,周明禮的廠子就產生了將近三百萬的營收,不僅還清了陸先生借給他的欠款,還有能力償還引進的生產線的借款。
接下來他還需要招代理商以京市為中心,往外三個市售賣電視機。
還要繼續挖人才。
人事再招聘,除了熟練的普工之外,高級人才的門檻就要比招卲一山時要高上很多。
有政策加持,周明禮八三年這一整年都忙的腳不沾地。
遠在紐市的江瓷對此唯一的感受就是,周明禮給她的彙款從每個月的五千上升到了一萬。
江瓷是有工資的,周明禮也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她在紐市的錢不夠花,彙款一次比一次多。
江瓷在電話裡問他,他說研發室的員工攻克了技術難題,製造成本下降了。
他的事業在蒸蒸日上,江瓷也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現在是國際上的多事之秋,江瓷也忙得很,有時候一忙就能忙到大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