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七七年恢複高考的時候。
村裡的廣播從早播到晚,在田間,在路上,在山間都能聽見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尤其是村裡的知青,他們來這裡下鄉,來的早的有的已經十多年了。
人生有多少個十幾年?
得到這個可以通過高考回城的消息,還不高興壞了。
知青們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聚在一起商量報考的事宜。
李知青翻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書本,儘管紙張已經泛黃破舊,但那是他知識的寶庫。
然而,並非所有知青都如此順利。張知青發現自己的戶口不知為何出了些問題,可能無法參加高考。大家焦急地四處奔走詢問解決辦法。
與此同時,村裡的老人們雖然不太懂高考具體是什麼,但看到知青們興奮的樣子也跟著高興,他們拿出自家不多的糧食,說是要給知青們補補身體備考。
大隊長也積極幫忙協調各種事情,聯係公社確認政策細節,還專門騰出一間屋子給知青們當臨時自習室。
在這小小的村子裡,一種充滿希望的氛圍彌漫開來,知青們都在為改變命運而努力拚搏著,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險阻。
時間過得真快,明天就是高考的日子了。
招娣,你準備好了嗎?
儘力就好,不要有太大壓力。
招娣滿懷高興的說,爹,我早就準備好了,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我和村裡的知青一起去鎮上考試,好,爹,等你的好消息。
爹明天不放心,怕出什麼意外,和你一起去吧。
彆緊張,和平常考試一樣就好。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安寧帶著招娣就和知青們踏上了去往鎮上的路。
一路上,大家或是緊張地默背知識點,或是互相鼓勵打氣。
到達考場後,氣氛更是凝重得仿佛能凝結成實質。
招娣深吸一口氣走進考場,坐在位置上,手心裡滿是汗水。隨著鈴聲響起,答題開始了。招娣專注於試卷,腦海裡浮現出這些年的苦讀時光。
另一邊,張知青因為戶口問題沒能進入考場,他失落地站在外麵。但他並沒有離開,而是默默等待著夥伴們考完。
幾個小時過去,鈴聲再次響起,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招娣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感覺自己發揮得不錯。而其他知青也各有感慨。
不久之後,成績公布。
招娣和另外兩個知青還有男主如願考上大學,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招娣考上了京市的大學,也不忘牛棚裡的人辛辛苦苦給他補課。
知青們有的考上回城,有的雖落榜卻也無悔這段奮鬥經曆。
至於張知青,他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所學建設這個小村莊,他在這裡找到了新的生活意義。